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界太子他只想咸鱼[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作品相关 (8)(第1/11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他可能到底是低估陛下的脸皮厚度了。

    ------------------------------

    大宁,建化三年五月,北夏国使者来访,同月,北夏使臣于大宁京城醉仙楼遇刺身亡,凶手在得手后逃离,执金吾和摄政王府军队彻夜搜查捉拿,未果。

    使者被害的消息于六月传至北夏,从未吃过这种亏的北夏人果然出离愤怒,在短暂的交涉无果后,七月,北夏向大宁宣战。

    而按照之前“说好的”,在北夏使者遇刺一案中有重大过失的摄政王李衡将率兵前往边关。

    李衡走的那日全城欢送,百姓们在街道两边真心实意地祝愿军队凯旋而归,而城门口纪城率领文武百官,也动情地表示:“皇叔,虽然你之前犯下了那么多错,但作为你远到十八代的侄儿,你如果愿意认错并改正的话,朕还是会接纳你的。”

    他握住李衡的双手用力摇晃几下:“此去路途不易,皇叔,朕会想念你和堂哥的!”

    李衡表情难看,偏偏也无法在众目睽睽下甩开纪城的手:“陛下少年英才,相信看到如今的你,先帝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他挤出一个咬牙切齿的笑容:“陛下快松手吧,臣该启、程、了!”

    纪城又使劲儿摇了摇李衡的手,动情点头:“好,朕就不远送了,皇叔快些上路吧!”

    李衡:“……”

    他真的好想打人啊!!

    然而文武百官满京百姓都汇集于此处,李衡这些想法想想也就算了,他咬牙抽回自己的手,翻身上马,带着军队从城门离去。

    军队离去后,纪城的龙辇直接回了宫。

    百姓和百官们也纷纷散去——前者还在畅想己方的军队能够给予北夏人迎头痛击,而后者已经从前段时间的情绪中慢慢退潮:且不提他们愿不愿意死战,单就陛下只派了摄政王去往前线这个举动来看,他也没有死战的架势啊?

    而且不提这个,传说中摄政王手上不是有虎符吗?他现在又为什么会乖乖听从调遣?

    况且摄政王那可是亲北夏派的,把他派去战场,两边真的能打起来?他不给北夏那边主动开城门都算好的了吧?

    ——很快他们的疑惑就有了答案。

    八月,前线战场的消息传回京城:摄政王李衡率亲卫叛逃大宁投奔北夏,走前下令麾下士兵于午夜大开城门放北夏人入城,另外还向北夏献上了大宁的布防图,以证诚意。

    而还没等大臣们一口凉气彻底吸进肚子里,后面的消息紧跟过来:守城的将领似乎早就收到风声,那些开城门的士兵还没到城门就先被斩了。

    且摄政王叛逃后北夏与大宁打的第一仗,北夏大败溃逃。

    据临城那边亲眼见证了这一仗的人是这么说的:【不知道北夏的军队是吃错了什么药,简直是直接往大宁的陷阱里撞的,哪里防守强他们就往哪里冲,简直像是被鬼上身了——】

    收到消息的人纷纷惊叹:这不止是被鬼上身,还得是被大宁军队的鬼上身吧!

    而更聪明一些的家伙在脑子稍微一转后便明白过来——

    哪里是什么鬼上身,分明是李衡献上去的布防图根本就是假的!!

    一时间大宁众说纷纭,有人说守将神武英明料事如神,有人说怕不是摄政王假意投降用生命来成就大宁的胜利,唯有被纪城亲自坑下水的江立意识到了什么:

    他说那日御书房桌子上铺开的涂鸦版布防图是什么东西呢?怕不是为了坑李衡的草稿练笔吧?!

    这幕后的真相京城上下都是猜测纷纷,但更多人还是在为这难得的大胜感到欣喜:北夏也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不可战胜的嘛!

    而此时这首捷的缔造人却已悄然离开京城,来到河州的一座庄园内。

    闻人恩急匆匆出来迎接:“您怎么来这里了?”

    纪城自马上跳下来,慢悠悠解下披风带子,递给旁边的护卫。

    他含笑道:“这不是听说先生的研究出了些问题吗,赶紧来看看。”

    作者有话说:

    ? 45、提线傀儡小皇帝(11)

    河州距离京城虽然不算太远, 但即便快马过来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现下李衡已经被拉下马,朝堂上不少事情都要靠纪城这个皇帝,是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还专门腾出时间赶往河州, 有多出人意料几乎可想而知。

    闻人恩听了表情也有些尴尬:“让陛下费心了……”

    他想起这些日子的传闻, 又问道:“听闻这一阵子前线大捷?陛下真是用兵如神。”

    “谈不上,”纪城随口道, “主要是李衡人太蠢——哦, 北夏也差不多, 所以顺便给他们下了个套而已。”

    “等他们意识到哪里出了问题, 这场战事就不会那么容易了,”他继续道,“要把北夏人给吓退,光靠大宁现在的军队,是不行的。”

    说到这里纪城一笑:“——所以我才特意来关心先生的研究情况啊。”

    闻人恩:“……”

    他惭愧地低下头:“先前我与陛下说的三个月之内完善,怕是在下自大了。”

    “在下本以为有小型木鸢的经验在先, 这大型的机关鸢做起来应该不是很难,但更大的体积就意味着更大的重量, 且要运用进战争的话还需飞得更高才行, ”闻人恩苦笑道,“总之改造起来并没有草民想象中那么简单。”

    纪城又问:“那连弩的改造呢?”

    弩-箭是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