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村长致富日常[系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七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就这么一路走回了家。

    他家兄妹三个,底下有两个妹妹,平常家里大小事情都由父亲决断。

    他回到家里,把开会内容跟家里面说了。

    “这个刺梨品相好,就算不跟云山村合作,咱们也能卖得出去。没必要跟一块八耗着。”李大庆说出自己看法。

    有钱不赚王八蛋,他看过云山村合同,合同里标注:各村刺梨将优先供给云山企业(上限五十万斤),超出部分可自由经营。违反合约者,云山企业将不再合作。

    简而言之,要是七排村的产量不够五十万斤,将全部出售给云山村。够五十万斤,先出售给云山村,剩下的再自由经营。

    这个合同言简意赅,但是违反了,除了不合作,各村子也没有任何损失。

    李大庆越想越感觉村子和云山村傻,他继续道:“我还有王经理电话,我一会就联系。”

    王经理前天来村子收刺梨,报价两块一,这两天还能再涨点。

    李大庆说完就准备打电话。

    “不用了。”李父掏出烟.枪道。

    “王经理很好说话,用不了几分钟。”李大庆按下号码。

    李父抽了口烟:“不用打电话,咱们就按一块八,给村委会交一万两千斤。”

    “为什么呀。”李大庆想不明白,云山村收购价便宜,他们村要是一收一卖,比他们这些农户还赚钱。

    “你能保证明年好?”李父直接问道。

    他居安思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龙云刺梨的长势超出预期,就算减去一万斤,剩下的还能卖十万。云山村也不是不给钱,只是没两块三赚的多而已。

    “咱们就往外扔六千?”

    “又不是赔本。”

    ……

    李大庆感觉自家老爹在山里呆着呆傻了,直到第二天,他捏着鼻子去村委会登记时,才发现村里并不只有自家一个傻子。村里七十二户,大家竟挨家挨户的按亩登记刺梨。

    和李父一样,大家想的很简单:卖给云山村就当买个保险,万一明年收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了。

    “要是明年涨到五块,咱们亏三块二的往外卖?”李大庆在村委会门口问着。

    “涨五块也是市场涨的,咱们就是少赚,不算亏。”村民道。

    李大庆:……他不知道这些村民是会算账还是不会算账。

    “龙云刺梨品相好亩产好,这个刺梨是用云山实验室研究的,咱们当初签了合同,按合同办事过的舒心。”一个村民道破事情本质。

    要是六年前,大家别说六千,为了六百也是说爽约就爽约。只是这些年镇子变化太大了,大家眼界提高了,思想境界也蹭蹭的往上涨。比如‘舒心’这个词,大家从未想过遵守约定竟是这么的舒心平和。

    和爽约带来的蝇头小利相比,一亩地合同价卖一千的感觉太爽了。

    而且这就像刺梨保险。以后刺梨涨价了,他们不亏。刺梨落价了,云山村有保底收购价,总之,左右不亏了!

    ……

    “我家七亩,是一家一户交一千五百斤?”

    “那边什么时候过来收?”

    “是先给定金,还是摘完了给钱?”

    ……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各村子开始风风火火的刺梨采摘。和七排村考虑的一样,他们先是感觉合同价卖梨有点亏,但明年的行情还不知道,这就像一个刺梨保险。

    总之,按合同办事了!

    各村子登记好各户数量后,就开始风风火火的采摘。

    七月十六日下午,云山村开始派车拉梨。

    这两年,云山村在镇上建了一个刺梨工厂,这些梨子会先运到工厂处理,接着送到水厂加工成刺梨汁。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刺梨加工线,刺梨从清洁到加工都是十分专业的。

    “今年刺梨市价高,咱们还要不要加大生产线?”七月十七日上午,王和平看着近期工作问。

    近些年云山刺梨口碑好。南北市场销量稳定,吴晓莲上个月刚打下了东北市场。云山村准备扩大刺梨生产线,但今年刺梨行情高,要是扩大生产,成本也高了。

    “合同上的刺梨都到了?”秦宁问。

    “都到了,实验室进行了实验,以前一斤能做五瓶,现在能做七瓶了。”

    云山出厂价两块七,市价6元~6.5元之间。现在刺梨成本提高,但龙云榨汁率高,在利润不变的情况下,依旧能维持原有利润。

    “加大生产。”秦宁直接道。

    现在云山刺梨在全国养生饮料行业一枝独秀,就算利润降低,也是要根据市场扩大生产的。

    这次全镇刺梨约有三千五百万斤。秦宁和王和平商量后,决定再从村民手中采购一千万斤,因采购量大,这次是按两块三的市场价。

    各村子听到消息,笑的合不拢嘴。

    大家有时感觉云山村的处理方式太过一板一眼,但转念一想,这是合作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丁是丁卯是卯,这是十分舒服的合作方式。

    ……

    嘟嘟——

    “还没接。”就在各村子运输刺梨的同时,江省《变形人生》节目组,胡云波郁闷的挂断电话。

    胡云波是《变形人生》导演,这是一场人生交换类节目。

    之前交换的嘉宾有‘高等学府学生VS普通大学学生’‘互联网大厂职工VS普通公司职员’‘竞技选手VS工地农民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