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0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那人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刚刚看见你们副队长王根发了,就想着碰碰运气……小兄弟,是这样的,我想跟你打听一个人。”

    说完那人熟练地掏了一根土烟递给林逸秋,林逸秋拒绝了,他讨厌烟味。

    那人也不生气,自顾自地就抽了起来:“你是知青吧,我也是知青。”

    “嗯,大哥你想找谁啊?”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安生,是隔壁红旗生产队的,前阵子我们大队长去县里开会,遇上了你们大队的郝书记,他就说到红河十二分队有个知青见义勇为的事……所以我就想跟你打听一下……”

    那李安生倒是挺自来熟的,零零总总说了一大堆,林逸秋听完了全过程,才知道原来郝书记不止会议上,私下里还到处把他的事迹宣传呢。

    听着不认识自己的人,各种夸赞自己,饶是林逸秋脸皮再厚,此刻也变得不好意思起来,本来累得惨白的脸色也逐渐红润。

    只见李安生左右张望了一下,压低了声音问林逸秋:“我就想知道那个小英雄林逸秋,这次有没有跟着一起过来交粮啊?”

    “小英雄”林逸秋本人:“……”

    “他啊,他没来呢……”林逸秋打了个哈哈。

    “唉,真可惜,他咋就没来呢!也是,这样的人才王根生肯定宝贝得很,哪舍得让他出来干这累活儿?”李安生虽然遗憾,却也没多说什么。

    林逸秋心里默默吐槽道:大哥,你还真看错了,王根生还就真舍得让我出来。

    “其实我就想跟你打听打听,他最近忙不忙呐?我就是想,那个,让他来我们生产队,也给村民们上上两节课,顺带还有些问题想同他讨教讨教。”

    哥,你咋不早说?

    林逸秋瞬间后悔刚刚没有承认身份了……

    接着李安生又自言自语道:“唉,我就怕人家忙得很,不是说还有报纸采访了他嘛,那估计找他的人肯定不少,小兄弟你也是十二分队的,你认识林逸秋不?”

    “认识认识!他不忙的,约的上!”林逸秋立马反驳。

    “不忙?”

    “对。”因为他压根就没接到什么采访。

    没想到郝书记还是个大牛皮,一开始他还真信了他说的要接受采访什么的,还想着从此靠上课赚钱走上人生巅峰呢,现在想想可能是人家主编捧了他几句,郝书记却当真了,到处逢人就说,才导致了现如今这局面。

    别人眼里他已经是个香饽饽了,实际上却是个无人问津的小白菜……

    林逸秋适当透露了一些实际情况:“咳咳咳,他目前就负责教两个村,挺闲的。”

    李安生虽然奇怪眼前的少年为什么知道的那么清楚,但是也没把他跟林逸秋联系到一起,毕竟对方看着又嫩又小,跟自己弟弟差不多。

    “行啊,等交完粮估计就闲了,到时候我再去找林同志问问。”

    林逸秋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也私心想为知青队排练的剧目宣传一波,便提议说:“你也别到时候了,要不你国庆当天就来呗,那天我们刘家村有国庆汇演呢!”

    “还有演出呐?”李安生眼睛亮了一下:“我还能带人去看不?”

    “可以,有多少带多少!”反正场地上坐得下,林逸秋丝毫没有负担。

    “成,那我保准就去!”李安生大力地拍了拍林逸秋的肩膀。

    “今儿还真得谢谢你了,改明儿哥请你吃饭!”

    “没事没事。”

    两人互相客气了一番,就各自回到自己队伍里了。

    排队交粮的时间是漫长的,也是焦灼的。

    验收粮食的“粮官”们脸上保持着严肃的神情,嘴角叼着农民们敬上的土烟,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看一眼、摸一下就能准确判明粮食里有石子、有沙子、有草皮,要么就是没有晒干。

    前头已经有好几个小队被驳回去重新加工了,这让包括林逸秋在内的几个小队心里都有些惴惴不安。

    沉默在队伍里漫延,大家都紧闭着嘴巴,生怕惹恼了“粮官”……

    终于轮到林逸秋所在的十二分队,副队长王根发殷勤地上前每个人都递了土烟,希望他们可以高抬贵手,毕竟返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粮官”们毕竟是吃公粮的,对王根发这种副队长还挺看不上眼的,轻蔑地扫了一圈就开始检查他们交上去的大豆,没有一点点徇私可言。

    一袋……

    两袋……

    大家在心里默数着,等所有粮食一一检查完毕,然后上称称重,直到入库,这才意味着十二分队上交的粮食过关了。

    一行人才算是松了口气,这样远的路,要是再来一次,可非得要人命不可。

    回去以后,林逸秋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的创作之旅。

    他想的故事立意也很简单,既然他要在村里推广副业,那首先就要改变大家的思想。

    什么思想?

    小农思想!

    要让大家知道只有搞经济,才能让大家的生活富裕起来,当然现在这个目的还不能太明显,不然可能会被人喷击成搞经济挂帅。

    “主人公我都想好了,就叫孙丁宝,是个工人!第一回 就写1992年,孙丁宝下岗的事情。”

    林逸秋的故事就是以90年代东北下岗大潮为背景来写的。

    “啊?第一回 就下岗?”解春山的笔尖都差点被他揉断了。

    这不论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