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腓腓只想当咸鱼[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8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听了康熙的话, 长安放心下来了,等到了干东一所便乖乖地和康熙挥手告别。

    反倒是康熙见长安没有黏糊糊的表达不舍很是郁闷。

    康熙刚离开不久,皇子们又一窝蜂地赶了过来, 可惜长安的床不是很大,只能容纳下一人陪长安入睡。

    最终胤祀表面上不露声色,实际上却稳稳的拿捏了皇子们的心理,顺利地成为第二位陪长安一同安枕的人。

    一夜好眠, 长安早早就醒了过来, 窗外的太阳渐渐升起,胤祀也早已经起身上学。

    醒来没有见到康熙, 长安瘪了瘪嘴, 差点就哭了出来。

    想到昨日康熙说的如果醒来没有见到他就去干清宫找他,于是着急忙慌地套上衣服,不顾小豆子的劝阻上了轿撵。

    小豆子见状只能无奈匆忙地拿起长安没有穿好的衣服, 给长安批上披风,令抬轿的小太监脚步麻利些。

    “主子,万岁爷尚未下朝,何必这般着急。”

    “我想阿玛了, 早点去, 阿玛一下子就能见到我了。”长安靠在轿撵的靠背上, 在轿撵的一摇一晃中险些睡了过去。

    起太早了, 如果不是想阿玛,长安还想继续躺回被窝里睡觉。

    一路上小豆子分外操心, 一会担心长安的披风滑落让长安吹着风了,一会担心困得坐不稳的长安从轿撵上摔下来, 只能伸手在长安挡着。

    等到了干清宫, 他可得好好跟梁总管说道说道, 这寻常的轿撵对主子而言危险性过大了,起码加一个能护着主子的栏杆。

    “主子,干清宫到了。”小豆子提醒道。

    长安快要低到胸脯的脑袋猛然抬起,迷茫地晃了晃脑袋,好一会才醒了过来,在小豆子的搀扶下从轿撵上下来。

    “阿玛下朝了吗?”

    “万岁爷尚未下朝。”

    长安点点头,熟练地朝着寝殿的方向走去,走路的姿势还有些别扭。

    “豆公公,十五阿哥这是?”赶来的小应子见到长安这副衣冠不整的模样,有些迟疑地问道 。

    此时的长安七歪八扭地披着披风,隐约可见披风底下凌乱地穿着的袍子,这袍子可差点就要拖到地上了。

    长安的头发胡乱披散着,在冷风中无数次袭击长安的面颊,惹得长安干脆用手捧着小脸,这样小脸就不会觉得痒了。

    再往下看,长安匆忙间穿上的鞋子是反的,左脚穿的右鞋,右脚穿着左鞋,走起来身形便是晃晃悠悠的。

    小豆子简单地解释了几句,紧张地跟在长安的身后,生怕长安摔了。

    小应子也赶紧跟着小豆子,一路将长安护送到寝殿之中。

    怎么说长安也在这干清宫中待了四五年,哪怕寝殿很大,长安依旧闭着眼睛就能找到龙床的位置。

    于是两人就见着长安半睁着眼睛,迷迷糊糊地爬到龙床上,还不忘记扯了扯被子盖在小肚子上,香甜的睡了过去。

    小豆子有些无奈地帮长安将穿反的鞋子脱下,再将身上穿得马虎的衣服脱下,最后将长安摆正盖好被子,这才松了口气。

    长安对此毫无察觉。

    此时的永和宫。

    一名身着浅紫色宫装的女子呆呆地坐在罗汉床上望着窗外的风景,身形消瘦,面容也有几分憔悴,一缕头发有些狼狈地搭在额头上。

    若是有人见了她这副模样,谁能想到此人是从前风光得意的德妃呢。

    此时门外正站着一名宫女,手中捧着托盘,托盘上摆放着一杯茶盏。

    深吸一口气后,宫女视死如归地走进殿中,小心翼翼地将托盘放到乌雅嫔面前的桌子上。

    乌雅嫔淡淡地瞥了她一眼:“怎么这么久?”

    “奴婢...奴婢...”宫女绞尽脑汁想要解释,只是心中过于紧张,让她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乌雅嫔的面容瞬间变得狰狞,将茶盏砸向那名宫女:“你也看不起本宫是吗,本宫告诉你,你不过是个宫女罢了,本宫就算再狼狈也能轻易弄死你,你别妄想逃离本宫身边。”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奴才背地里都在寻思着法子远离永和宫。

    宫女也不敢躲开,茶盏硬生生地砸到了她的手臂上,剧烈的疼痛传来,宫女额间不由得冒出细汗,赶紧匍匐在地:“奴婢不敢。”

    乌雅嫔忽然笑了,迅速恢复冷静,用手将有些凌乱的发丝捋了捋:“谅你也不敢,起来吧,再倒杯茶水来,本宫渴了。”

    “是。”宫女颤抖着声音将地上的茶盏碎片收拾好,迅速出了殿内。

    刚巧此时另外一名宫女走了进来,两人就这么擦肩而过。

    “乌冬,怎么样了?”乌雅嫔轻敲桌面,阴冷的目光从乌冬身上一扫而过。

    乌冬微微福身,“回娘娘,已经查好了,十五阿哥已经搬到了干东一所居住。”

    闻言乌雅嫔脸上露出兴奋之色:“本宫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自从康熙知道她干的事情之后,她的爪牙几乎都被拔了个干净,只剩下几个从来没有用过,藏得深的,只是这些人在宫中都没有什么地位,就连查探消息都费劲,何况是伸手到干清宫之中。

    所以乌雅嫔只能等,等到长安搬出来的那一日,如此她才有机会下手。

    她心里几乎都要恨死这个孝懿皇后留下来的血脉,倘若不是因为他,她也不会落到今日的地步,倘若不是她,她的几个孩子又怎么会与她生分。

    “只是干东一所的人都是从干清宫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