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我是林黛玉她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8章 出使五(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林清随声望去, 只见一头戴凤冠、身着冠服霞帔雍容华贵的妇人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缓缓踏进殿内。

    妇人气势不怒自威,右手还拄着一根明黄色的拐杖,随着她本人一步步往御座上走, 拐杖一下下拄在地面, 发出清脆厚重的‘咚咚’声。

    殿内鸦雀无声,龙椅上的皇帝此刻恭恭敬敬束手垂头站在一旁,等那妇人落座后, 众人像事先经过排练一般,齐齐下跪请安,口号更是喊的震天响, 比一开始参见皇帝的声音高了几个音调。

    “臣等叩见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都起来吧。”

    令林清意外的是,年近六旬的兰太后声音并不苍老,平稳的语调饱含力量, 声音不大却教人生出些许诚服,这是长期发号施令的上位者才有的语气呀。

    “谢太后娘娘!”

    跪下的众人复又重新入座。

    皇帝此刻跟个鸵鸟一样, 不敢和原先那样拉着秦恭直呼‘知己’。

    兰太后扫了眼殿内诸人, 最后将目光定格在秦恭身上, 饶有兴味地笑了, “秦大人,许久未见,近来可好呀?”

    秦恭施施然站起身,朝兰太后俯身恭谨一拜, “托太后鸿福,微臣一切安好。”

    “既然‘安好’, 那便再好不过。只是……”兰太后话锋一转, 望着秦恭的眼神由陡然锐利, “秦大人一切‘安好’,南柯国上上下下的臣民一切安好,我黄凉国的百姓就并非如此了。”

    被兰太后咄咄逼人的问喝,秦恭却丝毫不慌,拿出了自己酝酿多时的‘稿子’。

    秦恭先是出列,来到大殿中央,面朝御座跪下,然后行三跪九叩礼。

    “启禀陛下、太后,贵国逢此大难,我南柯国皇帝陛下实属痛心,原要按贵国之要求将粮食尽数交付,谁知去年南柯梅雨时节过长,往年的陈粮不少受潮发霉,能供食用的储粮所剩无几,便是如今押赴而来的粮食,也是动用了一部分我南柯国百姓准备过冬的粮食。”

    皇帝一开始听秦恭说‘粮食没有尽数交付’还有些生气,但听说南柯国的粮食也吃紧,交给黄凉国的粮食都是南柯国百姓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心里着实感动!本想发话说“既是如此,那也怪不得谁,秦卿快些起来吧”可话刚到嗓子眼,又本能的憋了回去。

    母后在旁边,哪里轮得到他做主……

    兰太后可是个政治老手,不是皇帝这个小菜鸟可比得了的,她一听就知道这是南柯国的推脱之言。

    怎么就这么巧?

    她要粮食,南柯国的储粮就刚好受梅雨天气影响受潮发霉?

    这摆明了是不想给啊!

    于是冷笑一声,道:“咱们黄凉国遭遇大旱,南柯国就刚好梅雨过长;咱们粮荒,南柯国的陈粮正好受潮发霉。诸位爱卿,你们说,世界上会有这么巧的事吗?嗯?”

    话音刚落,底下诸位皇亲贵胄、高官近臣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议论之声大都是“不可能”’、“哪有这么巧?”、“太后娘娘说的对!南柯国摆明了不想给咱们粮食,这是缓兵之计!”云云。

    殿中央的秦恭抿紧了嘴角,额头冒出一层层密密的冷汗,里衣已经被汗水全部给浸透,宽大的衣袖下,秦恭捏紧了拳头。

    不得不说,在座的诸位还是有明白人的,他们,就是在用缓兵之计。

    可那又怎样?他已然做好了万全准备,即使有一个两个看的明白,也很快会被压下去。

    果然——

    “太后娘娘!臣以为秦大人所言在理。”

    兰太后见时候差不多了,正准备收网,以群臣有争议为由,要求南柯国再增些粮食,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你道来者何人?

    原来是黄凉国的端王爷。

    论辈分兰太后得喊端王爷一句“叔公”,但他比兰太后还要小个十来岁,如今才四十出头。

    况且,这位端王爷的血统十分的尊贵。

    当初镇国神武大将军狄逸打进黄凉国都城晔城,屠了当时在位的黄凉国大王和所有皇子,但对宫里的一众女眷却手下留情,不仅没杀她们,还吩咐手下将士不准淫辱。

    是以,那位被屠的黄凉国大王虽然没剩下一个儿子,但却留下了女儿。

    这位端王爷的母亲,就是那位大王和发妻元后所生的独女——长乐公主,也是当时的嫡长公主。

    当初为了延续那位大王的香火,大臣们一致提议过继一个宗室子传承他的血脉。

    但当时以旁支身份继承大统的老大王(也就是兰太后一开始的老公,后来的公公)哪里能同意?真要名正言顺过继过去,那个被过继的宗室子承大位的正统性岂非要高过他和他的子孙?

    储君之位不定则动摇国家根本。

    这种蠢出生天的法子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

    好在朝廷总有明白人在,不仅驳斥了这种做法,还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之法,那就是将长乐公主的嫡长子过继给外祖家。

    长乐公主是那短命的大王和元后所生的嫡长女,血统上最尊贵,就算她的兄弟们没死,血统上还是要比她低一等(当然,当了皇帝的除外)。而端王爷又是外孙,虽然被过继给外祖当了孙子,程序也合乎礼法,但总给人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怪异感。

    ①毕竟在那个信奉‘三纲五常’的社会,人家倡导的是‘夫为妻纲’、‘出嫁从夫’,你搞这么一出,那岂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