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湖夜雨十年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章(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蔡昭顿了顿,又道,“隔了一年后,轮到太初观再办北宸新秀比武大会时,姑姑就去了。”

    常宁嗯了一声:“就是那一回,你姑姑折断了人家镇观宝剑?”

    “……没错。”

    这是她十几天前才从母亲嘴里知道的。

    那年,刚满十六岁的蔡平殊,左边带着苦口婆心忧国忧民的常昊生,右边带着刚从悬空庵哄回来的宁小枫,中间还坐了个傻头傻脑自卑内向的戚云柯。

    她想叫常昊生宽宽心,想叫宁小枫高兴高兴,还想给戚云柯鼓鼓劲,于是在比武时使出全力——其实是她在外晃荡了一年多后,不知自己的修为已远胜六派同辈了。

    最后,太初观的宝剑断了,嫌隙也生下了。

    宁小枫说,其实蔡平殊后来也不无懊悔,其实武元英慷慨豪迈,人品正直,很是值得一交,为了这个闹的大家脸上都不好看,着实可惜。

    ……

    两人终于赶到万水千山崖。

    七架庞大的漆黑链箱伫立在崖边,每个链箱都外方内圆,里头藏有巨大的链轮轴和强劲的玄铁机括,随时可收放铁锁链。

    此时,七座链箱俱已射出了铁链,但是也被解开锁扣,铁链垂入崖下深渊;链箱周围是横七竖八的守崖弟子的尸首,以及一部分灰衣人与外门弟子相斗而死的尸首。

    常宁宽袖飘动,飞跃到尸首旁检查。他时或翻看灰衣人的尸首,时或蹲下检查宗门弟子尸首上的伤处,蔡昭安静的跟在他身旁。

    半刻钟后,他得出结论:“有内贼。”

    “你翻了半天尸首就看出这个?这我也知道。”

    蔡昭叹气,“铁链是从万水千山崖发出去的,又不是对岸的风云顶射过来的,捣鬼的自然是宗门里的人。”简直废话。

    “是不是哪个外门弟子被买通了啊,还是今日上崖来探望孩儿的家人被冒充了?”她猜的漫无边际——宗门内少说两三百人,算上厨子花匠丫鬟仆从,内贼的范围太大了。

    “奇怪,真奇怪。”常宁反而神情愈发凝重。

    蔡昭收起轻嘲:“到底怎么了?”

    “你来看。”常宁点了地上数具宗门弟子的尸首,“这个死于判官笔,这个死于分水峨眉刺,还有这三个死于紫金锤——然而地上躺着的魔教尸首中,并无使用这三种兵器的。”

    蔡昭看了一遍:“那就是说,使用这三种兵器者杀人后即刻离去了。”

    常宁点点头,再点了地上四五具灰衣人的尸首:“你再看这几人。除了一个死于长剑,剩下四人都死于大悲手与金刚指——然而地上的宗门弟子中,手上全无练过大悲手与金刚指的痕迹。”

    大悲手与金刚指都是刚猛无比的外练功夫,是以凡练此功者,手掌和手指上必然会留有粗厚老茧。

    蔡昭想了想:“可能是陈师伯和欧阳师伯,听说他俩以前都是佛门子弟,还俗后被尹老宗主招入门下的。”据樊兴家说,这两人都与魔教有血海深仇,但珈蓝寺门规森严,禁止寺僧为报私仇与魔教擅启战端,于是这两位只好还俗了。

    常宁看了女孩一眼:“未必非得是佛门中人才能练大悲手与金刚指。”

    他又道,“我的意思是,敌我两方并非两败俱伤,而是两方都有人全身退出。应该是噼里啪啦打了一阵,魔教贼子率先跑了,宗门弟子追了上去,地上留下许多尸首。不过蹊跷之处也就在这里——”

    “有话你就说吧,别卖关子了。”蔡昭想的头痛,“落英谷风调雨顺生意兴隆,这种事我从未碰上过。”

    “你来看这几具尸首,不是背后伤就是侧面伤,而且剑都未出鞘,显见是连还手都来不及就遭偷袭而死。”常宁离开这六七具尸首旁,往左走几步,指着地上,“再看这两具尸首,虽是正面受创,但堪堪拔剑至一半,手肘都不及伸直,且死前神情惊愕难言——显然是看见‘自己人’骤然发难的缘故。”

    蔡昭同意:“要一时间杀掉八名守崖弟子,内贼恐怕不止一个。”

    常宁点点头,“迅速杀掉守崖弟子后,内贼立刻打开链箱仓,发动机括箱,将铁链射至对岸——想必当时风云顶已为贼人控制。然而这玄铁机括箱一旦发动,就会发出震天巨响,于是惊动了不远处的巡守弟子……”

    “发动机括箱时声音有那么大?”蔡昭疑惑。

    常宁:“你也将万水千山崖想的太简单了。两百年来,魔教费尽周折都无法攻上崖来,青阙宗自有过人之处。”

    “从崖边到暮微宫处处关卡哨所,还有弟子来回巡逻。一处受袭,立刻发出哨声示警,然后各处来援。”他指着地上那名拔剑一半就死去的弟子,脖子上果然挂有一枚银哨。

    “就算守崖弟子不及吹哨就被暗算,机括箱发动时的巨响惊天动地,七八里内都能听见,各队巡守弟子只要不是聋子,一样能吹哨示警,然后整个宗门就都知道了。 ”

    蔡昭忍不住把小手贴那冰冷的玄铁机括箱上,露出敬畏的神情。

    转念一想,她忽道,“不对。就算各处弟子闻讯赶来,这个时候机括箱也已经发动,贼人已经上来了啊。”

    常宁笑了下:“你从风云顶到万水千山崖,在铁索上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蔡昭一怔,想起那晃晃悠悠的铁索,还有刺耳的铁板刮擦声,“我们一家四口是坐马车来的,费了不少功夫。不过若是施展轻功,想必能快不少吧。”

    “在铁索上寻常行走,约小半个时辰,若是轻功飞跃,能快一半。”常宁飞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