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宋朝搅风搅雨的日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92.九十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吉祥将林尚仪呈上的东西转递给官家,见他一杯连着一杯吃着酒,心中焦急。之前都没见这样,他这官家身边人,哪里有不明白的。

    “官家,小的大胆问一句,您既然对朱娘子有意,为何不纳她进宫呢。”

    “不能啊……朱相公兢兢业业,运筹帷幄,安定社稷,已是首功,他为我建功立业,又不居功自傲,只求女儿家人一世顺遂……我如何能拒?更何况……”赵构把玩着手里的酒杯,一口饮尽,“非分之恩,不可兼行。”他闭了闭眼,她若是进得宫来,他怎么舍得她朝别人下跪朝见,而且她本就是丞相之女,岂有不立她为皇后的情理,朱家原就是朝廷重臣,加之成为皇亲国戚……皇族外戚,最是难办,他不能将儿女私情置于国事之上。

    可人就是求之不得,才会寤寐思服啊!

    吉祥瞧着官家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不免为他心痛。堂堂一国之君,竟要不得一个女人了!

    “若要做个安邦定国的好皇帝,就要把自己变成无私心无私欲的孤家寡人。”赵构突然又说道,“你知道这话是谁说的吗?”

    “……是哪位大人?”

    “是圆圆,她九岁,就说得出那样的话了。”赵构回想起跟她一起逃难的日日夜夜,觉得弥足珍贵。他轻轻笑了起来,“她还会说故事呢。”说的,还很好听,就是那时候年龄太小了,有些地方说的含含糊糊的,一细想下来,就有些驴唇不对马嘴。

    说来也奇怪,他一直是清楚明白,她会长大的,他也知道朱相公在为她安排亲事,准备嫁妆,甚至在他面前为他求娶圣旨。赵构不禁问自己,他不是知道的吗?

    可是知道,远非亲眼瞧见的震憾,就像他一直小心安置的花儿,早已静悄悄得开放,让人一望就再难忘记。

    细雨纷纷,一场秋雨一场凉。

    杜氏给圆圆披上深衣,“大娘子,您就是写字,也不忙在这一时。”都夜深了,要知道大娘子的皮肤嫩,虽是有点力气,却并不时常动笔的,眼瞧着手指间都磨红了。

    圆圆放下笔揉了揉眼,“那明日你早点叫我起来。”没电脑单拿笔写真是要了她的命了,看来这时候的文字工作者,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您不是说太后娘娘是个慈爱人嘛,也犯不着这么着急。”杜氏帮她解下头发,拿梳子给她通头。

    圆圆做着手指操,“那可不成,娘娘好是娘娘的道理,哪有人做事做一半的呢,特别是故事,光听一半岂不要命。”她自己是受过追剧追文的苦的,就像是穿山甲说了什么,那不知道真是折磨。“这一下雨,天真的冷了。奶娘,一会儿你去看看那些花怎么样了,要还是开的好,就趁这盛开的功夫,选一些,我安排送进宫里去。不然再等它开,可又要一年的功夫呢。”

    “是。”

    “奶娘,您干什么去?”

    朱意远瞧见杜氏打姐姐屋里出来,就张嘴叫住了她,“姐姐睡了吗?我还准备跟她说说话呢。”

    “大娘子打发我去问问那些牡丹花还可还开得好,要是好,要赶着花开送给太后娘娘。”

    “可是去娘院子里,那不用了,咱家的东西不用动它,我已经让人从外面送来了,不用三四日船就到。罢了,我自己去告诉姐姐。”朱意远挥了挥手,抱着几本书往屋里走。

    杜氏想了下,索性去厨房烧水煎些热茶,那两姐弟一说话就没完,肯定会口渴的。

    吴娇娘在屋子里心中着急,原先她一露出要为圆圆择婿的口风,立马就有好些个夫人接口搭话,年轻才俊尽让她选,不料今日她照常赴宴,别的都还好,只是一提婚事,却不想她们都顾左右而言它,好像生怕她看中她们家的了!

    一见了朱胜非,她就把这话给说了,“这是什么道理!您给说说!”出了“李诚”那事,吴娇娘一心想着寻摸出个好人选,也得细细观察着孝量着来,怎么就没人了呢?

    朱胜非一摸须细想,“许是才出宫,大家怕官家看中了圆圆,不敢高攀。”

    “那可怎么好,圆圆转眼就及笄了,那些适龄的公子哥儿们被人家订下了可怎么好?”吴娇娘真是为母心肝,前怕狼后怕虎。

    “你愁什么,等圆圆大些了再嫁就是了。那个许翰林,家里的娘子,二十了才嫁呢。我觉得那是再好不过了!”

    “那也得相好人选,二十再嫁啊!好的被人挑走了怎么办?”

    “你就别瞎操心了,快睡吧。明个儿是大朝。”

    “好。”

    不料满朝文武都到齐了,太监出来唱名,官家病了,免朝一日,若有要事,先由三省六部共同裁定,再有定不下来的,再由左相面圣。

    这还是赵构登基以来头一遭,不但群臣们议论纷纷,就连韦太后也是肝火大怒。

    “把这些奴才通通都拉出去,打二十板子再来回话!”见儿子烧的昏昏沉沉,她难得处罚宫人。

    别的人都被拉下去打了,吉祥跪在床边拿着帕子给官家擦汗,泪水直淌。

    “太后娘娘,奴这板子先给记下,等官家好了,奴自当去刑事房领打。”

    韦太后本就没想打他,却也没好气,“你这个老奴,我还没怪你呢。”吉祥是她当宫女的时候就陪在身边的,情分自然不同。

    吉祥跪着走过来,看着官家在这里受苦,满肚子的委屈只想着找太后诉诉,这事也就太后娘娘能处理了。

    “怎么了?你还有话要说?你瞧瞧官家,不是叫你平日多劝劝他,那国事大业一时半刻的也急不得,细水长流才是长治久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