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与上神逢场作戏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2章 桃花旖梦(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戚般眼光不自觉落到了李青燃身上。

    现在这么一看, 那个仙人当真和李青燃有几分相似。

    难怪自己从一开始就有点怕他。

    旁边的小桃花精半掩在戚般身后,她穿得粉嫩又白净,像个桃花丸子。

    眉眼之间的神态与挂在子规堂里的那副画像有些相似。

    小粉丸子说话声音软软糯糯的, 探出了一个头, “我叫方清清。”

    方家清字辈是家主那一辈, 这种传统仙门对辈分看得极重,怎么会允许一个小妖取清字辈的名字?

    小凤凰蹲下身,用凤羽捏了个小风车递了过去, “我叫宴厌,你多大啦。”

    方清清两手捧着小风车, 她走路走得不是很稳, 一晃动凤羽便华光流溢极为好看。

    “姐姐, 清清三百岁啦。”

    戚般在一旁更正道:“清清,你已经五百岁啦。”

    五百岁修得人形的桃花精,无论怎样也不该是这幅模样。

    桃花精多活跃于开春时节,少男少女常将红绳绑在桃树上用以求取姻缘。

    时间一长,桃树吸收了供养便成了精怪。

    其香气结成的幻术可以让自己看到潜意识中的欲求之事。

    因此也常有心术不正的妖怪, 专门猎桃花妖置于洞府, 用来助兴。

    换而言之,这类妖灵要么就成不了精, 一旦成精,便极精通人性又重欲。

    似乎是看出了小凤凰的疑惑,戚般小声解释道:“清清是以前被人猎来方家,交换丹药的药材。”

    那时候时常有人来方家求药,不少人是用天材地宝, 稀世药材以物换物。

    这支桃枝混在一堆仙草中并不起眼, 一时用不到便被暂时养在落英院的山坡上。

    落英坡灵气充沛, 即便隆冬也不落雪。

    这一支桃花插下去,不出几年便长出了一大片桃花林。

    后来方清衍无意路过这一带,发现这某桃枝竟然光靠着这一片土地就生出了灵性。

    本来生出灵性的药材药力会增百倍有余,但方清衍不知怎么了,一直留着没有剪,反倒是嘱咐弟子们好好照料。

    直至五百年前,小桃花终于化出人形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

    这只小桃花的眉目,和方清衍的亲妹妹方清清十分相似。

    其实后来也有人猜测,桃枝被埋进土里的时候就已经被炼成了某种丹药。

    等到再长出来时便和泥塑一样,能按照人的心意长成牵挂之人的模样。

    方清衍对这个说法从来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过。

    只是有一点不尽如人意。

    从方家流传下来的一些记载当中,方清清自幼机敏伶俐,十三岁悟得剑意。

    剑意生灵,蹁跹若蝶,轻盈灵动。

    将法器养出灵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情,哪怕出灵,也秉性各异。

    主人修为越高,法器相应就会越强。

    甚至有些刀剑之灵嗜血千年,秉性过于霸道,还会出现反噬主人的现象。

    在天阙中有几位武神堕魔,就和这个有关。

    故无论三界,尚武之人皆以能掌控化灵之器为荣。

    方清清十三岁剑意化灵,其天赋说一句世间罕见也毫不夸张。

    不过颇为可惜的是方清清并未一生钻研剑道。

    她与当时的太湖水君谢长安相识相恋。

    后来谢长安堕魔后没有扛过天罚,殁于天雷之中,方清清的去向也鲜少记载。

    其实都是几千年前的旧事了,凡人都换了好几茬。

    早已经没有人在意当年谢长安是为何堕魔,承受天雷时又是何种景象,甚至连方家后人也不再纠结方清清的去向。

    人们都衷心地为小桃花的出现高兴,那些孰是孰非的旧事早与他们无关。

    他们只不过是觉得,自家家主在几千年的岁月之中,真的独行了太久了。

    方清衍广济世人,乐善好施。

    研习丹药时常常一闭关就是好几年。

    上门求药者,只要心性纯良不沾恶业的,不论是妖,是修者还是凡人他都尽力相助。

    大家都说半步飞升,到底何时迈出这半步谁也说不准。

    以至于人们会生出些私心。

    方清衍要是留在方家更久些,别飞升就好了。

    现在好了。

    小桃花的出现,或许能让这位大能多留恋些凡间。

    即便是小桃花一直懵懵懂懂,与族谱故事中记载的“机敏伶俐”“极赋天赋”丝毫不沾边。

    但凭借着这张与方清衍三分相似的脸,大家也乐意叫她方小姐,将她捧在手心上。

    小凤凰好奇地朝戚般问了一句,“那你又是如何与方清清认得的?”

    毕竟一个是灵虎,一个是桃花妖,一个住在东迦山一个住在长陵城。

    八竿子打不着一块儿。

    戚般道:“方家主经常去东迦山,有段时间还带着清清一起去,这才认得的。”

    小凤凰有些吃惊:“他亲自去东迦山?”

    东迦山离此地并不算近,往来也要好几个月。

    即便是东迦山上长有许多仙草灵芝,方请衍身为方家家主对于这些事,也不必亲力亲为。

    戚般点点头,“方家主去东迦山,问尊者解惑。”

    既然是经常去,那说明惑并未解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