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子被始乱终弃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凝白紧紧攥住, 闪身进了房,将门关好,抵着门, 将铃铛翻过来, 里面果然有一个字条。

    皇宫有皇宫的规矩,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而做凝白的生意,就要讲凝白的规矩。

    就在平安镇外栖霞山下溪边八角亭, 于亭檐坠的铃铛下放入字条, 字条必须用胡语来写,只写时间地点报酬,多一个字都不作数。而确认做生意后, 雇主便取下八角亭檐的铃铛, 用来日后联系她, 届时同样是写胡语。

    自从凝白初出茅庐名震江湖后, 慕名来到栖霞山下想一见她真容的江湖人士络绎不绝, 更有甚者千方百计想抛出令人心动的筹码来诱她出现。

    只是不按规矩, 她就一概不敢理会, 毕竟她年龄尚小,而江湖险恶,不得不防。

    她的规矩虽然隐秘,但只要有心,就能从前任雇主那里探到。前任雇主告知前, 会说明此番规矩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得流传, 若有流传, 那就只能代凝白解决麻烦。

    是以时至今日, 即使江湖沸沸扬扬, 凝白依然能无声无息安安稳稳接下第三单。

    从接下这单至今,已逾半年,不论是心急还是不安,雇主也确实该联系她了。

    凝白把字条取出来,打开,果然是要见一面。

    “廿七,酉时,御花园。”

    就是明日。

    凝白把字条撕了泡水里,许久后,才连水带纸一同销毁。

    铃铛收进衣袖,出门了。

    承干殿,青黑金砖光可鉴人,闪过德福小心翼翼踏过的身影。他到殿中,立住,禀道:“陛下,诸家女郎画像与札册已经遣人送去东宫。”

    御案前,皇帝满面不宁,自语:“也不知渊儿是什么反应……”

    换了别人,德福自然要说“陛下一片慈父心肠,殿下当能明白陛下苦心”。可那是太子,他哪敢多说什么,只道:“等小卓子回来,便知道了。”

    皇帝知道他此举极是不妥,是下下之策。去岁劝太子选太子妃时,他是拿泰山祭祀、去来自定的条件与太子交换的。

    这回却一声不吭,先斩后奏,直接将画像送去,他甚至已经可以想见太子是怎样的动怒。

    可若非时间紧迫,实在没有其他好办法,他何至于匆匆忙忙用这等下下之策?

    皇帝想到太医的话,那步凝白染个风寒而已,太子又是连连柔声轻哄又是任她依依埋在身前,心疼得恨不得以身代之,若再不管一管,太子岂不是要为她神魂颠倒而后被她死死拿捏?

    他又想到太子让人去警告萧贵妃,甚至直接挑出错处按上罪名禁足、让人去训诫小七,只因为小七得罪了那步凝白,神色更加凝重,眸中闪过沉厉。

    便不提太子被死死拿捏,只说这两宗事,已经能窥见步凝白的祸水本性,更是不能放任下去。

    如果能选一个太子妃去到东宫,无论如何,总能稍稍制衡,如此,再计余后。

    步凝白出身乡野,目不识丁,太子妃毓秀名门,知书达礼,便是比容貌,也不见得就能比步凝白差到哪里去。步凝白会媚意逢迎,太子妃却能为太子打理东宫、为他排忧解难,时久日长,太子自然会移心到太子妃身上。

    皇帝越想越觉得可行,只除了太子会动一时之怒,与他翻脸。但太子早年连他御案都掀过,也不差这一回了。

    他舒了口气,看看案头的奏折,一时竟庆幸人还没发落完,太子远在东宫,气一气,派人传个话来便罢了,应当也闹不了多大……

    下一刻,殿门被一把推开。

    “父皇要做什么?”太子的声音冷冷传来,“儿臣还没死,父皇是要冲喜?”

    皇帝一惊,回过神下意识斥:“不得胡言!”

    自从知道太子剿匪差点死在江南后,他就听不得这种不吉利的话,太子也不能说。

    太子周身凌厉逼人,冰霜满面,与皇帝对立,俨然要对峙,德福哪敢留在这一触即发的场合,连忙退下了。

    到殿门外,才见送画像的小卓子气喘吁吁追来,说不出话,德福端看他比划也明白了,太子听小卓子说完来意,怒不可遏直朝承干殿而来,小卓子放个画像的功夫,一路硬是没追上。

    他把小卓子领远了些,拂尘指指里面,给他使眼色:得亏没追上,不然少不了误伤。

    殿内,皇帝斥完,又想到太子为什么而来,神色温和:“朕不是那个意思。”

    他道:“朕知道你喜欢步凝白,只是无论从何方面来说,步凝白都做不了太子妃,朕可以把她指给你做太子良娣,正好你再选一个太子妃,好事成双,便一起办了。”

    赵潜怒到极致,容色反而极度冷静下来,面无表情看着皇帝,“父皇要不要听听自己说的什么?”

    皇帝只以为太子在说他昔年的承诺“只要你喜欢,便是浣纱女,朕也排除万难为你指作太子妃”。

    这也在他预料之中,他语重心长道:“朕是说过浣纱女之辞,只是步凝白来历不明,无门无户,朕实在不能允她做太子妃。”

    赵潜已经没有任何耐心,冷冷道:“父皇觉得她无门无户,儿臣已经为她挑了个门户,无论父皇还有什么不满,儿臣已经决意娶她做太子妃,没有更改可能,父皇觉得好事成双,儿臣只要从一而终,绝无二色。”

    他眉目间的冷意之外,还有无法言说的清醒冷静,就这样看着皇帝,皇帝竟僵住,一瞬回到了十数年前。

    在他还是端王的时候,在王妃还在身边的时候,棠棣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