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豪门少爷劝我放下铁拳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章 第三次来少林寺了(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童凉有点别扭:“你别这样。”

    祁津:“别怎么样?”

    “这么……直白!”童凉咬牙, “这种话以后都不要乱说了。”

    祁津眉眼低垂,脸上的笑意依稀变淡,语气和神情里都带上委屈:“我没乱说话。”

    童凉默默在心里警告自己,他就是故意的, 这家伙真是越来越会表演了。

    可惜你童哥不吃这套。

    没用的!童哥不会答应!

    饶是如此, 童凉还是答应了祁津的建议, 他本来就有急事,何况打车的司机可能不会像自家司机那么专业。

    老林的车技确实好, 在保持四平八稳的情况下,还能不断超车,坐在后座的童凉几乎毫无感觉,祁津还让他系好安全带, 因为车开这么快还是很危险,不能因为坐在后座就不系。

    童凉没跟他争辩, 还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他解释了。

    “训练肯定是要继续训练的,比赛也要继续参加,但我想他能继续读书。”童凉说,“体育比赛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一位运动员都想站在领奖台上拿金牌, 但是……站不到领奖台上的人更多啊。”

    祁津迟迟想起来,童凉也是运动员, 有保持体能训练的习惯。但他被禁赛了,几乎对这件事闭口不谈。

    他应该是非常喜欢这一项体育运动, 不然也不会每周末不怕远坐那么久的公交车都必须回少林寺。

    如果能继续比赛……

    祁津摇了摇头, 他没办法问。

    他是个合格又理智的追求者, 再多嘴的话就是困扰了。他好不容易能靠童凉那么近, 荣幸获得送他的机会, 最好要小心点。

    车一路开到少林寺。

    门没上锁,虚虚掩着,童凉一把推开门跑进去:“师父?小七呢?”

    “你知道了啊?”师父见这个莽莽撞撞的徒弟真是一点也不惊讶,“谁告诉你的?”

    童凉:“您就别问那么多了!煮那么多鸡蛋干嘛?”

    师父手里端着一盆刚煮好的白煮蛋,放在盛满自来水的小钢盆里降温,“他在自己屋里呢,回来时说要退学,对不起我的教导什么的,哭了一阵子……煮几个鸡蛋给他敷眼睛,”

    童凉接过小盆:“我来吧,怎么回事?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念完——”

    师父一只手按在他肩膀上:“我问了,他说是他自己的意思,想早点退学,专心训练,别的什么都不肯说。”

    童凉无话可说了。

    师父叹了口气,小声说:“他父母都在工地上,过两天方便了会来接他,你……能劝就劝,不能劝就算了,别浪费那个精力,吃力不讨好……还会被嫌弃多管闲事,别让他恨你,知道吗。”

    童凉明白师父话中的另一种意思,别让师弟觉得自己挡了他发财的路。

    退学后就能全身心投入训练,总比边学习边训练强,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说不定真的能夺金牌,走上体育明星的道路,从此以后,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就像一个买彩票的人。

    师父教了那么多孩子,留下来只剩下这几个,那些人去哪里了……也没再哪个大型比赛中露过脸,只不过没脸回来罢了。

    童凉说:“我知道了,师父你别操心,我就随便说两句。”

    他端着钢盆进了房间。

    祁津并没有跟进去。

    见师父投来好奇的目光,他礼貌地点点头:“师父好。”

    师父有点惊讶:“你不一起去?”

    他的徒弟没少带同学过来玩,只不过谁都不愿意跟他多待,毕竟他是个糟老头子。就像去同学家里玩,谁都不愿意跟同学父母单独相处,那太尴尬了,还不都是躲到房间里关上门说悄悄话。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和小孩打交道,他可太了解小孩的心思了。

    祁津大大方方地说:“我去不合适吧,我只是送童凉回来而已。”

    师父是知道童凉家庭情况,猜测十有八九,也没告诉这个同学。不过确实是个热心肠的同学,这是第三次陪童凉回来了。

    好孩子呀!

    他问:“厨房还有煮鸡蛋,要吃吗?”

    祁津:“……”

    他记得第一次来时,在公交车上,童凉警告过他师父表达爱心的方式就是煮鸡蛋,还警告他不许辜负。

    于是他说:“谢谢师父。”

    “好孩子!”师父很满意,“那你先去那坐一会。”

    他指的是花藤架下的石凳石桌,桌子上还有象棋棋盘。

    祁津对白煮蛋没兴趣,但他知道怎么和家长相处——夸他们的孩子。

    他若无其事的把话题转移到童凉身上:“童凉……他经常这么两头跑吗?我前几个月才转学过来,发现他很辛苦。”

    “他啊,心疼我,我都叫他别过来,总是不听。”师父表面在抱怨,语气中却隐隐带着骄傲。

    毫无血缘关系的徒弟,只不过教了几手,比亲孙子都可人。

    祁津说:“您年龄大了,又带那么多孩子,他多照顾点是应该的。”

    师父摆摆手,实在惭愧:“不多了不多了,现在连十个都不到,等他们都上大学我就不管了,再说都是师哥带师弟,他们几个大的带小的。从前年开始,我就一个也不收了,再可怜的我也不收了。”

    “太多了,管不过来的。”

    他们把孩子送过来不管不顾,师父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