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身着竹月色袈裟, 身姿修长,面色平静,出尘之表, 如同琥珀般的眼眸落在你身上,眸光温和。
不同于柏遗行事周全的温和,他是一种凝视万千红尘,藏此心清静的慈悲。
他的目光似乎透过殷姝的皮囊, 探寻她的红尘因果。
殷姝甚至觉得, 他已然知晓自己来自异世。
她蓦地想到先前神迹城藏经阁老僧言及的: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她第一次知晓,晦涩难懂的佛语亦可形容一人。
这人垂眉而立, 眉间慈悲便不输身后佛像慈悲。
殷姝心神晃动之后行礼道:“殷家殷姝见过图澄大师。”
图澄大师右手拨着手中的佛珠, 眉目慈和,“贫僧听闻女公子甚是喜茶,正巧贫僧得了罐好茶, 女公子可愿一品?”
话中善意不言而喻,殷姝颔首应下。
她随着图澄朝着后堂走去, 一路她仔细观察周遭摆设,确实与神迹城佛寺如出一辙。
果然不是错觉。
她抬眸看向图澄的背影,清朗出尘, 隐隐有熟悉之感, 却也说不上大概, 如同上次见七宝手钏一般。
谁知, 身前的图澄忽的开口:“前些日子, 贫僧收到师弟来信, 信中言及女公子佛性极佳。”
“现在看来, 不算夸大。”
殷姝一怔,师弟?
该不会是……
他随即补上:“贫僧师弟多在藏经阁,少见外人,女公子与他算是有因果缘分。”
果不其然,图澄的师弟正是那藏经阁老僧。
她确实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机缘。
图澄大师不仅受圣人尊重,更是名满天下,言他是佛陀转世。
这世间俗人多想求见图澄大师,为自己算上一卦。
自己则无意结交他师弟,提前刷了波好感度。
只是,殷姝还有疑惑。
“大师怎知我会来?”
图澄轻笑,“女公子猜猜呢?”
殷姝脑中千回百转后缓缓摇头,“我不知。”
两人这一问一答。
已然到了茶案,图澄未解释个中缘由,只伸手示意殷姝落座,而后提起茶壶为她斟了杯茶。
殷姝见茶汤仍腾着热气,入口不算滚烫。
且汤色碧绿,不见浊黄,也不似重新热过。
显然泡茶者将来人时间算到极致。
殷姝心下甚奇,难不成图澄正有算命之神能。
图澄在殷姝品茶时,便一直看着她,含笑问道:“女公子觉得此茶如何?”
“极佳,果真是好茶。”殷姝大赞,不假思索地回到,这茶一口入肚,甘霖回味无穷。
见殷姝神采奕然,知她所言出于真心。
图澄心下松了口气,手中佛珠拨得缓下来,便言:“女公子若是喜欢,贫僧便将此茶赠予女公子。”
殷姝连忙推辞,直呼不可。
怎能一见面便收下如此好物。
心下更是奇怪,图澄这股善意来的莫名,究竟是为何?
且他看自己的目光,满是慈爱。
倒像是看自家后辈。
图澄见殷姝实是推拒,只能作罢。
想着换个法子给她。
他袖袍下的手不再拨动佛珠,转而握住它。
心湖微微起涟漪,欲言又止,遂还是问道:“不知女公子家中长辈身体可还康健?”
殷姝此时奇怪的情绪已然攀至顶点,还是老实说道:“家父家母身体康健。”
说完,殷姝便明显察觉到这位图澄大师属于个人红尘的情绪瞬间平复。
他垂眸凝视着茶汤,只含笑道:“那便好。”
其实殷姝不言,他也知晓。
埋在殷家的暗探每日便会书信给他,信中尽是她的日常。
可他还是想出言问问,总归才能安心。
毕竟是他于她有愧。
殷姝这时才不着痕迹地偷看眼前这位高僧,先前离得远,她只被他气质所惊,离得近了,才发觉他眼角也已有细纹。
“大师,恕我冒昧,你们师门可是以资历排辈分吗?”
图澄闻言抬头,思虑一番才道:“师门只我贫僧与师弟两人,只因贫僧拜师较早,便称为师兄。”
“那习佛法有驻颜之效吗?”
殷姝出言便知不妥,如此甚是失礼,怕图澄见怪,连忙欲致歉。
图澄好笑,原来转了一圈便是想打听他的年岁。
他直言:“贫僧年长女公子二十春秋。”
殷姝垂头算算,便同殷母差不了多少。
她复又看向图澄,他眼中满是淡然,似乎如此失礼的问题于他而言不过尔尔。
想到殷母,她神思一闪,终于知晓背影与七宝手钏的莫名熟悉感从何而来了。
干脆直截了当问道:“大师与家母可是相识?”
只这一瞬间,图澄脸上笑意彻底湮灭,换上说不清的情绪,将视线久久停留在茶汤上,目光遥远,眼底透出浓浓的悲哀,好似陷入了尘久的回忆中。
殷姝甚至感觉,那身单薄的袈裟却似魔鬼藤般将他死死困住,不得挣脱。
茶室中的气氛暗流涌动,就在殷姝以为他不会回答时。
他用力攥紧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