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桥头楼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章 楼上:读者群(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看热闹嫌事大】:是+1

    【我老公纸片人】:不然?

    【看热闹嫌事大】:[吃瓜][吃瓜]

    【大官人】:好家伙这有个老实人!

    【糖糖别怕】:黑子够了吧?这群是给你们拉的?非进来贩剑?(注)

    【旺柴娘】:看到没有,我就说不可能有真读者拉群,蛾的腿毛原形毕露了不是?@看热闹嫌事大

    【看热闹嫌事大】:愿赌服输,私信红包。

    【大官人】:你怎么会觉得这是小孩写的?真十多岁的小孩比你都成熟,写不出这个降智的味吧?@云朵棉花糖

    【旺柴娘】:可能是因为这年头网文作者都初中肄业叭。

    【我老公纸片人】:?

    【我老公纸片人】:放地图炮宁有病?

    【旺柴娘】:?你是说我妈?@我老公纸片人

    【我老公纸片人】:宁多高学历啊,说出来让我们贫民瞻仰瞻仰呗。

    赵筱云:“……”

    赵老师刚看完第六章的时候,头皮都炸了,前五章是她没懂,但第六章“秦老师”那块她懂了,那分明就是在写她!

    字里行间的怨和恨几乎要穿透手机屏幕,作者就差把键盘戳她脊梁骨上了。

    赵筱云有太多疑问和忐忑,一看到加群信息就不假思索地点进来了,谁知进群以后看到了一堆牛鬼蛇神和满屏垃圾话。

    “什么鬼?”她心里嘀咕着,准备退群。

    与此同时,聂凯也要退群。

    聂凯本来是在变着法地摸鱼。

    编辑上班时间不让逛无关网站,自家文她也懒得看,正好想起那篇掐得腥风血雨的空降文——聂凯判断,那篇文下引发剧情讨论的不是作者本人就是作者的“托儿”,硬生生地互动出了悬疑氛围,还挺有意思,于是看见群信息就加进来围观,领导问起就说“研究用户生态”。

    谁知道一进群就撞见了橙纸片子。

    聂凯惹不起她,准备撤退。

    就在这时,群里突然跳出几条消息:

    【黑猫警长】:@大官人前几章日记部分确实“幼化”了,不符合十一二岁女孩的心智发育水平。但其实你注意看的话,前面第一人称的“水鬼”看着智商也很低。

    【黑猫警长】:但是从第六章开始,日记后半部分变得非常乱,水鬼的部分却成熟了不少。通篇给我的感觉是,写作者在粉饰太平,好像用纸包火,包到第六章包不住了。

    【黑猫警长】:就好比你不敢抬头看太阳的时候,当然也看不见天上的云,人在自欺的时候为了让自己上当,当然也会降低自己的智商。

    【云朵棉花糖】:你是说作者在用压抑和否认的防御机制吗?

    【黑猫警长】:呃……可能差不多?

    【米糊糊】:哎,评论区有个人说了差不多的话。

    [截图

    【蜡笔】0分刚刚

    简单分析一下,这章前面提到秦老师身上有“橘子味”,后面说“妈妈身上的橘子味”,我认为这里的“妈妈”指的就是“秦老师”。

    除了味道描写,日期也对得上,9月2日正好是开学第一个星期一,唐果应该是见到心理老师了。她喊“妈妈救我”,有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比如她亲妈真的过世了什么的,她向心理老师求助。

    而下一篇日记,9日正好是下一周的星期一,又到了她去见心理老师的日子。

    我们按常理推断:假如学生有急事向老师求助,老师帮忙了,一定会是事情有进展就立刻告诉学生,不会非得等到下礼拜一咨询时间才去找学生吧?秦老师一个星期都没找唐果,咨询时间才见她,所以我想这里不知道是不能还是不愿意,秦老师应该是没有帮她,那么9日日记里的“妈妈”应该还是指秦老师,唐果这句话是表达失望。

    另外我们也能看出来,7月10日左右的日记都是胡言乱语,但9月开学,唐果是能正常去学校的,前一个学期更是,她还参加了不少活动。所以我还是觉得主角不大像精神病人,那她写的日记肯定就不会是全无逻辑的,外人看得云里雾里,应该是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里面一些词只有她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jpg

    这评论几乎是一篇小作文,截图往群里一发,立刻把其他人的话都刷上去了。

    群里乱掐的、阴阳怪气的、围观路人、以及鼠标已经挪到退群选项上的,一时间都停顿了片刻。

    直到截图人打破沉默。

    【米糊糊】:群主@糖糖别怕你咋没把这个大神拉进来?

    【糖糖别怕】:发私信了,没理我,我再去发。

    【我老公纸片人】:这作者本人小号吧?

    旺柴娘——黄晶晶——却皱了下眉,凭她对蝴蝶妹妹的了解,那位的脑子要是能写出这么有逻辑的话,也不至于炫个富都天天翻车。

    【小龙女】:我看完了,好像是有道理的哎。

    【行楷】: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可还行?[捂脸]都闭环了怎么解码?让读者自行发挥想象力吗?

    【黑猫警长】:水鬼部分是明白的,甚至过于明白,还有点啰嗦。看起来前言不搭后语的主要是日记部分,所以这些“特殊词汇”大概率是在日记里。是名词的可能性最大,动词也有可能,而且应该是在日记里反复出现的。

    【米糊糊】:反复出现的有啥?鬼?咒语?

    【云朵棉花糖】:妈妈。

    【云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