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2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送走系统智能后, 季知行独自在系统空间惆怅了半天才调整好心情。

    第二天,他花了些时间撰写参评院士资格的申请书,后来自然毫无疑义地通过评审。

    季知行荣获院士称号的热搜还在榜上, 又出现了一个新词条与之并驾齐驱——季知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词条一点开就是人日转发的国务院文件: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签署,授予季知行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哇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太好了, 我偶像又多一个奖项!”

    “恕我孤陋寡闻, 这个奖很厉害吗?”

    “很厉害,这是华夏五个国家级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

    “季知行会不会太年轻啦, 我看历届获奖人都是七八十岁的老科学家呢。”

    “这个奖项又不是看年纪评选的, “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季知行哪点不符合要求?完全是实至名归!”

    “肤浅如我,只想知道有奖金吗?”

    “有, 800万!”

    “虽然说了一万次了,我还是要再说一次,搞科研才是最挣钱的!”

    “季院士真是热搜体质,难得的是人民群众还很喜闻乐见。”

    “实力够硬核, 大家巴不得他多上几次热搜, 后天也是热搜预定。”

    “是什么事啊?”

    “诺贝尔奖啊, 这回再不颁奖给他, 我都怀疑诺贝尔奖的公信力了。”

    “没错,他研发出光子芯片那年, 我就觉得诺贝尔物理奖九成九会颁给他,没想到最后给了鹰国搞可控核聚变的那个拜尔教授, 明明当时技术还不成熟。我都糊涂了, 不知道评判标准是什么。”

    “今年应该稳了, 我看国外好多赌场都已经开设诺贝尔奖的赌局了,给季院士设的赔率都相当之低啊,说明大家今年都看好他拿奖。”

    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没有任何悬念,百分百会颁发给季知行。因为真空能简直是突破异次元的创举,能开启人类技术革命的那种!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代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

    100多年后,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而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因为涉及的领域较多而又势均力敌,所以没有明显的标志。

    第三次工业革命涉及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人类走进“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涉及人工智能、分子工程、虚拟现实和量子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人类开启“智能时代”。

    而第五次工业革命被认为将会是“太空时代”,曾经被认为最有可能在“太空时代”担当重任的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事实上,鹰国7月就出台了《国家太空政策》《太空能源战略》,为未来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设施与探索火星提供政策支持。

    然而,可控核聚变可以让人类文明快速发展成为二级文明,但并不足以支持人类走出银河系,而真空能可以!

    真空能横空出世,可控核聚变只好退位让贤。不像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组团模式,真空能是压倒性的存在,是绝对的唯一的C位!

    所以,即使是季知行的黑子,也只好在心里咒骂这小子真TM走运,二十多岁就能拿诺奖!所有新闻媒体也都准备好了通稿,只等诺奖名单一公布就发出去——甚至还有抢跑的。

    最后毫无意外,本年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正是季知行。

    无数高定品牌疯狂联系知行研究所,想赞助季知行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与晚宴的行头。

    “都拒绝吧,我不打算参加诺奖颁奖典礼。”季知行对朱仁说道。

    朱仁都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为、为什么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奖典礼是12月9日,诺贝尔奖在12月10日,算上华夏和瑞典的时差,我没法同时出席。”

    二者时间相冲突的时候,他理所当然会选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消息传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外国记者质问季知行:“你觉得华夏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比诺贝尔奖重要吗?”

    季知行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

    季知行的回答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批评他恃才傲物,连诺贝尔奖都不放在眼里;有人赞同他的选择,认为不应过度神化诺贝尔奖而置本土奖项于不顾。

    这种讨论正是季知行所期望的。

    很多华夏人都有诺奖情结,好像只有获得诺贝尔奖,华夏在科学、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才能算世界第一流。

    确实,不管是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忽视诺奖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一个民族的自信自强,绝不能交由一个西方话语体系下的奖项来评判与确立。尤其是当西方无时无刻不在宣扬他们的政治理念与意识形态,诺贝尔和平奖与文学奖已经偏离了诺贝尔奖的初衷,表现出一定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