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探花郎火葬场实录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四章 离开(第1/6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郑蔚被胡珊兰吓住, 但他张了张口,却没有辩解。

    “哈,哈哈哈哈……”

    胡珊兰忽然大笑起来, 笑的前仰后合。这世上还有谁像她这样?是个可怜的笑话呢?她笑着笑着, 搜肠刮肚的咳嗽, 眼泪流了满脸, 眼前模糊失去意识,歪在床边昏过去了。

    他没有心,他从头到尾, 都没有心……

    都是骗她的,他掀翻了指甲的手,骨裂的脚踝,鲜血淋漓险些丧命的苍白。

    原来从头到尾, 不过是他一场算计。

    她还想笑,但昏迷中却抽搐不止。

    她梦到还是那个黄昏,她从小轿里走出来, 走进春晖阁。郑昶看她的眼神直白而热烈,带着赤.裸.裸的觊觎。

    去书房的小道上, 他不救,她只怕早被欺辱了去。但他救了,却是带着算计, 让她陷入越发深重的地狱。

    她是人,她有心, 她会疼。

    胡珊兰陷入幻海, 昏迷不醒, 沉浮中奄奄一息。

    四肢百骸的疼痛让她如置刀山火海, 她一次又一次的从疼的让她喘不上气的胸口剥出心来, 看着那颗一半火红跳动,一半漆黑糜烂的心,将它们一寸一寸撕裂,最终化作尘埃。然而下一刻,胸膛尖锐的疼痛,那颗心再度生长在她体内,折磨着她,周而复始。

    不知多少回,她恍惚听到有人呼唤。

    “胡珊兰?胡珊兰?你真是要死了!为了个男人,就成了这幅狗样子!”

    这句话仿佛劈开迷雾她陡然醒悟,那股从心上传来的剧痛慢慢散去,她狠狠的喘了口气,咳嗽起来。

    “醒了!醒了!”

    冬儿大哭,胡珊兰慢慢睁眼,模糊中看见坐在床头的胡瑜兰。胡瑜兰那双明媚的眼睛一如往昔,带着厌嫌和高高在上的矜傲,并且夹杂着怒其不争的愤恨。

    “不过是个男人!你就要死要活的?”

    胡瑜兰端碗往她嘴里送水,胡珊兰喝了几口,干涩的嘴和喉咙,以及针扎一样密密疼着的心,都在慢慢缓解。

    “我要走了……”

    她沙哑着道,胡瑜兰蹙了蹙眉,这才道:

    “想走就走。”

    喂了几口白粥又问:

    “要去哪?”

    胡珊兰她怀念南边湿润温暖的天,怀念南边她种的花,却并不怀念把她当玩意儿一样送出来的胡家。

    “泽安洲。”

    胡家在清源洲,泽安洲毗邻清源洲,两地风俗气候都相同。

    “什么时候走?”

    “很快。”

    胡瑜兰点了点头,良久才道:

    “不管遇上什么坎儿,活着才最紧要,你懂么?”

    胡珊兰点点头。

    冬儿送走胡瑜兰后,胡珊兰让她整理瞧着还有多少银子。

    “除了姑娘那会儿装在红喜袋的几十两银锞子,什么都没了。”

    胡珊兰吃力的指着首饰盒:

    “夹层里,还有张二百两银票。”

    从胡家出来时她还有几两体己,后来牵线搭桥,胡泰又给了几百两,还有半匣子银锞子,连带从头回给郑尚书的银子里昧下的五百两银子,为着郑蔚花的只剩这么些了。

    而这藏起来的二百两银票,原还是为着等与郑蔚外任时路上用的。

    她笑了笑。是真的觉着可笑。

    “明日你去找找有没近日往通州去的镖局,咱们跟着镖局走。”

    “姑娘……”

    冬儿踟蹰,胡珊兰同她笑了笑,又摇了摇头。大梦一觉醒,不是不怨,也不是不恨,但她自问心机算计远不如郑蔚,那是个没心的人,不想被他吞的连骨头都不剩,离开是唯一的出路。这辈子最好死生不复相见,再无瓜葛。

    一切都在悄悄且顺利的进行,冬儿打着去医馆的旗号每日出入,郑蔚前几日就已授官,果然去了翰林院,如今早出晚归,倒给了胡珊兰便宜。

    数日后,一切安排妥当,只等郑蔚出门,主仆也从角门托词去徐内官府上探望胡珊兰的二姐,悄无声息的走了。

    镖局押着货物,走的不算太快。往通州六七日的路程,胡珊兰大病尚未痊愈,路途颠簸吃了不少苦头,但离开盛京后,她渐渐放松下来,眼神有了些许神采,有了几丝活人的模样。

    到通州这日,天靡靡的下了小雨。主仆与镖队作别,在客栈停留一夜,只等明日就登船南下。

    胡珊兰选了最早的一班船,天不亮主仆就往码头去。这班船是商船,八成是货物,船客只有十余人,人齐就能发船。细软是昨晚托镖局的人已经送上船,主仆二人登船,胡珊兰才站上甲板,就听见了由远而近的马蹄声。

    马蹄急促,胡珊兰望过去,渐渐变了脸色。

    郑蔚策马而来,憔悴狼狈,神情焦炙。但郑蔚并没能到船前,旁边忽然出来几匹马将他拦截,还有一架极为华贵的马车。

    “胡珊兰!”

    郑蔚被拦,踩着脚蹬站起来用尽全力的呼喊,可胡珊兰却背过身去了。

    清晨天还没全亮,码头上除了他们再无旁人。马车帘子掀开,余容雅慵懒的歪在里面,摆摆手,随从即刻拉弓,箭尖点火。

    “郑六郎,你若安分,我就饶她一命。你若纠缠不休,我只能要了她的命了。”

    她盯着胡珊兰,郑蔚看着那些一触即发的箭,死咬牙根,额头颈间青筋迸起,但他死死攥着缰绳,直到撤了木板,船渐渐远行,都没有再发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