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今天继位了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2章 初识宫廷(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此次远行, 青山将军随队坐镇。

    春生、迟生一行先走陆路到了德钦,在这里告别松日赞普和江德。童年伙伴由此入吐蕃,回他的家乡, 春生迟生姐妹由金沙江坐船而下,一路沿着长江,游览半个国土, 一直到扬州。再从扬州沿大运河北上, 直抵洛阳。

    这条线路最舒适, 所以绕路啦、行程远啦、耗时长啦,这些缺点都被忽略, 春生和迟生也是头一次出这样的远门。以往在云南, 觉得再远的路也没有关系, 天下还有比山路更难走的路吗?

    有。

    晕船。

    春生刚上船的时候, 半死不活得躺了十几天, 只要水流湍急一点儿,她就撑不住。偏偏内河船只都往小巧迅捷的方向发展, 压根不能对抗风浪。迟生平常身体比春生差些, 在船上却是如履平地。

    “这说明我小脑发育得好。”

    春生有气无力回答:“不懂,但我听懂你笑我脑子不好。”

    一路上游山玩水、遍览风光,走了半年, 才到洛阳。

    递上奏疏, 在城外驿站休息一晚,整理仪容,等待宫中召见。

    第二天一早, 宫内小黄门就来宣旨, 请春生姐妹入宫。两人都很高兴, 这说明陛下很重视。天下官员、勋贵, 每天多少人排队等着被召见。她们能这么快面圣,中间肯定插队了。

    陛下在垂拱殿召见了两姐妹。

    春生一身大红修身交领长袍,肩部略宽,腰上巴掌宽一片腰带束得紧紧的,下摆撒开,整个人呈现倒三角和三角的组合。身长玉立,大步走进来的时候,犹如一团火焰燃烧,细看之下,又面如冠玉、礼仪周全,更像一株火珊瑚。

    迟生则是一身湖蓝色衣裙,她也是宽肩束腰,带同色系首饰,显得高挑不少。外罩一件撒开衣襟的长袍,更添飘逸。不过衣纹绣样更有苗人风格,见人三分笑,右边脸颊上还有一个浅浅的酒窝。

    两姐妹走进来,恭敬行了大礼,“臣木春生、木迟生见过陛下。”

    “好,好,起来。安国公生了一对麒麟儿啊。”陛下大喜,让内官给两人看座。“多年不见,安国公可好?”

    春生出面应答:“祖母安好,只是时常挂念陛下,常与我们姐妹讲述当年辅佐陛下踏平伪汉,统一蜀中的故事。我们姐妹听得热血沸腾,恨不能早生二十年,为陛下建功立业。”

    “哈哈哈,好孩子,现在也不晚。来人啊,去请太子和诸皇子、公主来,见见远客。”

    “臣女惶恐,怎敢劳动,该我们姐妹去拜见才是。”

    “不必客气,你们既来了,朕就拿你们当自家子侄,以后就住在宫里,和朕的孩儿们一同进学,也有个伴。”

    “陛下隆恩,本不该辞,可祖母已经命打理出了京中安国公府。我们姐妹不敢僭越,实该住回去。”

    皇帝不许:“你们两个小姑娘家家,才多大的人,家里没个长辈,怎么能单独居住。”

    春生还要辩解,皇帝问道:“莫不是,你们要依父亲居住。”

    哦,那还是住皇宫吧。

    “臣女谢陛下厚爱!”春生、迟生,异口同声!

    不一会儿,太子殿下就领着诸位弟妹过来了。

    宫人唱喏声刚响起,春生、迟生就从座位上起来,躬身见礼,口称:“臣女木春生、木迟生,见过太子殿下,见过芷阳公主,见过二殿下、三殿下、四殿下、五殿下。”

    “不必多礼,请起。”太子叫起,领着弟弟妹妹给皇帝见礼。

    当今陛下六子一女,太子殿下,芷阳公主,二殿下都是皇后所出,皇后娘娘出身冯氏,生父正是冯首辅。太/祖乃豪强起家,素爱与大族、重臣联姻,也不疏远外戚。太子殿下贤名远扬,当年太/祖驾崩之前,先册立太孙,定下三代之治,放心把江山托付给儿孙。

    三殿下、四殿下分别为贤妃、德妃所出,两位娘娘都是东宫良娣,与陛下亦是多年扶持的情分。

    五殿下则是慧妃所出,年纪最小,是陛下登基之后才进宫的妃嫔。

    陛下在女色上很是克制,宫中也就这四位后妃有子嗣,其他妃妾未曾生育,数量也少。

    太子、芷阳公主、二殿下年长于两姐妹,三殿下、四殿下、五殿下年纪则比她们小。

    在觐见之前,这些明面上的信息,春生、迟生都已经背在脑子里了。

    众人再次落座之后,五殿下先不高兴道:“怎么把我放在最后!你们懂不懂礼数。”

    一直没有说话的迟生笑着接口:“殿下年纪最小啊,唉,我明白殿下,我和姐姐一同出门,也总是跟在姐姐身后,真想快些长大啊。”

    “你也想快些长大?”五殿下好奇。

    “当然想!我和殿下一样大的时候,还没单独出过府门呢,结果,现在都能千里迢迢来京城了。”

    五殿下立刻问:“父皇,我什么时候能出宫?我要去云南!”

    “三寸豆丁,还想出宫。你问问,她们到京城,走了多久。”

    五殿下视线扫过来,迟生主动解释:“走了大半年,若是走陆路,快马加鞭,最快一个月能至。可是我们年幼,又带着很多东西,走水路更方便,所以绕道蜀中,从长江顺流而下,一路途径宜宾、江阳、渝州、涪州、万州、宜昌、荆州、鄂州、九江、安庆、铜陵、芜湖、扬州,再从扬州沿运河北上,经过山阳、泗州、宿州、宋州、汴州、板渚,才能面见圣天子。”

    州、州、州……五殿下只听到这州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