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细腰美人宠冠六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章(第2/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次次化险为夷?!

    虞若兰只觉得老天不公,难道尊贵之人不应该备受福泽么?

    不甘和嫉妒,让虞若兰对虞姝的嫉恨剧增。

    人都是如此,看着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平步青云,甚至于可以平起平坐,巨大的落差就会产生无穷尽的恨意。

    而恨意又会激发人心的最大恶。

    虞若兰盯着铜镜中的自己,仿佛是在通过看自己,而看向了另外一个人,咬牙切齿,“亏得我提前早有准备,巫蛊之术总能弄死你!”

    一旁的夏荷愕然抬头。“……”她已告知昭嫔娘娘真相,昭嫔娘娘又岂会坐以待毙?

    再者,巫术一出,全族遭殃啊!

    夏荷明知自己劝说不成,但还是忍不住试一试,她噗通跪在了虞若兰身侧,“贵嫔娘娘,这巫蛊之术使不得呀!若是被皇上知晓,会连累咱们将军府的!”

    虞家本就军权在握,身份地位皆甚是敏感。

    二小姐糊涂啊。

    虞若兰心意已决,她素来骄纵孤傲,不喜任何人反驳自己,她要的是绝对的服从。

    “闭嘴!”虞若兰抬手就是一巴掌。

    夏荷红了眼眶,又默默摆正了被打歪的脸。再这样下去,二小姐只怕最后命都保不住。

    可她好像无论做什么都救不了二小姐。

    难道二小姐就从没有怀疑过春桃的死?

    除却皇上之外,还有谁能在后宫不声不响弄死一个人,并且皇后也只是表面查了查,最终不了了之了。

    春桃被抛尸鳄鱼塘,已经是皇上的警告了!

    虞若兰亲自上妆,涂上了嫣红的口脂,又细细描眉、敷粉、篦发,她戴上了一枚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涂了丹寇的手递给了身侧的假太监,“走,我要去见一见淑妃。”

    闻言,夏荷面露恐惧之色,贵嫔娘娘总不能要与淑妃合作?!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便是虞若兰的想法。

    起初,淑妃是她的头号大敌。

    而如今,虞姝才是她最应该铲除之人。

    昨夜雷雨过后,今日又是一个艳阳天。

    白日里无事发生,后宫看似一切平静如常。

    景元宫那边,暂时还没有让嫔妃们恢复请安。

    林深每日都会送大补汤过来,虞姝喝完就会恹恹欲睡。

    夜幕降临,帝王还是没有踏足后宫,也并未宣见任何一位嫔妃。

    景元宫华灯初上,皇后一时半会没有睡意。

    无疑,她也猜出太傅府的遭遇,是皇上在报复。

    皇上的确记仇。

    但并非任何人都值得他去报复。

    内殿没有旁人,只有一个心腹宫婢杏儿。皇后沉默许久,幽幽一声长叹,“本宫记得幼时一桩事,那年皇上六岁,辰王赠予他一只雪色长儿耳兔,皇上甚是喜欢,就连睡觉也会抱着那只兔子,可先帝有一次在皇宫猎场狩猎,无意射杀了那只长耳兔。”

    说到这里,皇后饮了口花茶,吞咽了数次。

    杏儿不解,问道:“后来呢?”

    皇后这才眯了眯眼,仿佛在说一个极其可怖的故事,“第二天,先帝的御用黄彪马就死了,也是被一箭刺穿心脏,那匹马跟着先帝南征北战,是先帝的爱宠。”

    杏儿顿时手脚发寒,“……”

    也就是说,封衡在意的东西,旁人真的碰不得!

    哪怕当初他才六岁,又哪怕对方是先帝。

    这一天夜里,后宫人人各怀心思,有人安眠,有人心事重重无法入睡。

    次日一大早,晨风微热,东边天际才隐现一片鱼肚白。

    平静了一夜的后宫就如同被人往冰面倒了一桶热油,立刻炸开了。

    朝露阁外面,竟死了一名宫女。

    这宫女死相可怖,身子宛若被水泡发过,就横躺在在朝露阁外面。因着雷击过后,此处尚未正式开始着手修葺,周遭无人。

    故此,没人看见这女尸是从何而来,又是几时死在了朝露阁外面。

    此事一出,后宫嫔妃俱是诚惶诚恐。

    朝露阁接二连三出事,着实叫人生疑。

    早膳还没开始,景元宫就陆陆续续来了嫔妃,不多时竟然到齐了,就连虞贵嫔也来了。

    陆嫔诧异一问,“贵嫔妹妹,你小月子还没结束,这就往外走?也不怕落下月子病。”关键是晦气啊!

    陆嫔此言一出,虞若兰神色猛然一闪。

    她是几时落胎的,她自己心里清楚!

    面上只是笑笑,“我身子已无碍,多亏皇上赏赐了诸多补品,一阵子滋补下来,身子骨便就好的利索。”

    陆嫔没什么脑子,闻言也只是一笑而过,只以为虞若兰是在炫耀皇上赏赐了补品。

    淑妃一惯是雍容华贵的装扮,头戴鎏金穿花戏珠步摇,搭配赤金宝钗花细,一身桃红色嵌明松绿团福纹样绣袍,整个人富丽堂皇,坐在那里仿佛会发光一样。妆容更是精致,浑身散发着浓郁花香。

    淑妃倚靠着圈椅,一边欣赏着自己纤纤玉手上的鎏金水波纹镯子,一边阴阳怪气的笑了笑,“昭嫔妹妹近日来是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么?怎的又是你出事呀?”

    一言至此,淑妃懒洋洋抬眸,看向了虞姝。

    虞姝一身绣淡色迎春花梨花白长裙,发髻上仅插了一只碧玉簪子,模样俏丽,虽不比淑妃明艳,但胜在灵气逼人,十六岁的光景是女子韶华最好时,嫩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