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5章(第4/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随便挑随便拣。

    卫孟喜给崽崽们一人买了两双,又给根花额外的多买了两双跳舞穿的小白网鞋。

    逛到卖学习用品的档口,自然是各种漂亮的铅笔,香喷喷水果味的橡皮,新奇的转笔刀文具盒,笔记本……论打买,孩子嘛,给他们钱还没买这些小东西来得实在。

    呦呦喜欢画画,那就给她买几套水彩和蜡笔,再买几本素描本。

    当然少不了新衣服新裤子和各种漂亮的小发卡发箍,反正又不用她自己人背马驼的,想买多少买多少。

    韦向南看她买得起劲,自己也跟着买了几样,一直逛到太阳落山,她腿都要折了,卫孟喜才说回去。

    当然,来到招商局家属区第一件事,就是验货看冰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这充实的一天才结束。

    韦向东还没结婚,在家属区分到一个套一,她们去也不方便,就干脆住的招待所。

    第二天,韦向南说要去见一位老友,卫孟喜就识趣的自己去四处转转,主要是各大熟食店。

    虽然也有卖卤肉的,但不多,这边老百姓爱吃的是鹅,蒸鹅醉鹅卤鹅烧鹅,尤其是烧鹅,那在后世可是享誉全国啊。

    卫孟喜看了一圈,知道这就是饮食习惯的地域性,自己的卤肉想要打进这片市场,难度很大。

    第三天一早,由韦向东出面找人,先将两台巨大的冰柜送上发往石兰省的货运火车。因为货车慢,用的时间更多,提前一天出发,最终到达时间却跟卫孟喜这坐客运火车的差不多。

    大事落定,卫孟喜却还想去批发市场转一圈,那天她只是把市场大致分类档口逛一圈,但自己真正想逛的却还没开始。

    是的,她这趟羊城之行,不光是买冰柜,也想赚点快钱。

    八十年代最赚钱的两个行业就是服装和餐饮,餐饮钱是辛苦钱,在拿回菜谱之前她都不想开饭店,但服装却是可以试一试的。

    卫孟喜第一天逛了一圈,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知道哪些东西受欢迎,哪些东西拿回去会有市场了。

    现在羊城还非常热,但石兰省已经凉了,再拿衬衣短袖不现实,倒是毛衣和呢子大衣不错。

    可一问价格,一件呢子大衣居然要二十八块,卫孟喜暗暗咋舌,她以为是光这一个档口老板故意诈她,去其它同类型档口一问,也是这个价,最多就是批发量大的话可以便宜五毛钱。

    卫孟喜又去看毛衣,颜色鲜艳,款式新颖,好看是好看,但都在八块左右的单价。

    她彻底放弃了。

    以矿区现在的工资水平,花一个月工资买一件呢子大衣,有几个家庭消费得起?

    卖什么,能不能卖出去,还得考虑当地消费水平,像金水煤矿就便宜的小孩衣服好卖一些,其它女装男装啥的,基本没多少销量,窝棚区有两家卖衣服的,卫孟喜十分清楚。

    买得起的,都会去市里买,买不起的,创收才是第一位,谁有闲工夫打扮?

    卫孟喜转了一圈,发现自己把做服装生意想得太简单了。

    原本她还在袜子里塞了五百块钱,这是买车票剩下的,打算进点服装回去赚笔快钱,现在看来是她想多了。

    带着失望,卫孟喜也没打退堂鼓,反正来都来了,再逛一圈也没啥。

    考虑到许久治和狗蛋虎蛋建军这四个“陆家编外人员”,前天买的文具应该不够,她打算去卖文具的档口转一圈。

    现在的文具主要还是铅笔钢笔和橡皮,卫孟喜每样又多买了二十几支,忽然发现有个档口卖塑料套尺,用塑料壳子套着,里头有直尺、量角器和两个三角板。

    套尺是这年代中小学生的必备文具,金水市也有,但不同的是,这些套尺是带花纹的,有的印着很多黑红相间的米老鼠,有的则是小草莓小苹果之类的图画,但无一例外都是彩色的!

    卫孟喜经常给孩子买文具,新华书店去过不知多少次,她可以肯定,金水市和书城市的新华书店里还没有这么鲜亮的套尺!

    见她的目光停留,文具老板忙说:“需要买文具吗?我这里不仅有彩色的套尺,还有漂亮的文具盒。”

    老板从档口底下拖出两大个蛇皮口袋,“这些都是今天刚到的货,还没来得及摆出来。”

    随着“哗啦”一阵巨响,从口袋里倒出上百个五颜六色的小盒子!

    真的是五颜六色啊,现在的文具盒一般素色铁皮的,但一堆的盒子上印着好多好多卡通人物,有龟兔赛跑,有猫和老鼠,狐狸和乌鸦,还有……嗯,打开内侧,居然还印着阶梯状的乘法口诀!

    卫孟喜大开眼界,这样的小文具盒放四十年后都没人用了,可在1982年,可是从港城传来的时尚潮流!

    “多少钱一个?”

    “五毛钱。”这个档口位置不好,老板也在这儿做了大半年,货却没卖出去多少。

    卫孟喜也发现了,这个档口的东西比其它档口要多,色彩更明艳,款式更丰富,就连质量也更好,光捏文具盒的铁皮厚度就能感受出来。

    她现在终于明白门可罗雀的原因,那就是太!贵!了!

    要知道,在金水市买一个铁皮文具盒顶多四角钱,即使是百货商店也只卖四角五分,他这儿光批发价就要五角,真不是一般贵。

    这老板可能是冷板凳坐久了,有点着急,“你批发量要是大的话,我算你四角五分一个,怎么样?”

    “多少算大?”

    “五十个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