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掉马后我嫁了九千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秋日渐深, 天气一日比一日肃寒,沧凝殿中却是堪比冬日的冷寂。

    承德帝腿上盖了一层薄薄的毯子,手里捧的热茶已经凉了, 他恍若未知,只静静看着对面的颜怀隐。

    这是常宁出去前,给他端来润喉的茶,三个时辰过去, 茶已经凉透了,他一口都没喝。

    哪怕刚刚说了太多的话,说的喉头干涩无比。

    沉默间,承德帝似乎才发现茶凉了一样,他感到一阵烦躁,于是他将茶放到了一边。

    描金的茶杯碰上玉案, 发出一声细微的脆响,成为了安静宫殿中唯一的响声。

    这响声让承德帝皱了皱眉。可站在他对面的颜怀隐却连眼都没有眨一下。

    他微微低垂着眼睛,入定一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已经这样子一个多时辰了。

    他在等承德帝的选择, 或者是说赌承德帝的选择。

    不知过了多久, 承德帝轻轻咳了一声:“朕想明白了。”

    颜怀隐低垂着的眼睫动了动, 声音中带着笑意:“陛下圣明, 做事自然当机立断。”

    他这样恭维的话,反倒是令座位上的帝王嘴角抽搐了两下。

    承德帝心中将颜怀隐千刀万剐了百遍,但嘴上却咬牙切齿地道: “既然这样, 爱卿来伺候朕笔墨吧。”

    ——

    城西地界便宜,坐落着许多朝华城七品以下官员的府邸。

    柳尚青的府邸就在城西春来街的尽头, 和齐虞的公主府是对门。

    从和齐虞一道撕了赐婚的圣旨后, 他的府门就再也没打开过。

    府中小小的书房内, 写满字的宣纸铺满了整个书桌, 有的甚至掉在了地上。

    伺候柳尚青的小童就站在书案旁边,怀中捧着的薄薄的一沓宣纸 ——这些是全部宣纸中最有用的一部分。

    他旁边,柳尚青低着头,手底下的宣纸又即将被写满了。

    他停了笔,将它递给小童,温声道:“晾干后收起来。”

    柳尚青不忘嘱咐道:“小心一点。”

    这些都是他和齐虞接下来的计划。

    他行走不便,齐虞又是个姑娘家,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小童拿着他写好的字,刚要答应,就见书房里闯进来了一个仆从。

    仆从急匆匆地道:“大人,有人拜访。”

    柳尚青没有抬头:“不见。”

    “他说他叫颜怀隐。”仆从垂着头,又说了这么一句。

    柳尚青写字的动作顿了顿。

    他抬起头,再也没有刚刚的漫不经心:“快请。”

    他这么说,仆从便急匆匆地去开门了,柳尚青对站在桌边的小童道:“你也出去。”

    小童哎了一声,退了出去。

    转眼间屋内便只剩下柳尚青一个人,柳尚青想了想,去将桌子上散着的宣纸拢好。

    他还没拢几下,不远处就传来了一道声音:“别忙了,你府上多乱的样子我没见过?”

    是了,昔年他们都还是少年时,颜怀隐一天忙完,常常来他府上坐一坐。

    他是穷惯了的,当了打马过街的状元郎后,也只是千算万算,扣扣搜搜在这便宜地界买了个便宜的小宅子。

    好在颜怀隐不嫌弃,他每每来,柳尚青在旁站着,总觉得大齐有这样的太子殿下,等到他即位的那一天,哪怕大厦将倾,他们也有手腕给它掰回来。

    但如今院子还在,到底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柳尚青收起心中的酸涩,抬眼去看院子里走来的颜怀隐。

    看清颜怀隐的那一瞬间,他的酸涩再也忍不住,一瞬间几乎要流下泪来。

    颜怀隐的面具在进了院子的那一瞬间就摘了下来,柳尚青看到的是他本来的面目。

    岁月间的隔阂在这一瞬间归于不见。

    颜怀隐还是那个太子殿下,他还是那个进了殿试,翻遍薄薄衣柜,终于找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裳,忐忑地穿着洗的发白的旧衣进了金銮殿——在见到太子殿下的那一瞬间忘了穷酸,心中立誓要辅佐这样的君主开万世太平的愣头青。

    哪怕他那时不过是穷酸之地来的一个破落书生,千古贤臣之名离他能隔了八辈子还远。

    柳尚青喃喃道:“殿下。”

    柳尚青书房的门开着,颜怀隐直接踏了进来,他第一眼看到了书桌上铺着的宣纸。

    颜怀隐随手捡起了一张开看,就看见宣纸上密密麻麻写着地名,这些地名再串联成一条条线路。

    他笑道:“这就准备走了?”

    柳尚青回过来神,抿了抿唇,他低垂着头,低声道:“殿下,崇元年间,官场黑暗,科举题目为贵人弟子之间流传,除却帝王之位,这满朝文武的官印官服,哪个不能用银子买来?”

    “臣这种贫寒之人,纵然寒窗苦读,亦是永无出头之日,”柳尚青仰起头来,他这两日思绪过重,眼下是淡淡的青黑,“可崇元四十年间不是。”

    崇元四十年间,十五岁的小太子一手接过来了那年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前六个月近乎不眠不休的狠戾手段下,崇元四十年的科举成为了荆朝近五十年来最清明盛大的一场科举考试。

    小太子杀了一批人,也提拔了一批人,其中就有本是七品小官的刘卿云,鲤鱼跃龙门,一下子成为了主持科举的礼部侍郎。

    这一届的科举,选出了真真正正能扛起荆朝未来的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