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今天继位了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章 咸鱼的第三十九天(倒V)(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春生和迟生坐着马车一路往城郊去, 随着昆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定居,城里的房子也越来越紧俏。社学这类占地面积大的建筑群,都往城郊方向挪。

    马车轮碾过水泥路, 比行使在青石板上更平稳。听到车外人声鼎沸,迟生掀开帘子,看到有家店铺外排着长长的队伍, 排队的人衣着褴褛, 不知是卖什么的。

    转过街角, 看旧独到店招上大大的木字,春生凑过来道:“医堂这么多人啊!”

    “每次路过医堂, 我才知道世上生病的人这么多。”迟生苦笑, 下车去医堂看了一圈。

    排队的人被木栅栏和绳索分成三队, 每队前面有一个大夫、一个学徒, 大夫把脉问诊, 学徒记录药方、兼作翻译,大夫和大夫之间用草帘隔开, 勉强算个私密空间。

    一个壮族服饰的老妪, 说话含混,只能由他的儿子代为答话。大夫问诊完了,给他们开了药膏, 叮嘱道:“皮藓若要根治, 最好不要继续住在湿冷的地方,否则必须不间断抹药膏。”

    那男人苦笑,“是我无能, 不能好好奉养老母。”

    大夫也见多了穷苦人, 学徒把药膏递过去, 叮嘱他们去何处交钱。

    那老妪看见药膏, 问了儿子一句什么,开始推拒药膏,声音含混沙哑得和儿子争辩起来。

    大夫问学徒:“说什么?”

    “我也听不大明白,大约是嫌贵吧。”学徒握着手上被推回来的药膏盒子。

    大夫叹息一声,老妪争不过儿子,声音越来越大,眼中泪珠滚落。

    “别吵!别吵!”大夫拍拍桌子,老妪和他儿子不敢出声,听不懂话,语气还是能听明白的。大夫叫学徒,“去请图谱过来。”

    学徒高兴应了一声,没一会儿取回一本厚书,大夫拿布巾擦了擦手,才翻开某一页,把其中几种植物只给那个男人看,“这几种捣烂敷在身上能缓解,但不能敷超过一顿饭功夫;这几种煮汤喝,但不能喝没煮熟和馊掉的,反复煮到没有味道,就没有效果,需要换草药。看清楚了吗?”

    男人和自己母亲说了几句,母亲也不哭了,睁着泪眼努力看清上面的图画。画得真像啊!文字他们是不懂的,图片却很清晰,母子俩记住了草药的模样,知道这是能治病的东西。老妪感激得虚空拜拜,被儿子扶走。

    下一个病人立刻进来,大夫把图谱递给学徒,学徒却接过就看得入迷,大夫喊了几声都没注意。

    “好了,看诊了,好好学,也有观摩的机会。”学徒恋恋不舍合上书,不一会儿,又有别的学徒来借。这图谱整个医堂就一本,大家都是轮流着用。

    春生和迟生看了一圈,春生笑道:“人多大夫少,还是要多开几个栅栏。”

    “已经加快速度了,再开大夫都要累倒,先这样,等这批学徒训练出来,再多开诊室。”迟生知道最近一年,医堂的名气打出去了,免费和低收费医疗,吸引了很多人来。但山区环境之艰难,还有更多人没听到消息。迟生默默在心里盘算,一要保证连续性,二要加大力度,保证有大夫能下到个府州,那是一整个团队,配合的钱财、后勤、宣传……难啊。

    姐妹俩没打扰大夫看病,去了社学,社学男女兼收,与府学相比更接地气。

    姐妹俩今日穿的庄重、朴素,亲切嘉勉那些考学成绩优异的女童。

    颁奖之后,社学的先生激动万分得请春生迟生给孩子们讲几句话。

    迟生起立,走到台前,笑道:“谢谢,同窗门,坐吧。”

    夫子和学生们一片回应声,大概意思是怎么能让两位姑娘站着,他们却坐着。

    “你们年龄和我差不多,还有比我高的同窗,你们站着我只能仰着脖子看啦。”迟生态度和蔼,言语幽默,同学们谦虚几句慢慢落座,社学的斋长、夫子却是站在一旁,含笑聆听。

    “社学是祖母兴建,为不能上官学的人提供读书的机会,从社学中走出了造福一方的父母官,也走出了富甲一方的豪商巨贾,更又学问渊博的学士,祖母常与我们说起,都感到万分向往。”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上过社学的人,都能长成被羡慕、仰望的人。我也不说虚话诓骗,会在社学念书的人家,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学了不一定能为官作宰,也许只能去铺子里当掌柜,既然这样,怎么不直接去柜上学呢?”

    夫子们大约也没见过这种演讲,不仅讲大白话,还讲大实话。

    “因为读书是天底下最有用的、投入最小回报最大的事情。读了书,脑子才会开窍,开窍了,学其他本事事半功倍。现在刻苦读书,以后前途广阔;现在不吃读书的苦,以后会吃更多生活的苦。读了书,增长了见识,就不再浑浑噩噩,把自己困在祖祖辈辈打转的大山里,才能走下山、走出去,去成都府、去京城、去天下任何地方。到那时回头看,还稀罕一个掌柜吗?”

    大约是被春生画的饼激励了,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声道:“我们要走出大山,去京城!”

    “走出大山!去京城!”又有几个人站起来高呼。

    春生手掌朝下压了压,“好,有志气。国公府会帮助大家,母亲遗物,我与阿姐悉数捐赠出,一半开办医堂,一半资助社学,就盼着我们云南百姓无病无痛、前途光明。”

    又有另一名男童站起来问道:“既然如此,怎么只给女子发奖励呢?”

    管理社学的斋长眼前一黑,恨不得把那人嘴巴捂住,怎么能质问尊长!给你送钱的尊长!

    迟生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