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拜师后发现夫子是反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5章 迟来的第三更(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让人一眼便注意到。

    好在今日钱庄客人少,殷姝寻个间隙便带着仁禾进去。

    柜台后的掌柜头也不抬,手将那算盘拨个不停,问道:“客人是要存钱还是借贷?”

    殷姝压低声线,小声道:“我找人。”

    掌柜听个乐,终于抬起头看向殷姝,好笑道:“客人莫不是走错道了,找人出门右转去衙门,你来钱庄找什么人?”

    “我找肖昭。”殷姝打断他,直直说道。

    提到肖昭,掌柜嘴角噙着的笑一僵,眼神满是警惕,随即语气不客气起来,“客人莫不是没听清,这里是钱庄,找人还请去衙门。”

    可殷姝并未生气,甚至神色一丝波动都无,只重复道:“我寻肖昭,你只管告知她。”

    掌柜还未开口,便见店门走进一女郎,朗声道:

    “何人寻我?”

    殷姝转身看着肖昭,她与之前青竹山装扮截然不同。

    印象中的她总是一身利落劲装,神色总是凛然,盖是做暗卫久了。

    可现在的她一身寻常女儿家的衣裙,如她性子,不喜繁饰,只别了一只木钗,也并未带面纱。

    此时肖昭,不,应该是萧昭,上下打量面前这位脸色腊黄,气质却清然的女郎,隐隐熟悉感上头。

    忽的,她试探问道:“女公子?”

    殷姝轻笑颔首,接着便见萧昭抿唇笑起来,眼中激动暴露无遗。

    掌柜一看,竟真是熟识,又见外客愈发多,担心萧昭安危,便开口:“阿昭,你带这位客人去后院吧。”

    萧昭点头,带着殷姝与仁禾去往后院。

    边给殷姝解释:“自打我离开青竹山后,便有一方势力一直追杀我,后来辗转来到徽城,杨伯无儿无女,便视我为干女儿,我也在此地落脚。”

    殷姝明显感觉到萧昭在某些细节上略略带过,想来也是有所顾忌。

    待到进到萧昭房内,三人落座,萧昭才试探问道:“女公子怎知我在这里?”

    殷姝看向仁禾,仁禾开口:“女公子本是来徽城探亲,昨日杜康日吩咐我出来买糕点,我便在钱庄外瞧见你。”

    “便将此事告知女公子,女公子虽不言,我却瞧出她心中挂念你,劝她来看看你。”

    说到此处,仁禾还一脸忿忿。

    殷姝伸出手点点仁禾的额头,打趣道:“让我闻闻,是否醋坛子打翻了。”

    主仆二人的调笑显然让萧昭稍稍放下戒备心。

    虽说她当初确实为殷姝所救,可时隔如此久,殷姝突然上门,未免多些警惕。

    更何况,这位殷家女公子心思不浅,而她再也不是独身一人。

    要是一步踏错,便会牵连护她之人。

    见萧昭面色有所波动,殷姝才开口说:“那日你下山后,我并未派人跟着你,想着你既为自由身,便不该再有羁绊。”

    “一直未有你消息,我心中也多分记挂,因此知晓你曾出没此地,才斗胆拜访。”

    此话也不算作假,殷姝心中其实一直担忧萧昭境况,她虽为暗卫,可一生都在为别人所用,不得半刻自由,世事懵懂,怕她再次重蹈覆辙。

    萧昭显然读懂殷姝言下之意,看向她的目光坦然,“听闻殷家二公子大婚,殷家大喜。”

    语气坦荡潇洒,再不复之前困囿情爱之象。

    殷姝总算放下心,接着问道:“你方才所言,有追杀你的势力,可查清是何人?”

    按照殷衡的性子,他现下最恨之人便是殷姝,应该是没心思去查萧昭这个“已死之人”。

    萧昭摇摇头,含糊过去,“盖是以前的仇家吧。”

    殷姝目光微微一闪,见她逃避这一话题,约莫猜到些信息。

    “实不相瞒,我前来还有一事相托。”

    萧昭斟茶的手微微一顿,缓缓放下后,才笑道:“女公子但说无妨。”

    “自青竹山至殷家再至徽城,一路来所见尽是流民弃儿。”

    “好在我手头有些余钱,因而,我想办个慈幼局,想寻个外头的人替我张罗,不知你是否能担下此事?”

    殷姝恍若未觉萧昭动作,直直开口道。

    此时萧昭心下窘迫,她本以为女公子是想从她身上打探消息,却没想到她居然提及流民之事。

    世道多不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世家豪族享锦衣玉食,极少舍得瞥眼看向人世艰辛。

    想到当初青竹山一事,她也是如此言辞恳切,才有此日的自己。

    萧昭未有片刻犹豫,满口应下,保证自己定会好生打理这个慈幼局。

    殷姝主仆二人往回走,身旁的仁禾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

    “此番我们并未打探到任何消息,这可如何是好?”

    殷姝示意她小心隔墙有耳,仁禾噤声,脸色仍旧焦急。

    没有任何消息吗?

    那可不一定。

    想到萧昭头上别的那支木钗。

    原书剧情提及过,窦赋修出身户部侍郎家,亲母是窦父手下送上来的美人,身份不明,长相极其美艳,深受窦父喜爱,可一切都在诞下窦赋修之后变了,谁也没想到,窦赋修居然生有一双重瞳。

    民间皆传重瞳者皆卓尔不群,偏生窦父最是不喜邪门,央不住心爱小妾的请求,他勉强松口请高僧为窦赋修算命格。

    那高僧自上而下打量有幼童窦赋修,长叹一气,留下“忽魂归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