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2章 青鸟号(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锦水河边, 搭起了一处草棚,里面摆放了数张桌椅, 长都郡守顾贞带着一干书吏正在草棚内等候。

    听说今日从南安县玉带河那边, 有船只运送水泥而来。

    下面的人拉长脖子,望着安安静静的水面,小声问:“顾大人, 听南安县那边说,船是辰时出发, 船开过来说不得就要两三个时辰, 现在还不到巳时, 我们就在这里等,是不是太早了?”

    顾贞没有接话。诚郡王早已写信跟他言明, 此次南安县通过水路运货到长都郡城,用的是一种南安大学制作的新式船,速度比平常船只要快上一点。顾贞和小郡王打了这么久交道,素来明白郡王从不无的放矢, 既然郡王说要快上一点,恐怕这船行必然迅捷。顾贞心中好奇, 他也想知道这新式船到底有多快, 便带着手下人在河边等待, 想要亲眼目睹。

    就在这会儿功夫,手下人见顾贞专注地盯着河面, 自己偷偷打了个呵欠,低头喝起热茶。突然, 他听见同僚一声惊呼。

    他抬头一看。迎面驶来一艘木船, 那木船上, 迎风飘扬起三面巨大的白色旗帜, 风吹着旗帜烈烈而动,船行如箭,船上明明没有水手划船,却直直朝他们开过来!可今天,明明是逆风!

    手下人瞠目结舌,呆愣愣看着这奇怪的木船,就连手中茶碗也不觉倾倒,淅淅沥沥的茶水流出,都没顾上看。

    顾贞面上还作镇定,心中惊骇也不比其他人少几分。他厉声喝道:“还愣着干嘛?还不帮忙停船?”

    手下人连忙带着衙役迎上去。

    边关河流水浅,常年不用水路,就算有船,也只是能载三四人的小船,去河里捞鱼吃罢了,因此长都郡城也没有修建码头。罗南见离河岸近了,便降了风帆,有会水的水手绑了纤绳往岸边游,和衙役汇合,数人靠人力拖拽纤绳,把船稳稳当当停在了岸边。

    罗南跳下船,对顾贞施礼后道:“郡守大人,草民罗南受诚郡王之令,送来货物,还请郡守大人查验。”

    顾贞颔首,和颜悦色说:“罗先生辛苦了,喝口粗茶解渴。”

    手下人闻言,连忙引罗南去草棚稍事休息,自然有人前去点数货物。这次走船运来的货物是水泥,一共运来了一万斤水泥。

    顾贞得知这船载重一万斤水泥而来,也吃了一惊,往日里需要五辆马车才能运来的货物,一艘船便轻松运来,瞧这速度,比马车还快!而且马匹体力再好,也越往后走越慢,这船用水力和风力,即使航行数天,也都是一样的速度。最难得是,这船也不知道是如何造的,吃水甚浅,又能逆风行驶,恐怕今后船运即将成为运货的主流。

    顾贞不知道的是,因为此次是三桅帆船头次载货,罗南为求稳妥,只装了部分舱位,若是全部载重,这艘船的载重在三万到四万斤之间。

    卸下货物,罗南拿上长都郡城开具的收货单子,驾驶着三桅帆船返回。这消息自然也传回了郡王府。

    三桅帆船首运告捷,也令宣瑾瑜振奋不已。这些日子她和裴佑书信往来,也知道前线虽然一口气打下来三郡,可越靠近都城,新帝裴骏的军队愈发庞大,而裴佑却是远离北川腹地,深入敌方,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后勤运输就成了制胜关键。这也是宣瑾瑜着急试航三桅帆船的原因。

    宣瑾瑜召来了罗南。

    “若是全力制作这三桅帆船,首批能够拿出多少艘船来?”宣瑾瑜问道。

    罗南身为船师,对船只产能自然一清二楚:“回郡王爷话,因为这船着急使用,所以首批三桅帆船我们就一口气造了五艘,今早运货到长都郡用的只是其中一艘,另外四艘随时可以下水。”最开始接手这造船项目时,郡王爷就明确提出要求,不必考虑损耗银钱,目标就是既要尽快研制出三桅帆船,又要尽快拥有一只船队,因此,罗南没有等试制成功后才开始造船,而是一口气就先造了五艘。

    五艘三桅帆船。那载重大约在十五万斤到二十万斤之间,这运力也算不错,但还不够保险。宣瑾瑜又问:“若是要再造五艘,不,是十艘船,需要多少时日?”

    罗南胸有成竹:“十日即可。”

    十日?宣瑾瑜顿觉惊讶,她虽然没造过船,可十天是不是也太快了?

    看着郡王爷惊讶神色,罗南解释说:“王爷,最开始考虑到尽快组建船队的需求,我们就从南方收了一些和三桅帆船类似的船型,一共二十艘,都在库房里存着。毕竟这三桅帆船最难做的其实是桅杆,如今试制成功只需将库房里存着的船取出,安装桅杆和风帆即可,织造署那边也早已经备好了帆布材料,这改装当然比新制要快。”

    没想到罗南竟然安排地如此妥当。宣瑾瑜难免欣慰,眼下南安县终于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大家各自做事,也是忙而不乱,胸中自有成算。她这个做主公的,也满意不已。

    宣瑾瑜将这种新式三桅帆船命名为青鸟号。首批五艘青鸟号组成船队,满载货物,运送裴佑大军前线。

    辽成郡边线,挨着青屏山处,密密麻麻驻扎着军营,正是齐王裴佑的军队,有过万将士在此处安歇。

    大牛穿着一身军衣,上面沾满尘土和臭汗,他卷起树叶,轻轻吹上一曲家乡小调。等这场仗打完了,就可以回家了,年轻的士兵有些疲惫。

    他刚吹完,旁边一个机灵的小瘦子就窜过来,这是小七。“大牛哥,给,军衣晒好了,你换换。”

    小七递过去一套干净的军服。小七个子不高,力气不大,大牛对他颇为照顾,也因此小七对大牛十分感激,洗衣服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