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猎户家的俏村花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5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梁家川哥儿的夫郎,也就是那陈家的幺儿,一举得了一对儿双生子。

    不过一夜,两村都传遍了。

    夫郎生娃娃,本就比女娘难,只要生了便是大喜事。双生子则更是喜上加喜了。

    这下子,就是连平日里跟梁家没啥交情的人家,也要探着头打听打听这俩娃娃都叫啥。

    按村里的老规矩,双胞胎那可是福兆呢,到时候梁家摆酒的时候,自家要是能去吃上一顿饭,说不准也能给家里的大人小孩儿求个运气呢。

    多的是在到处问的。

    这个暂且不说,说回梁家这头。

    因着是雪夜生的,这俩娃娃的小名就暂定毛毛和寒寒。

    大名还没取。

    知道娃娃小名的,多是会问一嘴,说为啥这么起啊。

    寒寒还算好理解,毛毛是个啥?

    后来才晓得,这是因着陈小幺说,那日的雪花儿好大片,就跟鸡鸭鹅扑腾的时候落的毛似的呢。

    于是就叫毛毛了。

    毛毛是头个出来的那个,是哥哥,寒寒则是后头出来的弟弟。

    如今,整个梁家上下,都为了这俩新来的小东西忙的团团转。

    像是刘美花先时给准备的娃娃衣裳,小衣服、小裤子、小肚兜、小鞋子什么的,全都只有一样的一套,如今既是有俩,那自然要加紧的再多做几套了。

    不然到时候,两个一起拉了、尿了,都没得多少可以换的。

    梁川先前在木匠铺子里,自己给打了一张娃娃睡的小床,放在外头仓库那间里,一直就等着拿出来用的。

    不消多说,现在定是要再多加一张了。

    还有娃娃的满月酒,原是想只请相熟的村民邻居过来热闹热闹,如今,双生子事大,就连邻村的也有知晓的,梁川考虑过后,便定了在满月那日摆流水席。

    他生性是个不爱热闹的。但这么大的事儿,怎么着也不能不大办。

    家里人人都忙的脚不沾地。只有陈小幺自己,天天跟两个娃娃待在一起,吃了睡、睡了吃。

    不知道的还以为梁家现在是三个娃娃。

    可不是么。后来,有去吃了娃娃满月流水席的人回来说,梁家可是稀奇,两个老的、两个小的,是围着娃娃转,那川哥儿自己,就围着媳妇儿转。

    有人还学的活灵活现,说川哥儿的继母刘美花给两个娃娃一只喂一口奶,川哥儿就给自己媳妇儿喂口粥。

    可不是当娃娃伺候的么。

    又想起先前的什么剿匪、什么咬脖子,一堆事迹加在一起,川哥儿现在在两村里的名气,那可是相当的响当当了。

    快到年关时,京城里来了书信。

    以前温岑还没走时,京里若是来信,多是请他念的,如今,温岑已然回京,这念信一事的要职,自然落在了全家识字貌似最多的梁田头上。

    梁田捧着信封,一通磕磕绊绊、支支吾吾,被梁小妹笑了一通,气得脸红脖子粗,摔门就走,不过半日便又捧着信回来了。

    这回念得倒是流畅。

    信里的内容,自然是在问小幺产子是否安好,又问可定了娃娃叫什么名字。

    梁田照着哥哥嫂嫂说的,一笔一划了写下回信,又封好,拿到清泉镇里去寄了。

    没多久后,便是除夕。

    今年的年,小两口是到老屋里,和一大家子一起过的。

    原是要在新屋过年,可新屋里的那炉子,当初是紧着陈小幺一个人烤给烧的,不够大。三两个人围着还成,若是一大家子,那恐怕是要冷了。

    更何况还有两个小的。

    于是,除夕那天,晌午一过,梁川和陈小幺就抱着两个娃娃一道出了门。

    一路上,不少村民见了,都要绕过来寒暄两句。

    可只要是一说上话,那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走得了的。

    多是被俩娃娃绊住了脚。

    梁家的这俩小娃娃,如今可是招人稀罕的很。

    像是上个月满月酒的时候,就有去吃了席的人回来说,我老婆子活了这么些年,就没见过有生的那么体面的娃娃,那眼睛鼻子,啧啧。

    这会子,是朱家的婶子正在逗。

    因是除夕,俩娃娃被裹在一模一样的红色绒绒毯兜儿里,只露出两张小脸来。那白嫩嫩的脸蛋瓜子被这喜庆的颜色一衬,就跟那刚磨出来的水豆腐似的。

    这还不止。

    刚生下来的像这么大的娃娃,多的是还五官混沌,看不出像爹还是像娘的,但是这毛毛跟寒寒两兄弟,却是一样的大眼睛,滴溜溜的像黑葡萄,一看就是同了陈小幺。

    两个娃娃都是给梁川抱在手里。

    他生的太高大,虽是稍低了些手,但朱家婶子凑在那逗了一小会子,就觉得脖子酸的很了。

    但也不好叫人再矮些下来给自个儿瞧。朱家婶子往后退了两步,笑着道:“你俩这是回老屋去啊?”

    梁川应了声是。

    “那成,你俩去呗,婶子不多话了。”朱家婶子忙说,“别给两娃娃冻着了。”

    两人就带着娃娃走了。

    朱家婶子站在原地没动,伸着脖子瞧着梁家小两口的背影,瞧了好一会儿。

    主要是瞧陈小幺。

    如今,两村就没人不感慨的。

    想当初,陈家的幺儿嫁给梁家老大,没几个没在背后说嘴的,可如今——谁能想得到呢。

    她方才也仔细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