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咸鱼阿哥的写手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胤禌得知这一消息时,正在布库房练习着射箭。

    他左手把着弓,右手拉着弓弦,静静秉着呼吸,专注地看着他的目标,“唰”地一声,弓箭飞速破弦而出,正中靶子前方正在掉落的树叶,把它钉在了靶子的正中心。

    “哇!十一哥简直太强了,这都可以正中红心,这种一箭双雕的技术可不是谁都能掌握的!”胤祹一如既往地爱拍胤禌的马屁,无论胤禌做了什么,他都有他自己拍马屁的角度,把胤禌哄得神采飞扬。

    胤禌拿着手中的弓箭笑得一脸灿烂。

    如今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提到运动就无所适从的小弱鸡了,每天的骑射训练,早已让他全身均匀地布满了肌肉,别说射箭了,就是骑射如今也难不倒他。

    运动这东西,不喜欢的人动一下就觉得痛苦,但一旦习惯了之后,就会有些上瘾的感觉,若是一天没有运动,反而会有些不适应。

    胤禌虽然没有到不运动就不适应的阶段,但是他对于每天的训练,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当然,对于胤祹对他的崇拜,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他转身摸了摸胤祹的脑袋,说了声“你也来试试”,就站在一旁观看起来。

    只是还没待胤祹射出一箭,就有小太监跑来,竟是康熙让他这时候去干清宫一趟。

    这个时候来找他,胤禌有些惴惴不安。

    刚到干清宫,果然听见出大事了。

    胤祉的神色有些难看,“这些书生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消息,说太子虽然说是建一个只教女红和琴棋书画等女子学习的学府,但太子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把女子学府建成阿禌话本中的那样。”

    胤禌抬头看了胤礽一眼,心想这些书生说的倒是也没错,太子的最终目的,确实是这样。

    只是目前他们谁都不会承认罢了。

    “那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胤禌有些不解。

    “他们认为若是让这些女子接受了和他们一样的教育,是对他们这些书生的侮辱,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若是建了这等女子学府,他们就拒绝参加科举,坚决不和这些侮辱他们的人同流合污。”

    “……”胤禌有些无语了,“不想考就不考呗,这么多学子,还差了这些人不成?”

    本来还有些气恼的胤礽听闻此言,被胤禌给逗笑了,“这哪是这些人的问题,这些人的身份已经全部核查到了,全都是这次科举无望的学子们,以他们目前的成绩,即使参加了科举也毫无中举的可能,只是,若是不处理好他们这些人的问题,反而会引起其他学子的不满,到时候就更难办了。”

    胤礽说着,犹豫了一下,补充了一句,“更何况,这些还都是汉人。”

    本来还有些不明所以的胤禌听到最后一句,总算是明白了康熙没有立即处理的原因。

    从建立清朝以来,这些皇帝们毕生都在致力于消除满汉之间的矛盾,促进满汉大融合。

    特别是康熙年间,除了一些极其关键的职位上必须任用满人之外,康熙极其重视汉臣。

    如今这些学子闹事倒是可以轻松解决,但若是让那些没有来的众多汉人学子满意这个处理结果,倒是有些难办。

    “他们如何闹事了?”胤禌有些好奇,“是在街上□□,还是把我的话本都给撕了?”

    这下就连胤祉都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些人自诩是斯文书生,怎么可能做出这么不文雅的事来。”胤祉笑着解释道,“不过是在到处呼吁着让大家一起批判抵制你的话本罢了,这些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如今已经有三十多人了。”

    胤禌满脸问号,“多,多少人?”

    “三十多人。”胤礽说道,“虽然目前看来人数不多,但是这只是一上午的时间,若是再不加以阻止,可能人数会越来越多。”

    胤禌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不过这样的事情,也用不着把他从布库房叫过来吧?

    这对于康熙来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吗?

    他抬头看了康熙一眼,只是康熙神色淡淡,并不能从他脸上看出他的想法。

    胤礽注意到了他的视线,跟他解释道,“皇阿玛说,这件事情让我们自己处理,若是处理不了的话,他自会出手。”

    胤禌恍然大悟,原来是康熙对太子的考验。

    “那太子哥哥准备如何解决呢?”

    胤礽抬头看了康熙一眼,看到康熙根本朝他这边看一眼,只好苦笑一声,静了静心神。

    “想要劝他们放弃,无外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胤礽说道,“若是不用权势压人,就只能通过这三方面来解决。”

    胤禌点了点头,“那若是三哥的话,会如何解决呢?”

    一直低着头的胤祉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道,“自是和太子的思路一样的。”

    胤禌叹气。

    这三哥,只要是和太子有关的事情,都会顺着太子的思路走,根本不会在康熙和太子面前表现自己。

    从上次他就发现了,只要康熙和太子两人在场,胤祉的话永远都是顺着这两人的说,仿佛他们说什么都是对的。

    不愧是距离胤禔和太子交锋最近的人。

    不过也正是他的这种隐忍,才能在和那两人一起长大的这些年中,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众人只知道他沉浸在文学之中不可自拔,对于他这个人如何,却是一无所知。

    可能康熙也正是看到了他的这种隐忍,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