返回

民国之燕燕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6章 10月4日(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祝玉燕和苏纯钧商量了很久,决定用堪比废话文学的长难句来翻译这篇论文,总之就是要让人看不懂,懒得读!

    她本来想用嘲讽傻瓜的语气来翻的,但考虑到付钱的才是大爷,还是换了长难句。

    幸好这个洗脑术论文的作者写的时候也用了很多想像的文字,除了那些看起来吓人的图片之外,他并没有很清楚的描述这种技术是怎么洗脑的。这正适合他们俩发挥。

    翻译的日子痛苦而枯燥,幸而他们有两个人,还可以互相打趣。

    在这篇吓人的论文后面,还有用催眠洗脑的科学新技术,这个倒是没那么残忍,看起来就是让人坐在那里或躺在那里。祝玉燕就平平常常的翻出来了,没有难为。

    大多数的论文都是如此,除了特别想吸引人眼球的才会故弄玄虚。

    苏纯钧突然从桌前抬起头,对着她说:“哈哈!我也看到一篇假的!”

    他兴冲冲的站起来,举着翻开的书给她看,上面写的是:点金术。

    就是将其他金属里的元素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变成黄金的元素。

    祝玉燕接过来看,发现作者用了很多方法来做这个试验,但这些试验过程他都没有写,他只是写他是如何在自家的仓库里,用滴着水的汽车发动机分离金属元素,并成功用炭和铝成功转化成了黄金。

    出版社给他们的要求是每一篇都翻出来,他们好原样出版,要求是一篇都不能少,但是他们并不要求逐字逐句都一样,因为出版社里并没有通晓多种语言的编缉,只要他们交上去的英语稿子能读通,读起来可以让读者相信就行了——重点是后面这句。

    所以苏纯钧交上去的稿子其实是没有检查的。

    但她交上去的浪漫小说的稿子倒是常常有人检查。

    证据就是交科学论文稿子从来没被打回来过,而浪漫小说稿的时候就被打回来过。

    苏纯钧遇上这种一看就是瞎扯的论文反而会认认真真的翻得十分的详实,他说“这也叫拖敌人后腿!”,她就哈哈大笑。

    假如遇上两人都觉得有可能是真实的科学发现,日后会对中国有用的东西,才会小心翼翼的翻出来,并留一件底稿在手,以备日后查证。

    两人这样像蚂蚁搬山似的攒也攒了有快一个书柜了,初时不觉得,现在倒开始发愁要怎么运回国内。

    苏纯钧想到了相机,将一页页稿件都拍下来,再将胶卷送回国,当真是方便又省事。

    只是现在相机很不容易买到手,要真是按计划行事,又需要大量的胶卷。

    两人苦思良久,仍然没有办法。

    直到他们去看望施无为、代玉蝉和茱丽小姐的时候才有了办法。

    两边虽然是亲人,但是为了安全,并没有住在一起,平时也很少联系,只维持每年圣诞时联系一次,平时只寄一张明信片或寄一封信这样的频率,就像不太联系的亲戚。

    十月后,苏纯钧就跟祝玉燕开始计划去看望施无为他们的事。

    苏纯钧先寄了一封信去,问候安康,再说一些废话,再商量哪一天去比较方便。

    施无为也跟着回信,两边这样往来三四次后,终于商量好了时间,到了那一天,苏纯钧就与祝玉燕带着礼物出发,坐上了火车。

    因为这次去的时间比较久,他们还要把家里的马寄放在邮局,请邮局的马夫代为照顾几天。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后,苏纯钧和祝玉燕见到了施无为和代玉蝉。

    四人在火车站不能多说什么,只能简单的拥抱了一下,就赶紧离开了。

    这边的火车站有点破旧,车站的流浪汉比较多,垃圾也很多。

    施无为和苏纯钧护着两位女士尽快离开,要不是他们同行的有两位男士,看起来也很体面,很年轻,这些流浪汉会上来抢他们的行李然后逃走,他们的行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出了火车站,坐上施无为自家的马车,祝玉燕才拉着代玉蝉的手说:“怎么比上回来的时候还糟?火车站里连警察都没有。”

    代玉蝉苦笑着说:“没办法,警察局发不出薪水,警察都不干了。这边离城市太远,镇政府都快空了。”

    祝玉燕吓了一跳:“那怎么办?你们村里的治安还好吗?”

    代玉蝉连忙安慰她:“我们村里还好,有教堂组织村民一起巡逻。你们那边怎么样?”

    祝玉燕:“跟之前一样,因为离伦敦太近,村里能跑的都跑光了。”

    代玉蝉担心起来:“那安全吗?现在退伍的人很多,到处都有枪,不会有人抢劫你们吧。”

    祝玉燕:“家里有马,它要是听到动静踢腾起来声音可大了,再说家里还有苏老师呢,我也会打枪,不会有事的。”

    施无为和苏纯钧在外面驾车,把说话的空间留给那对姐妹。这对异国连襟也有话要讲,也是悄悄话。

    施无为:“你那里还有吗?我进城不方便,上回去就没买到。”

    苏纯钧:“你写信告诉我之后,我就又去买了五十个,这东西现在不太好买了,橡胶管得越来越严了,幸亏这是高价品,还有工厂不计死活的开单,不然真要买不到了。”

    施无为:“橡胶确实是好东西,它能造轮胎,那种运货的大汽车,轮胎都是特制的。中国不知道有没有橡胶树。”

    苏纯钧叹气:“不知道。橡胶树现在成了机密,我只知道巴西有,但是找不到更详细的了。燕燕说可以多找找有植物类的图鉴或百科的翻译,说不定能碰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