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后创业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72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舅舅端着饭碗楞了一下才道:““哦,你好、你好,欢迎啊!屋里坐吧。你说你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啊?”

    傅宸道:“应该的。”

    舅妈也出来了。她看看秦歌母女,怎么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这桌上还摆着菜在吃呢。

    陈老师道:“我们吃过了。你们继续吃你们的就好了,也不是外人。他也是为了给小歌一个惊喜,晚饭前到的。”

    傅宸笑着点头,“是啊,舅舅、舅妈赶紧坐下接着吃。这村里风光不错,让秦歌带我出去看看好了。是我突然跑来,该提前打个招呼的。”

    他的视线忽然落在桌上一本翻开了趴着的书上。

    那彩色封面上西装革履的赫然是他家老头啊。这是给他家老头做传的一本书。

    舅舅道:“你父亲很厉害啊!”

    傅宸点点头。这用不着谦虚,过度谦虚就是虚伪了。

    舅舅道:“那行,小歌,你带他在附近转转。”

    秦歌便把傅宸往小河边带,舒健也跟着去了。

    舅妈道:“那个司机怎么还跟着去了?”人家小两口散步呢,不识趣的跟去做什么?

    陈老师道:“他不是司机,他是保镖。年薪60万呢!”

    舅妈的筷子抖了一下,夹着的牛肉都差点掉了。

    她对同样震惊的保姆道:“听过就是了,不要去外面讲。”

    保姆回过神来,点点头指着桌上的书道:“这个大老板的儿子?”

    舅妈点头,“是的。”

    “哦哟,那小歌岂不是要嫁入豪门当少奶奶了?”

    这个保姆在家里有些年头了,也算是看着秦歌长大的。

    陈老师道:“没有,这位傅董想要个门当户对的儿媳妇。所以小傅现在是从家里出来了,在创业。”

    保姆道:“好像电视剧里的情节。”

    舅舅道:“我看这书啊,也觉得这个人哪哪都好。80年代就回来了,自己发财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纳税也很多。每次有天灾,捐款不落人后。要不是他看不上我外甥女,我都要崇拜他了。算了,吃饭、吃饭,我看小傅现在出来了也挺好的。”

    保姆好奇的问陈老师,“他有没有哥哥、弟弟的啊?”

    舅舅道:“没有,他是独子。只有一个大姐已经过世21年了。不过还有个只比他小三岁的大外甥,也姓傅。”

    他刚看过,清楚得很。

    舅妈道:“行了,你别问了。再往下问是不是要关心人家家里的财产给谁继承了?那不是咱们能管的事。我倒是不希望小歌去当什么少奶奶,那日子可不一定有她在外头好过。反正只要扯了结婚证,法律就会保护她的权益的。”

    陈老师点头,“我也这么想的。反正小傅和小歌如今也能自己挣钱,够花了。”

    舅舅道:“你们两个妇人之见。傅家几百亿的家产啊,不是区区几百万!哪个人能舍得下?更何况他还是独子。”

    秦歌领着傅宸一路出去,一路都有人和她互相打招呼。

    “小歌,带男朋友回来给舅舅把关啊?”

    秦歌点头,“嗯,蔡大娘,吃了么?”

    傅宸便也和气的冲人点头打招呼。

    一路走走停停,沿着田埂走到小河边花了十几分钟。

    傅宸道:“这乡野风光不错啊!这都是茉莉花吧?”

    “是的,这一方种这个当经济作物。”

    等走到河边,更是眼前豁然开朗。

    这儿是真的山清水秀。

    河边也有别的谈恋爱的人,还有些人小时候和秦歌一起玩过‘打官司’、‘鸡公架’之类的。

    于是也纷纷打招呼,还有人直接道:“秦歌,听说你投资拍电视剧了。你男朋友是不是明星啊?”

    秦歌摇头,“不是,他做生意的。”

    两人在河边站了一会儿,估着家里应该吃完、收拾好了便往回走。

    家里果然都收拾完了,舅舅、舅妈对傅宸态度挺好的。

    他们家老太太都盖章说是不错的小伙子了。

    而且,自家儿子、儿媳还有两个孙儿刚在人家的温泉别墅住了一周呢。

    秦歌还说叫他们过年一起去深圳过,那边暖和。

    那去了也是住人家的房子。

    大概八点多,天色黑了下来。陈老师提出了告辞,又开车回镇上。

    晚上秦歌和傅宸自然是住的一个房间。

    换了睡衣傅宸拿过自己的手提包,从里头拿出一个红色的绒布盒打开。

    秦歌道:“你买什么了?”

    “国庆前不是忙了一两个月么,最后陆陆续续收到尾款了。你生日的时候没能一起买下的那个项链坠子,我昨天去买了。来,我给你戴上——

    ”

    他昨天抵京就可以去把那个羊脂白玉的项链坠子给她拿下,还可以配一条古董项链。

    二者加起来刚好120万。

    他国庆前的生意真还蛮好的,最近收回了不少货款。

    她们是底楼嘛,外头还挺容易隔着窗帘看到屋里有几个人影的。

    第二天就有人和陈老师道:“你可真是开明啊,还没结婚就让他们住一屋了。”

    “现在年轻人同居试婚的多得是。再说他们婚期都定了。”

    “定了?”

    陈老师点头,“定了啊,2008年5月20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