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都很满意,开心拿东西回去。
给了钱的当晚都来拿走,没给钱的,有五人提着麦子来换,有几个没有来换的,张彧也不在意,留着又不会坏,把东西都锁到柜子里。
这时候距离学校开学还有十二天,第二天一早,张彧提着简单换洗衣服和几本书,坐班车到县城,中午到市里。
在一家国营饭店吃两碗过水凉面,张彧和人问路,坐公交车到李师傅单位,市钢铁厂附近。
这个时间下午两点多,李师傅肯定是在上班,有没有出车?人在不在都不能肯定。
于是张彧提着行李,找到招待所,然后到处转,熟悉周围道路建筑,快五点他才进招待所,打算办理入住。
值班服务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姓陈,态度一般,问他一些问题后给开一间房。
办理好手续,张彧去洗澡洗衣服,衣服晾房间里,然后去国营饭店吃晚饭。
差不多过吃饭时间,张彧提着一个小袋子去钢铁厂的家属区,家属区也不能随便进,张彧和门卫说:“我找开大车的李全柱李师傅”。
看门大爷问他:“你是他什么人?”。
张彧回:“乡下亲戚,G县来的”。
大爷:“介绍信”。
张彧把介绍信给大爷,大爷看过登记后,大爷说:“进去吧”。
张彧:“多谢”。
张彧一走进去,大爷自语:“长得不错,干干净净,还很有礼貌,一点也不像是乡下来的”。
张彧走进去,找到第五栋上二楼,楼道两边都摆着煤炉台子,很窄小,找到房间敲门。
华明伯给他形容过李师傅长相,四十八岁,国字脸,大鼻头,开门的正是他,张彧开口:“李师傅你好,我是G县来的张彧”。
有邻居探头,李全柱说:“先进来”。
张彧进门,里面逼坎,一个中年妇人和一个年轻妇人在收碗筷,旁边站着一个年轻男人,一个约三岁孩子拽着年轻男人的裤腿,好奇看向他。
李师傅给双方介绍:“这是张彧,G县来”,张彧要出东西跟他学车的事,他和老伴还有老大说了。
“这是我老伴,我家老大,老大媳妇,孙子”。
双方打过招呼,张彧给上门礼,李大娘擦下手问张彧:“你没吃饭吧,我给你下点面条”。
张彧微笑说:“大娘,不用,我吃了才来”。
李师傅问他:“你住哪里?”,这孩子没带行李,身上干净,不是刚到。
张彧说:“离这不远的招待所”。
李家大哥说:“那多贵,我去问问单身宿舍找人,看能不能给你腾个位置”,家里地方小,二弟上晚班,半夜要回来的。
张彧拦住他:“李大哥,不用,住招待所几天我负担得起,十天后我要回去开学”。
李师傅才想起来,张大哥信里说这孩子还在读书,不由问:“你怎么不放暑假就过来?”,这么短时间,他还要出车,这要怎么教?
张彧回他:“放假和同学去上海一趟,回来又有点事耽误,这才来”。
屋里几人听他去上海,都瞪大眼睛,李师傅说:“我白天要出车,这点时间你学不会”。
张彧说:“不要紧,每个星期我请两天假,加上星期天,我过来就是,还学不会,还有寒假”。
来回市里,把市里摸熟,以后做什么事都方便。
李大娘心想,养这孩子真费钱。
李师傅想了想说:“那我和你说说这行的一些规矩”。
张彧:“行”。
听李师傅这么说,李大嫂把儿子抱进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