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筑基,就是筑就大道之基。
筑基的结果有好有差,最终取决于每一位修士对大道的理解。
根据每个人领悟到的道法规则不同,筑就的道基自然也就各不相同。
这就好比是建筑房子一样,如果地基十分浅薄,就算能在上面继续建筑房子,但最后顶多也就是一个小平房,就这还要担心以后房子会不会随时坍塌。
但如果地基足够扎实足够深厚,那么这个房子的高度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这里的扎实,是指理论上的扎实,是指一个人对心法、对自己的灵根、对自己炼气期晋升到筑基期这个过程的理解扎不扎实。
简单来说,一点点自己修炼上来的人,一定会比嗑/丹药嗑出来的修士对这些的理解更加的扎实。
对于戚珈来说,在凌云界这一年的时间其实并不算浪费,甚至可以算是一种机遇。
毕竟戚珈从小接受的是现代社会教育,还未成年的时候就进入了部队,脑子里扎根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如此一个坚定且理智的人去理解很多关于修炼中的感悟、精神、天地之力、规则、道法等这么玄幻这么虚无缥缈的内容,有时候她真的是没办法理解的。
好在这个时期的戚珈如今才刚刚炼气期,还没必要深入到那种程度,所以这种端倪暂时还不明显,但以后就不一定了。
就拿《庚金九章》来说,戚珈修炼的时候真的就是完全按照心法上的内容执行的,没有一点掺假,这让她初期的速度十分快,如果只是就这么筑基了,那么她的道基就会很虚浮。
如果戚珈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最好的成就也只能是修炼到《庚金九章》的最后一章,而没办法超越。
但现在不一样了,戚珈为了控制自己的修为等级,一次次修炼后又一次次亲自将属于自己的灵力消耗掉,用于炼体、制符、供给辛金本源等等。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差不多一个道理。
就算如今的戚珈确实理解不了很多缥缈的道理,但有了这么一年时间对灵力的控制和研究,经过一点点的打磨和辛金本源的辅助,戚珈已经从本质上了解了金灵力!
这种将金灵力彻底理解并分散运用的能力,用扎实来形容已经不够了。
至少对于金灵力来说,如今的戚珈已经比很多高阶修士了解的还要透彻,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灵根本源如此了解后,又怎么不称之为一声扎实!
至于深厚,指的是炼气期时期存储的灵气深厚。
如果真按照一个人修炼时吸收到身体里的灵力来算,戚珈曾经修炼的灵气数量足以让一个人晋升到筑基后期!
虽然这些灵力最后全部被戚珈给用掉了,可无论是她的身体还是经脉丹田,在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灵力冲刷后,早就被扩展到了极致。
如今的戚珈已经把自己的地基建的无比坚实,缺少的自然就只有灵力了。
正闭目打坐的戚珈只觉得灵台越来越空明,围绕在她周围的金灵力似乎被分解开来,不再是一个个金色的小点,而是一种近乎于虚无的颜色。
在戚珈第一次引气入体时,她感受到的灵力光点是不同颜色的,那个时候其实是戚珈本能的将金木水火土给认定为五种颜色,似乎那样才符合她对五种属性的理解。
可是这一次,戚珈却觉得它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能量的一种。
一种大自然、或者是天地,赋予给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修士的一种能量。
这一次,当戚珈再次运转心法时,原本飞快旋转的灵力小旋涡们突然一顿,随即就像是被被吸引了一样,纷纷向中间汇聚,最后形成了一个有着九个面的晶体结构。
冥冥之中,戚珈有种感觉,金灵力的形状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炼气期大圆满突破!
筑基初期!
筑基中期!
秘境入口不远处,眼见着戚珈刚刚稳定没多久的灵气吸收速度再次加速不说,一口气冲破炼气期到达筑基期后竟然还没完,然后又以一种完全不可思议的速度继续往上攀升。
正代表苍云大陆和凌云界进行友好交流的双方哪里还能坐得住,彼此对视一眼,连招呼都顾不上打,大家几乎是同时飞快的向戚珈的方向跑去。
苏迟他们是因为担心戚珈那边的灵气会不会不够用,毕竟晋升的速度这么快,需要的灵力自然就更多,他们原本准备的灵石就有可能不够。
至于凌云界这边的宗门代表则纳闷,戚珈看着挺稳重一个人,晋升起来怎么还没完了?
一下子从炼气期突破到筑基中期,就不怕心境不稳么?
说实话,戚珈还真不是为了修为的高低就不管自己的心境了,她是真的没控制住。
刚刚戚珈一共爆发两次。
第一次是辛金本源进入成长期的一瞬间,灵气需求量太大,所以才闹出那么大动静。
第二次,也就是在戚珈刚刚明悟的那一瞬间,她的丹田里,那个已经自己组成晶体状的九个营养不良的灵气小旋涡,竟然同时飞速的旋转了起来。
每旋转一次,九个灵气小旋涡彼此之间的灵力就多融合一些。
如果将戚珈以前的修炼过程比作是吸收灵气的话,那么如今就是在吞噬灵气。
戚珈第一次觉得自己心法运转的这么快,快到她似乎都要失去了控制,但每当戚珈觉得自己快要控制不住,九个小旋涡要融合失败时,小旋涡们的速度就会更快,快到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