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铁匠夫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乔远试用了一下,评价道:“很好,擦出来的丝粗细均匀,刨的片薄厚也可以。晚上带回去,给娘也试试。”

    俞大猛又递上了削皮刀,乔远削了个土豆,顺滑。

    俞老爹也上手都试用了一下,难掩喜色,“那咱们订什么价钱好?”

    他算是看明白了,做生意还得看他这个儿媳妇的才行!

    乔远待在铁铺这段时间,已经对铺子里各项铁器的价格了如指掌,想了想,便道:“擦丝器和剪刀实用性质差不多,便按照剪刀的价格,一个一百文。削皮刀用的铁少,就三十文一个。”

    俞老爹道:“那行!明天我就跟上门的主顾介绍这个东西。”

    乔远问了一个问题,“爹,你觉得若是其他铁铺见到这两个东西,多久能做出来一模一样的?”

    “若是已经有样子了,琢磨三五天应该就行。”俞老爹渐渐也反应过来乔远担忧的是什么事。

    乔远道:“咱们先做出五十个擦丝器,一百个削皮刀。到时候,我来卖,现在先对这事保密。”

    俞老爹一听觉得可行,俞大猛自是一切都是乔远说了算。

    今天的晚饭打算回老宅吃,乔远买了两只烧鸡,割了两斤肉,给俞老爹打了两斤好酒,另给几个小的买了三包栗子糕和一些蜜饯糖果带回去。

    林翠芬看着这大包小包的心疼道:“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你赚钱也不容易。”

    乔远卖乖,“孝敬娘嘛!”又从背篓里拿出擦丝器和削皮刀,跃跃欲试的跟林翠芬展示,“娘,你来试试,爹和大猛研究出来的厨房工具!”

    林翠芬先试用削皮刀,不过几下,土豆皮便削没了,还很干净。再用擦丝器,须臾,一个拳头那么大的土豆便成丝儿了,且粗细均匀。林翠芬直叹,“这个好用啊!”

    俞老爹炫耀地说:“还能切片呢!”

    乔远又跟林翠芬说了一下之后的计划,林翠芬乐得合不拢嘴,要是都卖出去,这一下得挣多少银子?自打远哥儿嫁进他们家,真是一直都有好事发生,林翠芬乐道:“你歇着,娘做好吃的给你吃去!”

    当晚,自是又热闹一番,乔远还问俞老爹讨了一杯酒吃。依照他的酒量,就这个时代的酒精浓度,他再来个二三十杯也不会醉。

    但是从老宅离开后,他还是吵着说自己醉了,让俞大猛背他。

    俞大猛稍一迟疑,他便道:“我醉的都头晕了。”

    最后自然是乔远得逞了,他趴在俞大猛背上不老实地揪俞大猛耳朵,“以后你要是不听话,我就揪你耳朵。”

    俞大猛如何不知道他是装的,但还是由着他闹。

    乔远想起昔年他对同学受宠的羡慕,看到别人合家欢的落寞,觉得这一切都恍如隔世。如今也有人宠他,纵着他了,乔远贴近俞大猛耳畔,轻声说:“俞大猛,我很开心,我有家了。”

    ......

    真到了秋收之时,铁铺反倒不忙了,因为该打制的新农具早在秋收之前就已交付。这会,全是些修修补补的活,倒不怎么费力气。

    俞老爹和俞大猛正好腾出空来制作擦丝器和削皮刀,有了之前的经验,速度明显快了不少。照这个进度,秋收之后还能超过原来定下的目标呢。

    这几日街上人少,乔远还特意将菜煎饼减了份量,改成每日只做五十份。

    俞老爹看到村里人都在忙着秋收,不禁羡慕,“明年,咱们手里有闲钱,也买上几亩地,还是种地囤着粮食踏实。”

    乔远接话道:“爹说的是,这样好歹咱们做生意不用总跟别人买面了。一年到头,能省下不少钱呢。”

    虽然他们没时间磨,但是可以用粮食跟别人换啊,还是比买省钱。

    “你娘说,村里不少人家粮食和菜地都收完了,咱们家得囤点粮和菜过冬。铺子里活计不多,这几天,你和大猛上午忙完后就回去吧,帮着你娘操持这事,你们家的菜窖也得囤上。”这边家家户户都有菜窖,用来存放过冬的蔬菜。

    乔远应了,午后便和俞大猛回了家。

    甫一回家,林翠芬便兴冲冲地跟他说:“远哥儿,王家湾有户人家来咱家订发糕,说是下月十号成亲,订了四百块呢,是雨哥儿领来的。”

    林翠芬还给他看了对方交的两百文定金。

    乔远也是喜,最近发糕陆陆续续赚了又有一两多银子了。上次回老宅,林翠芬就要把这笔钱给他。乔远本就不打算要,但是怕这个时候就说出来,林翠芬不应,便推脱这笔钱得用作周转,等到年底和铁铺一起算账。

    林翠芬一想也是,便不再提这茬。

    “土豆、萝卜、白菜、茄干这些菜咱们每样看着都买一点,左右就咱们两个人吃,吃不了多少。粮食的话,咱们手里现银不多,生意还要周转,就先买五百斤谷子,再买两百斤红薯,谷子先囤着不动,红薯留着吃。等快入冬的时候,咱们雇辆牛车,去城里多买些米和面留着过冬。”

    因着在现代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乔远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囤着粮食才踏实。且这是古代,如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不觉得什么,若是赶上战乱和饥荒灾年,就显出囤粮的重要性了。要不是他手里银子不多,他还想多囤点呢!

    今年风调雨顺的,收成不错,村里到处都洋溢着喜气,每个人脸上都有笑容,乔远打心底也替他们感到高兴。

    不过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家交完田税也就刚刚够填饱肚子的水平,并没有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卖。要想买粮,只能去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