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4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宋司听了他的话, 诧异片刻之后,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如此说来, 似乎也曾听闻山越地区有这样的风俗, 饭稻羹鱼,黄鳞赤尾,可以为食。”

    “而且照你所说, 似乎在稻田之中养些鱼儿,还能有不少益处?”

    他甚至忘记了还站在一旁的秦定, 暗自思索着,嘴里还说着些什么。

    秦定倒是不甚在意他忽视了自己, 反正宋大人一向都是这样的怪癖, 什么事情想入神了,就很容易忘记周边的事, 好几日没有按时上值, 都是因为想事情想入了神,结果走错了官衙。

    隔壁官署的几位老大人都熟识他, 见到他走错地方, 还会故意坏心眼地不开口提醒,等他自己回过神来,才打趣两句。

    倒是秦定,现在一回想起刚才的事情, 就头皮发麻, 感觉自己实在是没有发挥好, 穿的这一身衣裳也不够正式,说的话好像也不太得体。

    早知如此, 哎, 哪有什么早知如此呢?

    他也不能一眼看穿眼前人究竟是不是国师所化, 这种事实在是难以预料啊。

    虽然如此,但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么一行下来,国师只单单见了自己,那岂不是正说明了他与对方有缘?

    秦定倒不是想从国师那里得来什么好处,只是单纯地对这番肯定感到高兴。在压下刚才那股尴尬之后,他心里甚至不住地喜悦起来,甚至想立马打道回府,跟弟弟好生炫耀一番。

    毕竟之前二郎之前能跟随国师一同前往青州,这样的殊荣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他当时还想死皮赖脸的也跟着弟弟一同去,结果反被告了状,被母亲塞进了官衙里做事去了。

    这么一看,岂不是因祸得福,多亏了母亲,把自己塞到这里当个小官,他今日才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国师,还能和对方交谈上几句。

    是了,他得回去跟母亲道谢一番才是。

    正这样想着,他突然听见宋司开口说道,“既然国师如此说,那也可一试。”

    说着宋司便手脚利落地赶回去了,还一边招呼着秦定。

    “走走走,咱们去官署里查查,有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我记得似乎有本农书上写过。”

    听得这话之后,秦定便立马明白过来,今日又得晚些时候才能归家了。

    哎,这样的话他岂不是不能立马回家跟二郎炫耀了,可惜可惜,今日便先放过他,待明日再说吧。

    回了农署之后,几人又开始翻阅起这里珍藏的各类典籍来,待确定真有类似记载,并且那些在稻田里养鱼或者养鸭的例子也提及了,稻谷的产量似乎比寻常水田所出的要高上一些的时候,宋司便立马拍板,要在一些田庄上试验此法。

    农署后边的田地也照此法,买了些好养活的鱼苗放了进去,还有些农官依据前人的只言片语,还特意买了些鸭仔,一同养活在稻田里,只等日后观察收成情况了。

    ……

    另一边,韩统领以及狄罗他们,这几日来早就习惯了国师变换出来的各种样貌,虽然心里依然觉得稀奇得很,但是并没有人开口询问。

    毕竟他们的任务只是护卫国师的安全,其他的并不归他们管,他们也不能管,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姜虞其实是闲得无聊,今日才出门一趟,而且她对于这些稻种,心里还是很期待的,因此在见到这一片稻田的时候,她就按捺不住出来了。

    而且看到这些稻田之后,她就不由得想起了以前曾在书中见过的稻田养鱼的例子,当然一般是江南一带多雨水的地区,才有这样的条件。

    这样的稻鱼共生系统不仅可以节约空间土地,还能减少劳动力投入。并且这样的做法也能一举两得,田鱼觅食可以搅动田水,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还能施肥。

    而且一些地方轮换种植水稻养鱼,这样几次下来,水稻以及鱼的产量反倒比平常时候还要高。

    因此在知道这些农官最近这些时日里,正在试验各种不同田地,不同方式种植稻种,她才生了心思想要提醒一两句。

    虽然她不知道这个法子在这里是不是依然是有用,但是多尝试尝试总是没错的。

    ……

    这一日,姜虞突听得下人汇报,言说之前那位通州知州被抓住了,如今已下了狱,正在刑部的大牢里。

    她甚至都快忘记这个人了,自从韩统领带着那些铸造出来的兵器,回京交接之后,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给了刑部和大理寺。

    只是没想到他们的效率还挺快,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抓住了那人。

    见姜虞似乎有些兴致,禀报的人也开始一五一十地讲解起来。

    能那么快抓住这个人,正是因为这段礼康居然天不怕地不怕的,正躲在京城里。也不知这人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觉得灯下黑吧。

    不过似乎只抓住了他一人,这人的妻女据说在半路就已经因为得了病去了。

    如今刑部正派人拷问他,想从他口中得知一些什么消息来。不过目前来看,段礼康只供认是自己鬼迷心窍,钱迷了眼,发现了矿山之后便想着据为己有,偷偷让人造了兵器卖了出去。

    如今兵器被他们发现了,他得来的那些钱财也都在他通州的府邸里面,自去查抄便是。

    言语间,禀报的这人似乎对段礼康的胆子感到啧啧称奇,干什么不好,居然敢私铸兵器偷偷贩卖,这可是要砍头抄家的大罪。

    姜虞听着,却不置可否。

    她心里倒并不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