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不想当九福晋(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盼家盼得望眼欲穿的蕙宁终于在康熙的陪同下回家一趟。

    权当做是男朋友上门了,蕙宁在心里想到。

    男朋友等于康熙,没毛病。

    为了迎接康熙,董鄂夫人忙活了一晚上,桌上全是蕙宁爱吃的,包括之前董鄂.七十带回家的纸条上的菜品。

    这满满一桌子的菜,蕙宁吃的心满意足,五分之一的菜在蕙宁优雅而不是速度的进食频率下消失不见。

    因为蕙宁惊人的食量,导致康熙频频将目光转向她的肚子,嗯,肉眼可见鼓起了一个小包。

    同坐一桌的董鄂夫妇自然也看见了,董鄂夫人当即不断给蕙宁使眼色,试图提醒蕙宁注意形象,不要给康熙留下一个贪吃的印象。

    可惜蕙宁一股脑的埋头苦吃,对董鄂夫人飘来的绵绵不绝的目光一个也没接收到。

    至于董鄂.七十,他啥也没干全场保持微笑。

    桌子就这么大,董鄂夫人的小动作自然落入康熙眼中,他到不在意,能吃是福,吃得多代表身体健康嘛,至少康熙是这么认为的。

    (曾经丰腴一点就遭到康熙嫌弃的后宫嫔妃们严重抗议:做人不要太双标!)

    而在此期间除了开始蕙宁主动给康熙盛了一碗汤,其他时间蕙宁就没怎么搭理康熙,严格遵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看得董鄂夫妇恨铁不成钢,你倒是关心一下康熙呀,不求你整个人贴上去,好歹夹个菜做一下样子。

    但是蕙宁依旧我行我素,可谓干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就差把头埋进饭碗里了。

    倒是康熙完美的扮演了一位疼爱夫人的好丈夫,时不时给蕙宁添点汤夹个菜,看得董鄂夫妇胆战心惊,心里甚至有一股欣慰的感觉:出息了,我的儿。

    时间就在董鄂夫妇坐立不安、蕙宁埋头苦吃以及康熙淡定自若的情形下飞快流逝。

    一顿饭能浪费多长时间?

    一个时辰顶天了。

    用饭完毕,之后就是蕙宁和董鄂夫人母女俩的单独相处时间了,而康熙自然是由董鄂.七十作陪。

    蕙宁和董鄂夫人回到她的闺房。

    一回到熟悉的住所,蕙宁立刻软了腰肢,如同一根软哒哒的面条似的躺在坑上,喟叹道:“还是家里自在。”

    “起来!”董鄂夫人转身坐到蕙宁对面,对她懒洋洋的姿态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宫里几天规矩全忘了?”

    “才没有!”面对老娘的指令,蕙宁只能利索地爬起来坐好。

    唉,她不再是额娘的心肝宝贝了,哭泣。

    “额娘你不知道宫里规矩严着呢,”蕙宁向董鄂夫人抱怨,“我这些天可累得慌。”

    “不信您仔细看看,是不是瘦了?”

    说着,蕙宁起身转了一圈。

    董鄂夫人当即眼圈红了:“是瘦了。”

    才没有,虽然每天都有做剧烈运动,但是蕙宁在康熙精心呵护下,不仅没瘦,反而胖了两斤。

    但是有句话叫妈觉得你瘦,类似于明明已经穿的够多了,亲妈还是觉得你冷,恨不得再给你裹上一层。

    现在董鄂夫人的眼中就有这种滤镜,皇宫是那么好混的吗?没见康熙连死三个皇后,还都是世家大族,身为贵妃的温僖贵妃也病死在床上,如今四大妃不是家世低微就是包衣奴才,有点脑子的人都觉得有问题。

    所以起先董鄂夫人对于蕙宁被康熙封为皇后感到欣喜,后面就惊悚了。

    因为大家都认为康熙他克妻,董鄂夫人就担心蕙宁被康熙克死,别回头皇后之位没坐稳,人没了。

    故而董鄂夫人又问:“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早点说,还有皇上待你如何?”

    “好着呢,您不是瞧见皇上刚才在饭桌上的表现。”心虚的蕙宁转移话题,“额娘,今天我回家除了想家了,是有事情找您和阿玛。”

    “什么事?”董鄂夫人一派悠闲,“你说来我想法子去办。”

    蕙宁能有什么大事呢,在董鄂夫人看来,不就是些争风吃醋的事嘛,她专业对口,肯定手到擒来。

    “关于天花。”

    蕙宁说得云淡风轻。

    “哦。”董鄂夫人一脸冷静。

    “天花唉,”蕙宁觉得董鄂夫人的表现完全没有达到她的心理预期,“天花!”

    蕙宁提高声音:“我找到预防天花的办法了。”

    “是吗?”董鄂夫人依旧无动于衷。

    “呵,”她冷笑一声,“你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又是我一手养大的,你有几分能耐我能不知道。”

    “还防治天花,这定然又是哪个骗了你,之后你拿来忽悠我。”

    董鄂夫人说得笃定,仿佛事实一般。

    蕙宁无所谓,毕竟满人畏惧天花如虎,就连康熙推行的人痘他们都不信,更何况是她一个小女子所言,但是现在让阿玛和额娘去找人试验一番,由不得他们不信。

    是的,蕙宁的方法就是牛痘。

    说来对不起穿越者的身份,蕙宁表示她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都剩。

    如古诗词,对不起,人在清代,唐宋诗词已有,pass;

    如铺路用的水泥,方子不知道,pass;

    如透明玻璃,物理和化学已经交还给老师了,蕙宁痛哭流涕:她对不起当年老师的辛勤教导,pass;

    以及......

    印象最深的就是牛痘,简单方便,实用性极强,蕙宁举大拇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