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霍一忠和江心夫妻二人对家务的分工逐渐明晰起来, 早上江心带着两个孩子睡到八点多,霍一忠要早早起来去训练,他会迅速做个早饭填饱肚子, 把江心揉起来亲一亲抱一抱再走。
江心起来后, 带两个孩子洗漱, 吃霍一忠留下的早饭, 洗锅洗衣,教霍明扫地,教霍岩用筷子和调羹,甚至偶尔教他们唱几句不着调的儿歌,如此一番后, 就带他们两个一起出门去村头的那个市集买菜, 走过去得有十来分钟,路宽且平,够两个孩子撒欢跑的。
这天江心挽着个篮子,带着两个招猫逗狗的孩子, 往市集那头走去。
家属村的市集是附近一个屯里生产队张罗起来的,和镇上打了报告后, 就组织村民售卖肉菜和副食品,很简陋地搭了几个棚子,卖菜的也是他们生产队的队员, 主要客源就是家属村的军属们。
原先有家属村的其他人动了脑子, 想在那里卖点农产品, 但被排挤开了,整个生产大队遇到这种事情非常团结紧密, 集体排外。
江心到的时候, 不早不晚, 正好是新菜上市的高峰期,好几个面熟的军嫂都在,大家互相笑笑打个招呼。
有几个不认识的人,远远指着江心:“看到没,那就是霍营长新娶的媳妇,一张嘴比满天的麻雀还厉害,跟部队的人都能干嘴仗。”
“昨天听说柴主任走出霍家大门就气得摔了一跤,回去还发了脾气呢!”
“谁家里没点破盆烂瓦的,就她家里金贵,还让人来评理。”
“霍营长也是奇怪,怎么娶的尽是这样的媳妇?上一个也这样,嘴皮子都厉害,也不知道他在家得挨多少骂。”
“可不是,不论娶几个,总是受媳妇的气,我看呐,这就是霍营长的命!”
江心带着两个小的在买菜,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家属村的谈资,昨天跟柴主任战了一场,荣升为家属村有文化且识字的悍妇。
“小江,我要吃这个肉!”霍明的表达很好,要什么不要什么,非常清晰,江心很喜欢她这点。
相比之下,霍岩就差了点,他个子矮,连卖菜的案板都够不着,江心只好把他抱起来,问他想吃什么,可霍岩只学会了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吐:“妈,肉。”
行吧,那就吃肉,还有点肉票,江心叫卖肉的大姐割了二两牛肉。
刚开始的时候,江心还以为这里和新庆一样,吃的是猪肉,谁知道卖肉的蔡大姐说他们这里近着内蒙,部队往北几十公里有个草场,住了不少牧民,养牛养羊的多,养猪的反而少。
蔡大姐第一回 见江心,就喜欢她的甜笑和礼貌,和她说:“这位嫂子新来的吧?我们这儿就是这样,牛羊肉三不五时就有,一年四季肉是不缺的,冬天下雪和春天化雪时缺叶子菜,吃大白菜就行。你要是馋猪肉了,就去镇上割一点。”
“有时候马摔着了,还能吃到马肉呢!”蔡大姐偷偷告诉江心,“不过马肉不卖,就他们自己悄悄吃了。”
江心对蔡大姐的热心报以热情,每到一个新地方,和当地人打好交道是她向来的生存法则之一,所以主动的蔡大姐就成了收到她特产的第四个人。
蔡大姐今天见江心带着两个孩子出门,趁人不注意,给她多切了一小块:“江嫂子,你这两个孩子长得瘦,多吃肉,喝点羊奶,得养壮实些好过冬。”
江心笑着答应了,把那二两多的牛肉放到篮子,又让霍明和霍岩叫蔡阿姨,再买了点其他做菜用的小料,就准备回家了。
刚一转身,就碰上住她前头的一个嫂子,嫂子见着她,把她拉到一旁:“小江,你家里来人了。像是柴主任派来的,赶紧回去瞧瞧。”
江心想了想,也是要回去解决事情,就把两个孩子叫过来,往家里走去。
到家门口的时候,有两个人穿着军装的人站在门口,一个是昨天来过的技术兵,一个是生面孔,大概是等了一会儿,生面孔有些不耐烦,见了江心回来,语出不快:“你这人怎么回事,知道有人上门也不在家等着!”
江心毫不客气:“你是哪个?也不提前和我约好上门时间,谁知道你要来,你当你是首长不成?还要我在家等着你,肩上没有星,还摆好大的官威!”
生面孔只说了一句抱怨的话,就等来江心一箩筐的反扑,一下子气得脸色发红,伸出手指指着她:“难怪人家说你是个利嘴婆子!”
“人家是谁?你把说这话的人找出来,和我当面对质!他要是没说,我当着他的面撕你嘴巴!”江心掏出钥匙正想开门,一听这话,立即转过头去骂他,“什么碎嘴的男人,说一个女人的不是!能有什么出息!”
“杨组长,别说了,柴主任是让我们来检查房屋的。”技术兵早已经见识过江心的利害,刚刚杨组长一开口他就想制止了,谁知道杨组长嘴巴这么快!
杨组长被江心后面那句话一噎,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再说好像他就是那个嘴碎的、说女人小话的、没出息的男人一样,只好黑口黑脸地进了霍一忠的小院儿,态度是差的,专业能力还不错,两人也不和江心搭话,拿着两张表单和长尺在量尺寸,详细记录各种破损程度,最后找到还在给两个孩子洗脸擦手的江心。
“这位军属同志,我们丈量过了,厨房的门窗我们会重新做,明天就能完成。洗澡房如果重新搭的话,得让霍营长申请材料打批条,材料到了我们就派人过来重建。”杨组长不肯开口,技术兵只好一一对江心说明。
江心拿过他们记录的那张单子,问了几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