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袭之雀坛女王

报错
关灯
护眼
16.答应(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因为我可以帮你打破目前牌章上的瓶颈。”

    宗谦的一句话,令江盈和南竹俱是一愣。

    “谦哥,你这是什么意思?”南竹本来低落的表情瞬间被惊诧取代,“我觉得江姐姐的牌章十分犀利啊!”

    宗谦沉默不语,只幽幽地看着江盈,目光如一口深井。

    江盈并不示弱,抬眼与之对视,眸光微动,像在沉思。

    片刻,她侧头对南竹道:“可以去帮我打包一份点心带走吗?”

    这是变相地赶他离开。

    南竹心中的好奇升到极点,万分不想走,于是只好眼巴巴的望着宗谦。

    宗谦却淡淡瞥他,“去吧。”

    ……他只好依依不舍地往一边走了。

    待南竹走远了,江盈才沉沉对宗谦道:“你凭什么说我的牌章遇到了瓶颈?又凭什么觉得我会答应这样无理的要求?”

    她怀疑对方看出了什么端倪,毕竟,他曾和自己交手过,对自己的牌章应该有一定了解。

    “其实你已经猜到了,否则不会支开南竹。”宗谦仍然说得模棱两可。

    对方不点破,江盈也不想自己暴露,她索性站了起来,“不好意思,我什么都不明白,如果你不说,我就先回学校了。”

    宗谦哼笑一声,仿佛嘲笑她不到黄河不死心,“你的牌章本质上,根本就是复刻的另一个人的牌章,但东施效颦,漏洞百出。”

    江盈心脏微提,一时竟有些无言。被竞争对手说自己复制自己的牌章,粘贴时还格式错误,这心情还真是复杂。

    虽然宗谦说得很有道理,但她并不想就此暴露自己,居高临下地睨他,“是么,那也不需要你多管闲事,我的瓶颈,我自己总会克服。”

    话毕,她转身就走,跟本不再去看对方的反应,也不再给对方劝说的机会。

    而宗谦根本不再继续劝她,只低声回了一句:“你可以考虑到中秋节的晚上,还是这个地方,零点之前。”

    江盈脚步微滞,但仅一瞬又继续前行。

    -

    接下来的两天,麻将社的所有成员,只要有空就会自觉地去茶坊街训练。

    四个大学生在这一堆中年人中本就十分现言,又连着来了三天,很自然地引起了常客们的兴趣。是以,这三天里,他们几乎战完了这条街所有的常客。

    众人听说他们是为了“麻雀高校联赛”做准备,一个两个的都热情得很,尤其是大妈和大爷们,直接将自己多年的雀友都喊到这条街来搓麻将了。

    于是,本来进行得很艰难的团体赛训练,霎时也变得顺利起来。

    民间茶馆几乎都是以金钱为赌注,鲜有人会同意组合打牌,但如果双方都是熟悉的搭档,便也没什么了。

    这些搓了几十年麻将的雀友们,多数是常年凑搭子打对家的,头一回做了队友,新鲜得很,这也在无意间为麻将社的几人提供了便利。

    江盈看着唐圆、余磊与一对打了三十七年的老搭档比赛,心中欣慰得很,照这进度和水平提升速度,至少出省线不成问题。

    这些老搭档的默契完全不会输给临时组合起来的大学生们,虽然他们曾是几十年的对手,可俗话说得好,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

    思及此,她不禁有些分神,因为宗谦其实也是自己的敌人。

    事实上,对于江盈来说,对方的条件极具有诱惑。有时候当局者迷,再加上这些对阵的对手太弱,她未必能够有所提升,靠自己的实力突破瓶颈期。

    今天,已经是中秋节的正节,凌晨一过,这个交易肯定就取消了。

    宗谦那样的性格,她相信对方说到做到,不会有转圜的余地。

    “江姐姐?江姐姐???”坐在她对家的南竹连续喊了她几声,“该你摸牌了,怎么心不在焉的啊?”

    她收拢思绪,下意识就道:“幺鸡。”

    “胡!”

    “我也胡!”

    一炮双响,直接送走了对家的两个人。

    江盈心中失笑,这十几年的习惯,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了。

    她轻叹口气,心下立时有了决断,将牌随意推掉道:“时间不早了,今天过节,叫大家早点撤吧。”

    南竹见她心事重重的样子,当然不会恋战,当即去通知了唐圆和余磊。

    “咱麻将社组起来之后都没聚过,今天我们赢了不少,不如趁着节日去聚一聚?”余磊拿着今天赢的钱道。

    茶坊打牌,他们即使是训练,也只能以人民币为赌注。于是几人约定每人交300块会费,打牌赢的就充进会费,输了也从社团出。

    “啊?社长,明天行不行啊,我今晚得回家过节诶……”唐圆满脸为难。

    她老家就在川城,中秋节这样团圆的日子,必定是要回家的。

    南竹也紧接着道:“社长,我今儿也不成啊,也得和家人过节。不过,吃宵夜是可以的。“

    余磊:“行……我今天也和室友去过节好了,那咱明天约吗?”

    南竹和唐圆都点头答应,江盈本来就只想腾出今晚的时间,自然也没有拒绝。

    ·

    江盈并没有走远,就在附近的一家名为“咕噜咕噜”的店点了个小火锅。

    她小学毕业就离开了川城,在北方很久没吃过火锅了,于是点了一个有川城特色的辣锅。

    中秋节,大家的祝福语都是“阖家团员”、“全家幸福”这样的字眼,显得她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