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小将在七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 你好(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知道铁蛋信里写什么,张铁石怀着好奇拆开信封,打开折的信纸一看,字写得整整齐齐,不错。

    看开头,张铁石同志,儿子直称呼他名字和同志,不悦皱眉,越往下看,眉头越皱越紧,看完信,他呆住。

    儿子要和他脱离父子关系?脱离家里?自立门户?如果他不放心上,不是他们母子死就是他老娘死?

    张铁石被信里写的话惊到,愣了许久,怀疑自己看错了,擦擦眼睛又接连从头看到尾两次,这是真的!

    老娘怎么会有那样可怕的心思?可是铁蛋信里写得有理有据,老娘的动作太明显,让他信上几分。

    老娘会有这样的心思,就只因为自己妻子和孩子们没有回过老家?

    这个理由,张铁石揉揉眉间,陷入沉思。

    回去半路上,张彧捡一小捆柴,把野兔夹柴里背回去,回到家,厨房里是林三丫在做饭,他快速把野兔剥皮,兔肉交给她做,兔皮他提到房间里收起来,以后一起硝。

    晚上又有肉吃,除了张贵山,大家吃得开心。

    次日天刚亮,张彧出门进山,来到下套的地方,检查套子,下套的位置不错,收了六只野鸡,四只野兔,收获不少,他花点时间把套子都解了,尼龙绳收起来。

    在附近找到一个小水潭,用鼎烧开水,把六只野鸡放血烫毛,清理干净,下水丢进一个竹筐收起来。

    洗干净的野鸡抹上盐和花椒粉腌上,张彧去找些枯柴,这个季节枯柴不多,只找到一些,不够,他整理出一个空地,升火烤野鸡,烤好一只就收起来,柴火用完,用煤,到中午烤好最后一只,拿出两只放凉。

    有花椒粉和辣椒粉,味相还不错,他吃下一整只,放外面的两只变温,他用两张油纸包好收起来。

    拿出大刀去砍松树枝桠,下回来才有枯柴用。

    傍晚张彧还是和昨天一样背一小捆柴回家。

    天黑透,房间里点上蜡烛,张彧和林三丫张建设在分吃一只温的野鸡。

    张建设吃着鸡腿,小声问张彧:“三哥,烤鸡还是温的,你什么时候去烤的?”,好好吃!

    张彧脸色如常说:“给你就吃,不要问那么多”。

    “哦”,张建设嘴又啃向鸡腿,他拎石头几回就不想拎了,现在吃到鸡肉,心想等自己能打兔子,想吃肉就吃肉,以后继续拎石头,不能停!

    这段时间真幸福,吃好几次肉了。

    次日星期一早,张彧提着书包在凌江附近路边等着,出门上班的人都看看他,见他提着书包,就越过去。

    凌江从家里出来,走出不远,看到站路边的张彧,很惊讶开口:“张彧?”。

    张彧从书包里拿出油纸包的烤鸡,塞他手里小声说:“烤鸡,你教我功课的谢礼”。

    张彧说完就走,凌江咽咽口水,见张彧几步就走远了,他跑回家,把油纸包交给奶奶:“奶奶,烤鸡,张彧给的,说是我教他功课的谢礼,他塞给我就走了”,闻到了,好香!

    香味凌奶奶也闻到,她马上说:“你去拿些糖,饼干带去给他,快去,上学迟到了”。

    “哦”,凌江跑去屋里,往书包里塞些东西就走。

    第一节 课下课,凌江小声和张彧说:“你的书包给我一下”,张彧看向他不解他要自己书包做什么,凌江见他没动,又说:“我带来些糖,饼干给你,快点”。

    张彧顿了一下,把书包递给他,凌江拿过去,两个书包靠一起,把糖和饼干放进张彧书包里,还给他。

    张彧接过打开书包,十几粒大白兔奶糖,他吃过,油纸包一小包,应该就是饼干,大白兔奶糖不便宜,凌江能给他这些东西,肯定是凌家长辈的意思,这凌家真不错。

    他拿起一粒糖剥开纸,放进嘴里抿了抿,和记忆中的味道一样,唯一吃过一次就是张铁石回来,王老太当着他的面给过一粒,当时的王老太笑得很和霭。

    张彧心里嗤一声,抓一粒糖塞凌江手里,书包放回桌里,凌江看手里的糖,笑了笑,剥开纸。

    傍晚,吃过晚饭,张彧叫来张建设:“去把莲花她们四个叫来”,张建设心里疑惑,还是去把姐姐们叫来。

    一会,家里四个姑娘过来,被王大花骂多了,都有些畏缩,都黑瘦,最大的是建设二姐月季,十五岁。

    张彧给她们每人分一粒大白兔奶糖说:“现在就吃进嘴里”,拿回去指定吃不成。

    最小八岁的张莲花听了三哥的话,马上剥掉纸吃进嘴里,眼眯起来,真好吃,果然和听说的一样奶香奶香,她被人笑话好多次了,大伯当官,五叔在县城工作,大白兔奶糖都没吃过,三哥人真好。

    另三个姑娘迟疑一下,才剥开纸吃进嘴里。

    平静五天过去,明天各大队开始收麦,学校也在明天开始放十天的农忙假,下午四点,铃声响,放学了,凌江整个人蔫蔫的,和张彧小声说:“如果学校组织去你们大队就好了”。

    农忙假他们公社的学生也不能呆在家里,由学校组织,去一个大队支援收麦,收麦又痒又热又累,特别难熬,去年他就脱了一层皮,凌江光想想都觉得累了。

    张彧说:“去我们大队也不能偷懒”,给那些狂热先进分子注意到就不好。

    “唉”。

    两人边说话边向校门走去,走出校门,两人站住,穿正装军服的张铁石提着行李,站在他们前面,张彧淡漠开口:“你好,张铁石同志”。

    这是什么称呼,同桌的语气也太淡漠,凌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