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三章 这里面的水太深(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魏云弈越想越兴奋。

    自己之前只想着老丈人成功后。

    气运肯定会增长,如此便白费了功夫。

    却没想过,变法影响很大,且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

    龙阳府的事情,现在已经惊动了整个江南的士族,相信反击的时刻,就不远了。

    而且,即便老丈人试点成功,那又能如何?

    气运虽然会涨一点。

    可天下的士族。

    也会因此惴惴不安,想办法反击。

    到头来,一样能败坏气运。

    所以。

    自己最好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败坏一国气运,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

    想清楚这一切后,魏云弈忽然觉得轻松了许多。

    同时转头看向张正明。

    同时不由感慨,觉得自己想要当好这个昏君,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苦海明灯啊。

    不过,心中的这些想法,是不能说出来的。他当即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朕推行变法,为的是千千万万的百姓,那些个士族就算反对又如何呢?”

    “太傅,你也不是不知道,如今土地兼并,愈发的严重,长此以往,必然会动摇根基。”

    “与其现在难一点,可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无论如何,朕也要推行下去!”

    他这一席话,说的可谓是大义凛然。

    “微臣知道陛下的意思。”

    张正明道:“可现在变法,没有经过任何准备,强行推行下去,便是太多了,而且,即便龙阳府成功了,那之后的推行,也会更麻烦,总之,这里面的水太深,当初连先帝,都无法做成此事啊…”

    “先帝做不到,不代表朕做不到!”

    魏云弈开口,微微眯起眼睛:“此次变法势在必行,无论前路有多难,朕依旧会坚持,太傅,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明白,太明白了,陛下您是真正的千古明君啊!

    闻言,张正明心都开始颤抖了。

    因为这一次。

    自己不仅知道了陛下的雄心。

    还见证了陛下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决心。

    不由得,他甚至想要跪下来,由衷称赞陛下英明。

    可张正明知道,现在还不能这么做。

    要为陛下建立威望。

    自己必须要反对到底,必须要成为那颗踏脚石。

    当即,他继续开口,用颤抖的声音道:“陛下,您执意如此,微臣亦无能为力,但有一句话,微臣陛下是要说的,此次变法,必将失败,微臣…告退!”

    说完,张正明微微躬身,眼角,似乎还渗出了一些泪水。

    见此,魏云弈顿时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知道太傅是真正的为国为民啊…

    这样确实有些残忍了。

    但他别无选择。

    败坏气运。

    仙人就会晚一点降世。

    虽然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

    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将伤害减少一点。

    否则,仙人一但降临世间,全天下都会陷入绝望当中,那时候,不只是死一两个人那么简单。

    魏云弈知道是什么局面,所以绝不允许此事发生!

    所以现在,还是只能委屈太傅。

    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多弥补弥补吧…

    也明白,以后此人终究会理解自己的。

    虽说张正明,在仙人到来之前,就已经离世了。

    正好,系统商城内有能够延年益寿的丹药。

    且也不贵。

    因而,魏云弈看着躬着身的对方,罢了罢手道:“那太傅,就早点回去休息吧。”

    而张正明,也没有多少犹豫,缓缓转身,走了出去。

    只是在他离开御书房后。

    眼中的泪水,忽然神奇地消息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欣慰、轻松的神色,看起来非常高兴。

    “公文既然上了折子,说明变法即将成功,龙阳府那边可以不用担心了。”张正明一边向着宫外走去,一边喃喃自语道:“倒是江南一带的士族,最近活跃的很,得想办法压一压。”

    “嗯,还有今日和陛下的争论,也要想办法散播出去,让天下人知道,陛下百姓谋福,大力支持变法,而我,却是个守旧派,不支持变法…”

    “如此,陛下也就可以踩着我,威望越来越盛,等到有一日,便无人可以反对了…”

    说着,张正明脚步似乎比来之前更加轻松了。

    只是他那苍白的发丝。

    却比一个月前,似乎更多了一些…

    而留在御书房中的魏云弈。

    因为听了张正明的话。

    决定不下旨让老丈人停止摊丁入亩。

    当然,他觉得这时候,也不能下手谕继续支持了。

    就先苟着,静观其变。

    同时魏云弈还想到,若在这时候,作为皇帝的自己选择沉默,或许士族们胆子也会大起来,从而选择和老丈人对着干。

    说不定,过几天连龙阳府的试点都无法进行了呢?

    当然,之所以不下旨,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

    因为京师距离龙阳有上千里。

    等宋公文接到,至少也需要几天时间。

    而系统的结算,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