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袅玉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章(第3/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了风头浪尖。

    但赵蘅玉很清楚地明白,她手握的这点权力,毫无根基,不过是花上露草头霜,稍有不慎,她就能万劫不复。

    赵蘅玉心中对赵瑁醉心兵权的事有些不认同,她迟疑地说道:“二皇兄,如今父皇病重,你在兵部下功夫反倒徒惹猜疑,你不如多多尽孝,若打动了父皇,你就是父皇亲自承认的正统,无可指摘。况且,兵部原就是六弟的掌中之物,他战功赫赫,经营许久……”

    赵瑁不耐烦地打断了她:“三妹妹,你这是妇人之见。”

    他在心中对赵蘅玉的话颇为不屑,他说道:“局势不定,哪能以常理忖度。三妹妹这样说,莫不是心中偏向六弟?”

    赵瑁又露出笑:“三妹妹,若大事成了,我定要封你一个镇国长公主。”

    赵蘅玉勉强笑笑:“皇兄言重了。”

    赵蘅玉寻了一个皇帝精神好的下午,告诉他赵瑁有要事求见。

    皇帝病久了,已经是老态龙钟的模样,他说道:“父亲病重,他心中不悲切,来见朕,还是为了‘要事’,什么要事,不过是他的私事。”

    皇帝语气平静,但赵蘅玉听出了其中的寒意,他多年积威,不怒不喜之间已是雷霆万钧。

    赵蘅玉俯身说道:“父皇错怪了二皇兄,二皇兄心中记挂着父皇的病情,只是干清宫森严不可随意进出,他只得借商议要事的时机来见一见父亲。”

    皇帝沉默片刻,似乎有些动容,他忽然问道:“六皇子呢?”

    赵蘅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她不明白皇帝究竟是试探还是随意一问,她感到皇帝的话有千钧重,沉沉落在她的身上。

    若是试探,是试探她的偏向,还是试探赵珣的孝心。

    赵蘅玉心脏砰砰乱跳,有种冒险的冲动,她的只言片语能否左右皇帝的心呢?

    她脑子飞快转着,偶一抬头,突然触到皇帝沉沉的目光,似乎是在审视她。

    她心口一窒,听见皇帝说道:“徽宁,六皇子呢?”

    赵蘅玉说:“六皇子忙于政务,女儿许久没有见他,不知他近来在做些什么。”

    皇帝声音虚弱,却不乏威严:“朕不喜臣子结党,哪怕是朕的子女。”

    赵蘅玉心口一跳,她明白地听清楚了皇帝言语间的的偏向。

    他不喜赵蘅玉在他面前露出明显的倾向,在某个瞬间,赵蘅玉竟然开始怀疑他实际上是更属意赵珣。

    赵蘅玉终于垂下头,低声道:“六皇子也是一片孝心,每日为父皇祈福。”

    皇帝叹了一口气:“宣二皇子进来吧。”

    赵蘅玉出了殿门,她站在干清宫丹樨之上,北风猎猎,吹动她的裙衫,她低眼看着阶下站着的两个人。

    她侧身让赵瑁走进大殿,当赵珣缓步拾阶而上时,赵蘅玉却拦在了他面前。

    赵蘅玉抬眼看着赵珣:“六弟,你不能进去。”

    赵瑁转身,好整以暇地看着赵珣被拦在外面。

    廊下的宫人都低头敛眉,战战兢兢,唯恐贵人发怒,殃及池鱼。

    赵珣身后跟着陈季之还有李德海等人,都是对赵蘅玉怒目而视。陈季之上前一步,气愤道:“徽宁公主,六殿下是和你从小到大的情谊,你为了争权夺利,你却投靠了二殿下?你忘了六殿下是怎么帮你的?汤泉行宫的时候……”

    “季之。”赵珣淡淡打断了他。

    赵珣盯着赵蘅玉,眼神犹如鹰隼:“希望你日后不会后悔。”

    说完,他干脆利落转身而去。

    干清宫外赵珣和赵蘅玉对峙的事,当即就传得满宫皆知。

    次日之后,宫人们不敢在赵珣面前提及赵蘅玉的只言片语,人人都说,燕王和徽宁公主已经是水火不容。

    然而……

    在萧瑟冷清的杏花殿,沉水香销,鸳帷轻晃。

    赵珣在她耳边低语,笑语中带着冷冰冰,听不出真情实意。

    “阿姐那日,凛然如冰霜,真教人难以自持,若不是及时离开,我就要当众出丑了。”

    他捻着赵蘅玉的唇,漫不经心道:“你可知那夜我想着你,想了几回?”

    作者有话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