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我是林黛玉她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6章 回忆二(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林清乘车回到江陵。

    江陵自古钟灵毓秀、山明水清, 虽然经济不是南麓郡最发达的,但从古至今出了不少名人,什么文化大家、名臣名相, 数不胜数。

    或许是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或许是因为江陵是众多庙堂名臣名士的家乡,总之当地人特别推崇读书。

    谁家有钱不足以为人所艳羡,可要是谁家小孩回回拿第一, 那真是叫人‘咬牙切齿’、‘垂涎三尺’,这一家子出门直接享受‘注目礼’,就连家长去街上买菜, 摊主都会多送几根葱几颗蒜。

    真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江陵本地的教育系统也十分发达, 好的小学有很多,最好的中学却止有一家。

    即江陵中学。

    江陵虽是三、四线城市,江陵中学却在全国排名前十, 南麓郡每年的高考状元几乎都是出自江陵中学,而淮城作为南麓郡城, 则成了全国唯一一个, 教学成绩被附属小城镇吊着打的郡城。

    其实一开始, 上面是想让江陵作为南麓郡郡城的, 毕竟江陵的地理位置优越,靠山靠水,交通便利,尤其很好地传承了南麓古文化, 可坏就坏在它的好风水。

    当时的江陵一把手是土生土长的江陵人,他认为, 若是定江陵为郡城, 势必要大兴土木, 那么这很可能会破坏江陵的风水,于是联合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联名上书请愿,拒绝了这一提议。

    风水什么的玄之又玄,普通人不得而知,反正在那之后,江陵中学在南麓郡打遍天下无敌手,升学率、重本率都是郡内最高。

    许多家长慕名前来,千方百计要把自己孩子送进去读书,家长里面由是能人众多、卧虎藏龙。

    据说,只是据说哈。

    现任郡长的孙子也在江陵中学念书,不过因为其‘隐姓埋名’,究竟也不知道他在学校的真实身份。

    林清对江陵感情很深。

    一方面,这是他老家,林敏章退休后一直待在这养老,林清也由是在这和爷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大学前所有的教育都是在江陵完成的。

    可以说,江陵塑造了他最初的三观。

    在父母都没了后,林清便随林敏章回到了江陵,祖孙俩从此相依为命。

    那时,林敏章身体已经接近油尽灯枯,独子又刚刚惨死,双重打击下,没几年就去世了。

    当然,去世前,他给自己唯一的孙儿打点好了一切。

    首先,是找个妥当的监护人,不能让父母双亡的林清届时成为孤儿。

    那么,找谁呢?

    林敏章很是抓耳挠腮了一阵子,林家面临的情况和当初的林如海差不多,也是几代单传,也是没有血缘稍近的旁支,更甚者,连像贾家那样稍微靠谱些的外家也没有。

    棘手是很棘手,但活人到底不能让尿憋死不是?

    林敏章退休前是南麓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当老师当了大半辈子,说句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他由是利用自己庞大的关系网和现代科技,在全国范围内搜索血缘相近的旁支。

    皇天不负有心人,倒真让他给找着了!

    这家人住在西边睢阳郡一个十八线小城镇,没什么文化,家里也比较穷,一家三口,小孩和林清差不多大,家庭嘛,也算和睦,终日为生计奔波。

    林敏章在对这户人家表明来意前,暗地里动用各种手段,将这家人的底细调查了个底朝天,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时候从南麓郡迁过来的,祖上一共经了多少代,每任当家人的作风品行,在当地的口碑声誉等等。

    能查的不能查的都教林敏章查了一遍。

    最后的结论是,这家人虽然贫穷,但作风还是蛮正,他的孙儿可能会在他们手里受些委屈,但应该不至于受到虐待。

    他是舍不得孙儿受半点委屈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终究不是至亲啊……

    找到了人选,剩下就是怎么说服对方。

    林敏章搞了那么多年经济学,深知人的本性是利己、为利益所驱动的,当给出的条件足够丰厚,那么什么问题都不足以成为问题。

    林敏章给出的条件如下:

    首先,在他死后,每个月会有一笔固定的生活费打入他们账户,林清的学费自有专门机构料理,这笔钱仅用作支付每月的生活开销。

    另外,江陵市中心会有一套公寓免费让他们入住,且在林清满十八岁前,他们能且只能住在这,搬去其他任何地方都将视为违约;

    其次,淮城有一套别墅(林正的那套),市值一个亿,在林清年满十八岁后,这套别墅将自动转入他们名下,任由他们处置;

    再次,在林清十八岁考上大学之前,不得已以任何理由中断林清的学业,林清能且只能在江陵中学念书,在其他任何地方上学都将视为违约。

    作为条件,他也会帮助他们的小孩顺利进入江陵中学念书;

    最后,在林清年满十八岁后,他们将被自动剥夺林清监护人的身份,法律上与林清再无瓜葛。

    作为补偿,在林清满十八岁当天,会有一笔优厚的资金打进他们账户,足够他们一家人后半生衣食无忧。

    当然,上述所有条件成立的前提,就是林清必须安好无恙的活到十八岁,无论因何缘由早逝,他们都将拿不到一分钱。

    怪事年年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天大好事,这家人活这么久还是头回见着。

    只不过多带一个孩子罢了,他们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