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今天继位了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5章 最后一次(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皇宫适应了几日, 春生、迟生找皇后请示,要了令牌出宫。

    她俩是代表安国公入京,日常交际也必须有。她们交际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联系勋贵, 这都是安国公的旧日同袍,能一同封爵之人,谁不是曾并肩作战的袍泽兄弟。

    还有因拜师李直李正见而带来的一些文臣方面的关系, 也不能轻忽。那些在云南做过官的人家, 若是门第相符, 她们要上门以示尊重,若是官职低微, 她们上门还给人家惹麻烦的, 也要令人备一份礼物。属官可以备礼, 可必须经过她们首肯啊。

    安国公在京城的府邸修得规整, 标准的国公制式, 因常年无人居住,这里的树木都是老树, 花草也异常繁茂, 很有天然之美。

    春生、迟生来了之后,只吩咐翻修打扫,并不大动, 这些参天巨树, 反而是最好的景致。

    “刘姑姑,青山叔呢?”迟生问道。

    “青山将军去花市了,他已买了许多牡丹带回云南栽种。若非为了等两位姑娘出宫当面辞行, 他早就启程了。”

    “那千万留他在府里, 等我们回来。”迟生叮嘱。

    有那么多亲朋故旧要走动, 但无论如何位高权重, 都不是春生、迟生出宫后第一户拜访的人家,他们第一站登的是白昆山家门。

    白府朴素大气,虽不如国公府占地面积广、摆件奢华,也自有一股清贵之气。

    春生、迟生进了正堂,就见正中挂着一幅獬豸图。今日休沐,白昆山穿一件圆领袍常服坐在上首,他旁边是一位肌肤微丰的青年女子,这是他新娶的妻子。

    春生迟生行福礼:“春生、迟生见过父亲。”

    白昆山颔首:“嗯,坐吧。在宫中一切可好?”

    春生迟生客气答套话:“陛下皇后宽和,诸位殿下友爱,都好。”

    白昆山侧头点了点身边人,“这是我夫人,出自怀仁韩氏。”

    迟生抢先道:“韩姨好。”

    按理说,白昆山的妻子,春生、迟生也当称母亲,不过白家情况特殊,韩大娘子也非常理智,微微颔首,只受了半礼,面带微笑,“两位姑娘好。”

    如此,就算寒暄完了,正堂之中,一阵沉默。

    一位年长的嬷嬷走过来,轻声道:“夫人,小公子哭闹起来了,奶娘哄不住。”

    韩大娘子起身,得体道:“孩儿年幼,我去照管,就不打扰官人与两位姑娘叙话了。”说完,也不等白昆山答话,缓步入了内宅。

    “不知表兄可好?”迟生问道。

    “他已过了秀才试,入国子监攻读,国子监十日一休沐,今日没赶上。”白昆山面色平静,“你们在何处读书?”

    “陛下还未吩咐,想来应该是跟着诸位皇子公主进学。”

    “这就好。不要荒废学业,弘文馆除太子进学之外,还有许多古籍藏书,大儒博士,若有不懂,可以去请教。不过……”

    “是。”白昆山话还没说完,春生就起身应道,“我们还要去英国公府上拜访,就不多耽搁了。”

    白昆山沉默点头,等两个女儿起身行礼,才道:“这是我的名帖,若有事,传讯回来。”

    白昆山从袖子里摸出名帖,迟生上前接过,笑道:“谢父亲。”

    两人回到马车上,春生不悦道:“拿来干什么?祖母解决不了的事情,他难道能解决吗?”

    “哎呀,不要白不要,往日你连一个没有品级的兵卒都不肯轻视,怎么能看不起堂堂少卿呢。”迟生拍拍她的手背,“父亲教养子女,为子女撑腰,本来就是他该做的,何必便宜旁人呢。”

    “今年就这一回啊。”春生事先声明。

    “恐怕不行,过年的时候怎么也要再来一回。”迟生狡黠一笑,“我保证不会比这次耽搁得更久。”

    春生满意了,“这还差不多。赶紧给我吃口甜的,心情都败坏了,待会儿去拜见英国公,拉着个脸,人家还以为我找茬儿去的呢。”

    马车辚辚驶过白府围墙,围墙内,正房偏厅,韩大娘子正在暖阳下逗弄襁褓中的婴儿。

    没一会儿,丫鬟过来禀告:“大娘子,两位姑娘走了。”

    “嗯。”韩大娘子很镇定,她的贴身嬷嬷却惊讶道:“这么快。”

    没等她们多说两句,又有一个丫旧独鬟过来禀告:“大官人让门房备马,要去大理寺。”

    “嗯。吩咐厨房,若是到了饭点,官人身边人还没来传话,就往官衙送饭菜。”

    “是。”丫鬟利落退走。

    贴身嬷嬷惊叹:“看来大官人与两位姑娘的关系是真的不好。”

    韩大娘子唤了一声,语带不满;“嬷嬷,不要说这些,亲近与否,不在面上。心里亲近,二十年隐姓埋名,只为一朝复仇雪冤,平日里可以不说一句话;心里不亲近,同床共枕,生儿育女,也可以只字不提。”

    嬷嬷叹道,“谁说不是,大官人的心没在前头娘子身上,姑娘也不算太委屈。”

    韩大娘子抬头诧异得看了一眼贴身嬷嬷,摇摇头,不说话了。她说的不是安国公世女,而是她自己。

    没说两句话,又有丫鬟来报:“咱家老爷、太太来了。”

    韩大娘子不悦道:“什么咱家?两年了还改不过来称呼,我干脆送你回去算了。”

    那丫头本以为是好消息才一高兴秃噜嘴了,闻言连忙敛了容色,严肃道:“亲家老爷、太太来了。”

    “去看看官人出门没有,出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