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我是林黛玉她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6章 春梦(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又是皓月高悬的夜晚。

    女孩照例穿着月白底衫, 外罩天青色纱衣,在秋千上越荡越高。

    修长白嫩的天鹅颈,飞舞的发丝, 胜雪的肌肤, 嫣红的唇瓣,如秋水般潋滟的眼眸,幼白的脚踝, 处处牵动着高中玄敏感的神经。

    许是高中玄的眼神太过炽热,女孩似有感般停住脚步,回眸间, 撞进一片狂热痴迷。

    女孩轻蔑一笑, 轻松跳下秋千架,翩然来至高中玄面前。

    高中玄不敢动分毫,任由肆意灵动的女孩靠近、打量。女孩莞尔一笑, 伸出一根玉葱般的食指点到高中玄唇间,眼神魅惑妖娆。

    ……

    【被删的一段大致是, 高中玄对夏祎做了春风, 然后那个了(懂得都懂)】

    高中玄猛然惊醒, 发现身下一片, 他无奈的揉了揉眉心。

    最近几天总做这样的春梦。

    往窗外一看,天色已大亮,高中玄也没了接着睡的心思,干脆起来, 让厨房烧些热水,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

    他自来京, 就一直住在云宋瑞府上。云宋瑞早早丧妻, 无儿无女, 脾性又古怪,来串门拜访的人少之又少,是以高中玄这段日子过得极清静。

    “叩叩叩……”

    “谁?”高中玄高声询问。

    “公子,是我。”

    高中玄穿好衣服,打开门。

    “什么事?”

    来者正是云宋瑞专门派给高中玄使唤的小厮,见他开了门,忙赔笑:“公子,外头有人找。”

    高中玄略略诧异,他此番来京十分低调,京中好友鲜少有知道他消息的,怎么这会儿倒有人找?便问:“什么人?”

    “面生的很,瞧着和公子差不多的年纪。他自称是公子的同乡,好像叫……叫……李持珍。”

    李持珍?

    高中玄皱了皱眉,旋即道:“你先出去,替我好好招待他,我即刻就来。”

    那小厮“嗳”了一声,麻溜儿赶往前厅。

    这个李持珍就是李仪芳的侄儿李玩了。

    李玩一直很刻苦用功,经常向京中的名士大儒请教,云宋瑞作为其中翘楚,自然是李玩的重点关注对象,一有空,就跑到云宋瑞府上或拜访或请教。

    云宋瑞则碍于李仪芳的面子,再加上李玩懂礼貌会说话,便一直默许李玩来‘叨扰’他。

    这不,在得知云宋瑞府上住了个此次科考的考生,还是来自他老家江州的同乡,李玩便记在了心里。

    毕竟云宋瑞孤僻惯了,高中玄和云宋瑞非亲非故,却能得他如此照顾,必不是寻常之辈,不禁心生结交的心思。

    高中玄收拾妥当,便去了前厅,与李玩寒暄一番,才得知今儿是会试放榜的日子。

    他有个习惯,每逢重大考试过后,都要睡他个几天几夜身体机能才会完全恢复,否则很长一段时间都要萎靡不振。

    这回许是做了春梦的缘由,精力没如期恢复,精神仍旧有些无精打采,故而没顾及到放榜日期,可巧李玩来找他,便约着一起去看榜。

    俩人到时,榜下已有许多学子,乌泱乌泱一片人,作为后来者的高中玄和李玩压根挤不到前面。

    当然,他们也不会挤就是。

    “唉!这么多人,咱们真该早些来!”

    李玩十分丧气的抱怨着,看这情况,一时半会儿也看不了榜,便扭头朝高中玄道:“高兄,咱们去和乐楼做一会子吧?等人群稍微散开些,咱们再来查看榜单。”

    然而高中玄却只说了句:“稍等。”

    接着从袖口拿出早早准备好的西洋望远镜,往皇榜上一瞟,旋即收入怀中。

    “走吧。”

    李玩纳闷,“高兄你在看什么?”

    “看榜啊。”

    要不能看什么?

    李玩更纳闷了,“啊?高兄你这就看好了?你不仔细看看吗?要是看错了可就不好了,毕竟也可能出现重名的情况。”

    高中玄诧异,“费那功夫干嘛?最上面那个不就是我。”

    说罢,朝榜单遥遥一指,大红色正楷“高中玄”三个大字赫然出现在榜单首位。

    李玩心情复杂的回到了家。

    李容芳见他这样便知他榜上无名,嘿!还真被子尚说中了。

    好在他早有准备,清了清嗓子,预备将一早准备好的勉励说辞讲给李玩听,让他务必别灰心丧气,毕竟年轻,才十五,以后有的是机会。

    李玩默默听了半天,依旧垂头丧气,甚至有那么些生无可恋在身上。

    正当李容芳怀疑究竟是不是自己话说的太重,打击了儿子的自信心,预备再说一些鼓励之词时,李玩终于开口。

    “爹——”李玩有气无力喊道,“你说,我是不是蠢呐?”

    李容芳一听就知这次落榜对李玩打击非同小可,毕竟自己儿子再怎么说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绝无可能说出这等妄自菲薄之话。

    想了想,说道:“儿子,你并不蠢。相反,你很聪明。你而今不过十五,就已经中了举人,京城和你一般大的公子,鲜少有能跟你比的。而会试,招揽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一个省才出那么几个。而这批人,大多过了弱冠之年,几十年的挑灯夜读、风霜雨雪不是白经的。俗话讲,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要真以十五的年纪考上进士,岂非要教天底下考上的、没考上的读书人都羞愧而死?”

    这话说的很有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