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也想做明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年人虽还是冰霜般的样貌,气色却比

    面对自己这个表弟,萧岭先是关切了几句,而后才问:“崔平之一脉已伏法,琨玉可愿意换回身份?”说着,还递来了一盏桃花羹。

    萧琨玉接过这甜滋滋的点心,乖乖巧巧地捧着,闻言轻轻颔首,“陛下,臣不愿意。”

    恢复身份之后还有诸多事端,他毕竟身上也留着崔平之的血,如果他恢复了身份,在朝中为官,难免会有风言风语,会,滋扰皇帝。

    萧琨玉不愿意。

    萧岭闻言也不勉强,只道:“那便继续养病吧。”他说的是崔寒这一身份,气氛轻松,萧岭面对表弟难免起了几分逗弄少年人的戏谑,“只是,若年岁再长长,不知要有多少人到公主府上提亲,这可如何是好?”

    萧琨玉冰一般的脸上被萧岭逗得浮出了几分羞恼的薄红,或许是心情太好,以至于失了分错,张了张嘴,却说出一句,“那便说臣弟入了后宫,看谁还敢上门提亲?”

    萧岭被少年这恼羞成怒的回答逗的要笑,笑到一半又忍住,忍笑点头道:“如此甚好。”

    经萧琨玉提醒,萧岭忽地想到了什么。

    之后也无事,萧琨玉又同皇帝汇报了几句近来审计司的事,便退下了。

    因国有大胜,近来晚间常燃焰火。

    倒似新年一般。

    如是数十日,气氛稍淡。

    就在这一日,萧岭收到了了一封遣词相当恭敬,请求入宫觐见的奏折。

    来自,顾廷和。

    萧岭应准。

    领路的宫人们屏息凝神,几乎不敢直接去看顾廷和的脸,若是不慎对视,双颊立时红透。

    待将顾廷和带到书房门前,明明是初春,却一额头的汗。

    有宫人为顾廷和开门,请顾廷和进去。

    门嘎吱一声响,打破了书房里的安静。

    “陛下,”许玑道:“顾将军到了。”

    萧岭抬头。

    顾廷和快步上前,一撩衣袍,恭恭敬敬地跪下,拜道:“臣顾廷和,参见陛下。”

    萧岭起身,仿佛同顾廷和关系非常亲近熟稔地虚扶了顾廷和一把,“顾卿请起。”

    顾廷和起身,萧岭才彻底看清后者的脸。

    不怪萧岭第一反应就是看顾廷和的脸,主要是顾廷和跪着,抬首起身的时候,萧岭第一个看见的,一定是顾廷和的脸。

    况且,与这位顾将军相配的传言中,有七成都是在盛赞这位将军的容貌。

    萧岭承认,他有点好奇。

    视线落在顾廷和脸上,萧岭看清之后,心中顿起惊叹。

    盛名之下,竟名副其实。

    同样是世间罕有的姿容,谢之容与顾廷和可谓两个极端,前者是冰,是冷玉,后者则如花,如桃李,透着一种模糊了性别的美丽。

    还有一点,萧岭几乎被震惊了,即便这个世界观里,男男女女都是长发,却没有一个人留得比顾廷和还长。

    顾廷和身量高挑,他的头发居然在束起来的情况下,还能到小腿。

    在萧岭看他时,顾廷和也不着痕迹地打量着皇帝。

    与想象中,相同,亦不同。

    眉眼绮艳,然而可见深重积威,轮廓深邃,鼻骨高挺,一点不显柔软。

    是一张,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的青年帝王的容颜。

    萧岭放开手,示意顾廷和落座。

    顾廷和先毕恭毕敬地同皇帝请罪,陈述自己为何三年来未曾来京述职一次,连百神难赎这词都用上了,表足了态度。

    就能屈能伸方面来说,萧岭觉得顾廷和未免,太识时务了。

    萧岭原本以为,如顾廷和这样的天子骄子,总会有点傲气在,譬如说像谢之容,在他们两个不相熟的时候,纵然谢之容面上恭谦,但萧岭仍能感受到他身上不可攀折的傲然。

    但是,顾廷和全然没有。

    新帝登基是这么个德信,谁恐怕都不会想来拜见。顾廷和力陈自己之过错,但是,“……还请陛下给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以观后效。”

    他垂首,过分漂亮的脸上的神情相当真挚,又小心翼翼抬眼,眼中似有惶然与希冀。

    这样的容貌,这样的神情,几乎叫人怜爱。

    萧岭此人,实在非常喜欢反其道而行之,他开口,“不行。”顾廷和眼中动人的光泽似乎闪烁了下,萧岭就道:“顾卿在黎江,宵衣旰食,利国利民,何罪之有,又谈何戴罪立功,以观后效?”他顺手扶起又要俯身下拜的顾廷和。

    两人坐的不远不近,但是萧岭总觉得这个距离,顾廷和很有可能把额头贴在他膝上。

    不必,真的不必。

    那太给了,他是个直……萧岭猛地反映过来,他不是。

    顾廷和坐直。

    萧岭松开手。

    萧岭和顾廷和都保持着那种虚情假意的君臣情意。

    毕竟,他们是第一次见面。

    实在无法真情实感。

    若是接受能力稍微弱些,此刻恐怕会非常尴尬。

    萧岭道:“顾卿可是初次来京,可有安排府邸?”

    顾廷和摇头,道:“臣谢陛下关怀,只是臣本是黎江人,只来过京城两次,故而未曾准备。”

    “既如此,便令工部则为顾卿择好了住处,”萧岭露出一个笑来,“亦便于日后往日述职。”

    皇帝一句话,便将日后他来京都安排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