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那我还能缺银子么?”他刻意压低了声音,脸上多少有点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提前投资很有成见。
结果还没得意两分钟,董鄂氏呸了一口:“放你的屁!就那样的能当上……那八福晋的鼻子能翘天上去,别说给你银子了,不把我们踹了都算他讲仁义了。”
俩人吵了半天,胤禟脸一垮:“那你想怎么着?”
董鄂氏眼看着银子:“你好歹替咱们儿子想一想,将来甭管谁登基,能轮得到咱们吗?你能保证这大把的银子撒下去他一定能上去?万一不是,那这银子不都是打水漂了?咱们儿子将来怎么办?谁给他钱花?”
胤禟不说话了。
他虽然爱当财神爷,却也不是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们。
董鄂氏见他听了两句话,就说:“你知道四哥六哥和十四弟没有?”
胤禟今儿一天都在数银子,哪里能知道别人家里头的动静:“他们怎么了。”
董鄂氏扭头坐下:“我听十四福晋说了,今儿一大早,乐安郡主给四哥六哥和十四弟一人送了三万两,四哥又给了四哥和十四弟一人五万两,六哥也给了十四弟两万两,十四弟拢共欠了十万两,都叫哥哥们帮他还了。”
她斜着眼看胤禟:“人家才是亲兄弟呢,你得着什么了?咱自个儿家里头还欠着二十万两呢,你的好八哥说什么了?”
胤禟这回彻底沉默了。
沉默了没一会儿,门口有人通传,说八阿哥来了,他立马又抖擞起来了,朝着董鄂氏一挑眉:“这不就来了,哼。”
他溜溜达达地去了会客厅,胤祀正坐在里头喝茶,见了他就笑:“九弟。”
胤禟迎上去:“八哥有事儿?”
胤祀说:“这不是马上要还银子了,我想着你这边儿估摸着拿不出那么多的钱。”他把手里头的匣子递给他,“八哥也不富裕,这银子你拿着使。”
胤禟喜形于色,差点就蹦出口这银子我不要了,一想到董鄂氏的脸,这话就咽回去了:“诶!谢谢八哥!”
胤祀送完钱就走,一点也没停留。
胤禟乐滋滋地抱着匣子回了屋,得意地把它给董鄂氏看:“你看看,八哥来给我送钱来了吧,谁说我们不是亲兄弟了……”
一边说,他一边打开了匣子,里头静静躺着两张一万两的银票。
他低头认真数了一下,一万两,两张,两万两。
董鄂氏探头看见了,脸上露出讥笑。
胤禟看了看桌上的六十万两,再低头看了看怀里的两万两,脸上的笑慢慢僵住了。
董鄂氏都懒得说话了,她这些年也受够了气了,要真说起来,兄弟们之间的感情怎么样,平日里头交际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他们爷们说话是什么样的董鄂氏自个儿不清楚,可只要看一看八福晋的脸色就知道人家把他们当成什么看待。
每回赴宴的时候倒是好声好气的,安排的位置也挑不出错,可就是叫人别扭,董鄂氏自个儿不爱吃芙蓉糕,连不常和她碰面的云秀都知道,可八福晋呢?她们两个常年打交道,八福晋是一点儿都没在意过她到底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见天儿地往她跟前放芙蓉糕。
说话的时候恨不得拿鼻子看她,也就每回胤禟往八爷那里送银子的时候她才能得个好脸面。
兄弟?
笑话还差不多。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补昨天的
第 125 章
自从皇上还银子的命令下来, 家家户户都在发愁,有钱的不想还,没钱的还不起, 都想着能拖就拖, 也有机灵的已经去找胤祀了,说软话、送礼,都想着拖下去。
胤祀坐在府里头,八福晋旁边摊着账本,键盘。
“这回送银子来的人不少。”八福晋拨了拨算盘,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账本, 问:“怎么少了两万两?”
胤祀回神,说:“我刚刚去给了九弟两万两, 他欠了二十万的银子。”
八福晋嘀咕了一句:“他还用你给钱?他银子多的是。”别的出息没有,倒是最会捞钱, “我前两天还听说他问他福晋娘家要了二十万两银子呢。”
胤祀说:“好歹是兄弟, 至少面子上也过得去。”
八福晋最不耐烦听他说这个,当即就问:“那你兄弟还有那么多个呢,难不成人人都给?”
夫妻两个这么多年了,她说的是谁, 胤祀一听就能猜得出来,顿时就不说话了。
八福晋看他失声,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顿时软声哄他:“我这不也是为了咱们家里着想吗?本来咱们就不富裕, 九弟那边不说别的,一来他自己会挣钱, 二来人家有宜妃补贴着, 宜妃在宫里头得宠, 哪怕这些年落下来了,内务府也不敢怠慢着……”四阿哥那里是一样的,更何况他是哥哥,怎么还需要一个当弟弟的添补不成?
胤祀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他这个福晋别的都好,就是太过计较利益了,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从来不会念着情分,甚至情分也都是她拿来算计利益的东西。
这样好,也不好,他自己本身就是地位低微的人,当然需要更多的利益,也需要这些利益把更多的人绑到自己的船上,可有时候他走着走着就忍不住想,自己在这里追求着利益,把许多人绑上了自己的船,可那些人真的是真心的吗?还是说他以前把那些真心对待自己的人彻底抛下了呢?
他不知道,或许知道,但是已经不愿意继续想了,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