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午膳的地方是在屋子里, 不在室外,室外菜品冷得快。
宁福过来告知苏清意可以开席了,苏清意便领着一帮夫人和小姐们去用膳。
成王府的膳食从来都没有差过, 毕竟是在那么个破皇帝的手下还能干得有声有色的成王, 除了王府规制比隋王的小了点儿,别的地方可都不比隋王的差。
再说了,隋王府那超出亲王应有规制的王府,在皇帝不计较时, 那是显示皇帝的恩宠, 可是皇帝要计较了, 那就是一桩罪名。
老皇帝可是为自己的亲儿子添上了不少的罪名, 就等着正月十六上朝了。
“这腊味倒是不错, 只是我家里人不爱吃这个。”有人很喜欢庄子上送来的香肠和腊肉, 平时她们这些官太太官家小姐也都还是挺讲究的, 不怎么吃腊味的东西, 这偶然吃到一次,便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我倒是喜欢这果酒,不像他们老爷们喝的那么辣, 甜滋滋的,我喜欢。”
“就你不识数, 人家成王殿下可是拿的好多年的陈酿出来待客, 你就知道尝个味道。”
苏清意发现只要没有人高高在上地压着, 这些夫人小姐其实也挺能放飞自我的。
也是, 没有人愿意天天压抑着自己,而把最真实的一面给藏起来。
自然, 也不见得有多真就是。
……
这京城里要拜的年太多, 有时候要去的人家多了, 还得家里人分成好几拨,你去哪一家我去哪一家,并且每家也只宴请一顿,要么中午要么晚上,不然都出了正月十五,这年还拜不完。
幸亏萧恪是个皇子,即便他不去,只派人送礼物也不会失了礼数,不然苏清意也得成天地往外跑,她要是在赴宴时睡着了,那也太丢人了。
这日将女眷们送走,苏清意便去找了萧恪,跟萧恪打听萧征的婚事。
“妾身瞧着殿下的意思,是想萧征侍卫早些成婚?”苏清意托着肚子坐下,没忍住捂嘴打了个哈欠。
“萧征比我还要大上几个月,一直是一个孤家寡人,他父亲临终前便希望萧征能成家立业,正好拜年来的女眷多,要是有能看对眼的,也是桩好事。”萧恪对自己手下的人还是很关注的,这些年也一直没忘萧征父亲的遗言。
苏清意:“今日在女眷那边,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儿,礼部侍郎家的姑娘丢了一枚耳环,是萧征捡到了之后特意来席上还给她的。”她还着重强调了一下特意二字。
萧恪露出几分惊讶:“他当真亲自去还的耳环?”
苏清意笑吟吟地道:“当真,所有的女眷都看见了,怎么能作假?”
萧恪爽朗地笑了起来,看来萧征是有成家的希望的。
“就萧征那个脾性,他就算是无意捡到了人家姑娘的耳环,也是差人送到席上去找失主,绝对不会自己前去,我看他是对人家姑娘有意思。”萧恪抚掌,“等晚些时候我问问他去。”
苏清意笑着没说话,虽然苏浅央看起来也对萧征有点好感,但这毕竟是人家感情上的事情,她一个外人不好议论,更何况礼部侍郎家的姑娘,板正守礼,就算是对谁有意,若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也不会和那人多接触半分。
“那殿下就辛苦辛苦,替萧征侍卫相看一门好婚事。”苏清意撑着椅子的扶手起来,“妾身乏了,得先回清疏院去补个眠。”
萧恪连忙护着苏清意往外走,自从过了头三个月,苏清意的肚子长得就有些明显了,看不出来时还没有那么担心,显怀之后的苏清意,在萧恪眼里一下子就脆弱了起来,磕不得碰不得。
“殿下自去忙就是,妾身有这么多的人看着呢,不会出事。”苏清意可不想让萧恪一路慢吞吞地送她回清疏院,她现在就想赶紧回去。
苏清意不让萧恪送,萧恪也没有强行送她,只是叮嘱了铃铛她们几个好生照顾着。
从清静院出来,苏清意就往清疏院走,今天王府里招待了客人后有些乱糟糟的,宁福和来荣正指挥着打扫。
这时张氏身边的周嬷嬷过来了,在路上叫住了苏清意:“侧妃请稍等。”
苏清意回头:“周嬷嬷怎么来找我了?是王妃姐姐有事要找我吗?”
周嬷嬷:“正是,还要劳烦侧妃同奴婢去一趟延鹤院了。”
苏清意没推脱,张氏一般不会轻易打扰她,差周嬷嬷来找她,定然是有要紧事。
“好,我们这便过去。”
除夕之后开始回暖,比起年前寒冬腊月的没那么冷了,风也小了很多,张氏也缓了过来,精神好上了许多,只是还是难掩病态。
苏清意在进了张氏的屋子之后烤了烤火,散掉了身上的寒气才去见张氏。
“姐姐,我来了。”苏清意还是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张氏招了招手,让苏清意过来坐,周嬷嬷搬了板凳过来,和张氏就近坐着。
“本不想打扰妹妹,只是除了妹妹,我也找不到人能帮我这个忙。”张氏一脸歉意。
苏清意安抚般地握住张氏的手:“姐姐这是说的什么话,既然我们都以姐妹相称了,就不必如此客套,姐姐还是说说找我什么事吧。”
提及此处,张氏面带愁容:“我父亲娶了我母亲生下了我,后来纳过一个侧室,也生下了一个女孩儿,只是我母亲和我那亲妹妹的娘亲都去世得早,她的婚嫁是父亲交给了我们张家一个婶母来操办的,那婶母一贯在我父亲面前卖乖讨好,背地里却是个心思不好的,她给我那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