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也想做明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七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多时, 公主府意外失火的消息传入宫中,皇帝下旨,安抚赏赐受惊的大长公主与郡主。

    郡主奏请面见陛下谢恩, 萧岭允准。

    下午, 崔寒入宫, 出乎他意料的引路太监并没有引他去未央宫, 崔寒掀开轿帘,向往看去。

    这是, 去御书房的方向。

    那不是亲族间叙话的地方,而是拿来谈国事的所在。

    崔寒心中一凛,化着浓淡兼宜的妆容的面上似有疑虑。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走了许有二刻, 轿辇停下, 听外面阵阵脚步声,似有人往来传话, 片刻之后, 迎他入宫的太监道:“郡主, 陛下让您进去。”

    崔寒下轿,即入书房。

    在他进去后,守在门口的太监将门轻轻关上。

    嘎吱一声, 截断了由房门射入的大部分光线。

    外书房亦分两部分,一是皇帝料理政务, 与诸臣谈国事的外室,一是用来搁置文书与各类经史子集的内室。

    外室并不太大, 房中陈设一览无遗。

    崔寒入目所及便是端坐着不知在看什么的皇帝, 眉心微拧, 手中朱笔欲落不落。

    与想象中的极有出入。

    崔寒下拜见礼, “陛下。”

    萧岭闻声抬头,道:“郡主免礼,”他在奏折上最终还是批了照准二字,“请坐。”

    崔寒今日仍是女子装扮,周身衣饰,乃至妆容,一笔一划皆符合身份,锋利冷然的容貌被妆色修饰得柔和不少,站在不远处,犹如一弧光。

    萧岭指的坐是他面前的位置。

    崔寒依言过去坐下。

    放下朱笔,萧岭对崔寒道:“朕听闻公主府走水,十分忧虑挂心,现见郡主安然无恙,顿觉落意不少,姑姑如何?可还好吗?”

    崔寒垂首,道:“家母无事,劳陛下挂念,臣女惶恐感激之至。”手指在腕上沁血镯上轻轻擦磨,他静默须臾,又道;“陛下,臣有关乎社稷之要务,请陛下容臣秉明。”

    萧岭有些惊讶。

    他以为崔寒会再等一等,至少,再试探一下他的为人。

    不过……

    想到受恩王今天上午刚刚命人送到的诸多物件,催促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崔寒恐怕没有多少时间再等下去了。

    萧岭敛容,正色道:“郡主请讲。”

    得皇帝允准,崔寒亦不再犹豫,旋即回道:“陛下,受恩王崔平之窥伺国器,多年蒙受皇恩而不以为足,不生感念反滋不臣之欲,今兆安一州制不与九州同,不行晋律,而另制律法,兆安百姓只知受恩王而不知朝廷,受恩王在兆安一如陛下居京中。”

    他抬眼,没有错过萧岭面上每一个表情。

    可萧岭在乍听到这个消息时并不十分惊讶。

    他神情平静,既无愤怒,也无惊惧。

    崔寒见皇帝如此反应,心中骤然一紧,然望向皇帝时神情无改,只是下意识般地,手指又一次擦过镯子。

    兆安王心怀不轨的事情即便原书中没写萧岭也猜得出来,一异姓王,非因功绩封爵,而是出于太-祖皇帝对于妹妹的怜爱与愧疚,况且贵妃的死因不明,最最重要的是,受恩王身上也是有后主血脉的!

    新朝的王爷,身上流着前朝皇帝的血。

    即便是第一代受恩王是太-祖外甥,然若无太-祖,以当年贵妃的地位声势,受恩王极有可能会是未来皇帝。

    唾手可得的帝位落入舅舅手中,自己只获封王侯,无论是谁,都不会甘心。

    但这种不甘,只能随着新朝百废渐兴,山河稳定,而缓慢地被隐藏起来。

    老受恩王,也就是崔平之的父亲为人庸碌胆小,毫不犹豫地应承下了世子与公主萧静谨的婚事。

    后武帝登基,崔平之承继王位,长公主下嫁。

    在这位一生战功赫赫的皇帝治下,崔平之表现得非常恭谨小心。

    他很清楚,眼下朝廷多动兵之处,只要自己谨小慎微,不做任何逾矩之事,至少表面上不做逾矩之事,那么武帝会容忍他。

    亦如他所想,直到武帝过世,受恩王一系仍盘踞兆安,盘根错节,树大根深。

    到了萧岭时,崔平之看见了,他一直以来都期望着的机会。

    他等来一个长于深宫之中,好美色、好享乐,而无心国事的皇帝,在几代英主筚路蓝缕的努力下奠定的山河,到了这位新君的手中,迅速地衰败下去,腐化下去。

    萧岭颔首,没有义愤填膺,他以一种平静得超出崔寒想象的语气,回答:“太-祖怜爱受恩王年幼丧母,于政事上力有不逮,故令兆安政令暂不改,与先朝类同,以安民心,以减事少繁,后来几代受恩王仍是如此,不过缓缓移风易俗,并不大改,郡主所说,朕悉已知晓。”

    他忽略了最后一句受恩王在兆安如陛下在京中。

    你说的朕都知道。

    所以,说些朕不知道的事。

    萧岭将茶放到崔寒手边,自己又拿了杯茶。

    崔寒向皇帝道谢,拿起茶杯,轻轻啜饮了一口。

    水汽扑在他的睫毛上,似乎微微融化了崔寒眼中的冷意。

    一举一动,都很像个女孩。

    萧岭想。

    而后崔寒放下茶杯。

    崔寒很清楚,自己于皇帝而言并非不可替代。

    倘帝王雄才大略,无论有没有他的参与,兆安与朝廷,都将必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