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今天继位了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章 你有毒吧(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春生、迟生换过衣裳, 去了中正殿,今日陛下在那里开宴。这是正旦之前的最后一次大宴,热闹而欢快。不比大朝会、祭祀之内的礼仪典章, 此次大宴,主要目的是联络君臣感情,许多朝臣都带家眷来赴宴, 男丁来中正殿, 女眷入后宫由皇后在坤德殿摆宴招待。

    但也不是没有女子来中正殿, 各家受宠的女儿穿了男装,大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芷阳公主往常也爱两边跑, 不过今日她头回主持坤德殿宴会, 全程留在皇后身边策应。

    春生、迟生坐在皇子们中间, 一样的皇子样式衣服, 耀花了众人的眼。朝臣们再一次感慨, 陛下对安国公的信重。

    这是君臣同乐的好时候,皇帝带头跳了一曲《南有嘉鱼》, 此曲同手同脚, 折腰甩袖,由舞姬跳来柔美灵动,皇帝来跳嘛……好胖一条鱼!

    满头白发, 胡须一尺长的老臣也在场中手舞足蹈, 肆意表达自己的欢快。

    一轮舞乐过后,到了喜闻乐见的献艺环节。

    皇帝拍拍手道:“来啊,把朕的彩头摆上来, 各家的孩儿们, 看上什么, 只管来取。”

    内侍或捧或抬, 奉着许多珍奇之物进殿。有闽地的珊瑚、四川的蜀锦、江南的奇石、云南的新式布料、辽东的山参、关外的皮毛……珍珠、美玉、奇花,应有尽有。如果有人看中某样东西,表演才艺,陛下满意了,就能带走。当然,这种场合,陛下一般来说都很满意。

    若是有几人同时看中,就要比试一番。这是皇帝为朝臣家中子弟展示的舞台,有胆子出面讨要某样彩头,敢和同龄人比拼,能让在场诸人看得过眼,同时具备这些素质,就是二代、三代中的佼佼者。

    彩头很多,陆续有人上场,迟生只当是自备节目的春节联欢晚会,看得直乐。

    春生凑过来问:“你有想要的没有?我看那旧独珍珠不错,颗颗浑圆,你若想要,我给你抢来。”

    “咱这土匪做派,别吓着人。”迟生笑骂,“你只管拿你想要的,我不着急。”

    春生缩回去,她和迟生在京城日子富裕,毫不夸张得说,过得比皇子还宽裕。皇子们上有长辈严管,下有朝臣监督,她们俩秉持着穷家富路的传统,富得流油。

    看到彩头一样样被人赢走,迟生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了。

    两盆名品牡丹摆在稍微靠后些的位置,一盆欧家碧一盆香玉,刚往前摆了摆,迟生就闻到了浓郁的香味。

    “好香啊,我去向陛下求来。”迟生对春生指着那牡丹道。

    “你也想要?”

    迟生回头,却见小长兴侯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她们身后一排的位置上。此时殿中诸人酒意已酣,早已不在自己的座位上,凭性情散乱围坐。

    “你不会也想要吧?”迟生诧异,“你一个大男人,还喜欢牡丹?”

    “笑话,爱花惜花还分男女吗?”小长兴侯撇嘴,“我刚听你说好香,你喜欢的是那株香玉是不是?我看中的是欧家碧,咱们不冲突。”

    迟生仔细看了看:“欧家碧有什么好看的,离远了看,花和叶子都分不出来,还是香玉让人一见钟情,不,都不必见,只闻其香,就知道不是凡品。”

    小长兴侯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作为引领京城时尚的弄潮儿,他不允许有人侮辱欧家碧的美。“你以前没见过吧,欧家碧初开时呈青绿色,盛开时颜色渐淡,阳光下花色变白,清爽雅致,风韵独特,那是脱俗的美。难道你喜欢香玉,就只喜欢它香吗?”

    “花型、花色我也喜欢的,好多人追捧姚黄、魏紫,我觉得颜色太浓郁,艳俗,喜欢清淡些的。”

    小长兴侯如遇知己,强烈推荐:“既然如此,你更该喜欢欧家碧啊!它才是清新脱俗,牡丹中的神仙妃子。”

    迟生好笑,“你确定要我改主意?”

    “过了今晚再改也行。木二,有主见是好事,你多坚持一下,不改也行。”小长兴侯立刻改口。

    迟生忍不住逗他:“你说的好有道理,我决定听你的。”

    “别啊,我就随口一说~”小长兴侯一张脸皱成了苦瓜。

    “哈哈哈,花有两盆,咱们一人一盆。”迟生看够了他为难,才笑眯眯开口:“大节下的,咱们不伤和气,合作一次,求陛下赏了咱们,如何?”

    “多谢,多谢。”小长兴侯实在是个好脾气的人,被逗也不生气,“陛下待你如子侄,你开口,再无不许的,我跟着沾光了。”

    “孙兄客气了,你在京城会玩儿的名声多响亮啊,陛下待你也亲近呢。”

    “所以啊,我的名声是会玩儿,这些花花草草的事情,你听我的准没错。对了,过了今晚再听。”小长兴侯哈哈大笑:“你不知道,欧家碧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绿牡丹,都说物以稀为贵,天底下唯一的一份,如何不珍贵。”

    “冬日能培育出来确实不容易。小时候听李先生讲过焦牡丹的典故,说当年武皇下令百花冬日盛开,百花皆从,只有牡丹不听令。因此武皇下令烧毁牡丹,弃之道旁。有花农捡起路旁烧焦的牡丹根苗,带回洛阳种植,才有如今满城花香。”

    “传说是传说,不过牡丹的确是前朝高宗年间才盛行起来。主要是京都迁移到了这里,什么鲜花香草,都要跟着兴盛。”小长兴侯对京中人物非常熟悉,笑问,“你说的李先生,可是李正见李先生?”

    “对,你也知道。李先生教了我们姐妹几年,如今还在云南主持官学,希望今年云南能多考几个进士。每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