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 魏明和魏杨出门了,刘氏看着儿子有很多话想说,可又觉得该说的都说了,欲言又止。
“娘, 你放心, 我会跟着大哥的,也会好好表现的。”
魏杨这话一出, 刘氏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为了让儿子能成功拜师, 这段时间在家里魏杨背了很多诗文,经常苦读到深夜, 刘氏是既欣慰,又担忧。
“阿杨很聪明,娘你没必要担心。”
魏明在一旁开口道,刘氏担心他也能看出来,魏杨这回准备的也很充足,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你也要好好表现, 你们两兄弟争取都要过。”
“好,时候不早了, 那我们先走了。”
魏明和魏杨今日穿着的都是刘氏新做的衣服,听闻她做好之后,还专门拿到寺庙里去,供奉了三日, 就是为了让这衣服沾上庙里的佛光, 好让佛祖和菩萨保佑他们都能顺利通过。
还未到大儒门口,魏杨瞬间惊呆了, 不知何时, 队伍已经排到了街尾了, 来拜师的学子很多,有六岁幼童,还有而立之年还未有功名的学子,他本以为自己已经算小的,没想到还有比他更小的。
魏杨超前看去,不少人都是穿着绫罗绸缎,旁边有仆人伺候。
二人随后拿著书箱去后面排队。
“一会你多给先生背诗文就好,记住要背那些大家的,大儒都是欣赏那些比自己还厉害的,要多夸赞他们。”
魏明看着有些紧张的小弟嘱咐道。
“我知道了,大哥你也要好好表现,争取咋们兄弟一起在这读书。”
“放心,我应该是写文章,大哥最擅长写文章了,你好好表现。”
这白先生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他有不同的考核要求,魏明心知肚明,不过他的教学方法也很另类就是了。
但他怎么也比村里学堂的先生好,魏杨要是能留在这里读书,其实对他也好。
“这位大儒我听说他对学生虽严厉,说话不好听,经常会惩罚学生,但阿杨你要相信自己,好好读书。”
“大哥,我还没选中呢。”
魏杨看着自家大哥,不知为何,他感觉莫名心安。
“大哥相信你,肯定会中的。”
排队到下午,有两个书童过来来给魏明和魏杨一人一个牌子。
“你们三日后在来,到时候拿着这个牌子可以直接进去。”
“好,多谢二位了。”
魏明这话一出,魏杨连忙跟着一起做礼。
“二位学子不必客气。”
“走吧,咋们回去吧。”
二人归家,刘氏有喜有忧,魏杨随后把实情告诉自家母亲,她的心这才放下一点,三日后才能见到先生,也好,多了几天准备的时间。
“果真是大儒,拜师的那么多,去的这么早的,还排到三天后了,那这几日你们可要好好准备。”
“放心吧,母亲。”
唐玥在一旁拿着千字文,教雪娘读书,雪娘学得很认真,魏田则是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画集,这是哥哥新买给他的。
他也读过书,认字没问题,不过你让他教,他也不会教,知道妻子想认字,他也没拦着。
“好不容易来了这府城,咋们也都别在客栈待着,府城城外有座云积寺,哪里是府城香火最旺的寺庙了,听说也很灵验,咋们一会去那边给菩萨上香去。”
刘氏本想着让儿子好好读书,闻言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该拜的还是得拜,魏明也不是封建迷信,他是想去走走,会碰到那个人也说不定,他在府城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那里了,唐玥也没意见,来都来了,出门走走也不错。
几人收拾了一番,随后出门去。
云积寺就在云山的半中央,这里上去要么是走,要么就是做轿子,道路不宽,很窄,右上左下。有钱人会租赁一顶轿子,没钱人那就走路上去。
卖香火的商贩络绎不绝,刘氏买了不少香火,唐玥和雪娘一起,几人慢悠悠的往山上去。
天气虽冷,时不时的还会刮一阵冷风,但丝毫不阻挡人们的热情。
“小姐,我好像看到二小姐了。”
唐涵供奉完菩萨出来,准备去后院休息,闻言摇了摇头。
“怎么可能,你是不是看错了,她不是在村里吗?”
“是真的,奴婢不会看错的。”
秋菊是唐涵的贴身丫鬟,又是陪嫁丫头,自小就服侍她的,一家子都在她嫁做事,也不敢骗她,见她语气如此坚定,唐涵信了。
“你在哪里看到她了?”
“就在那边,她也进屋了,小姐您等一等,她一会就出来了,不信你看看。”
嫁给了知府家的公子,看似风光无限,但其中也不是没有苦楚,唐涵嫁过来后才知道,婆婆为什么要求娶她了,原来这李公子在外养了外室,且那外室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他这人平庸没本事,又不是嫡长子,本来在婚嫁上就不占优势,还没成婚就养了外室,更是让不少人家避之不及。
尤其是她对那外室好的跟什么似的,孩子李夫人是想认得,毕竟是孙儿,但那狐媚子外室,她不想认,本想着暗中解决了就是,谁知李公子拿了刀在她面前,说她那外室若是有好歹,他跟着一起去了算了。
这可给李夫人吓得不清,同时也更憎恶那个外室,后来她也不敢在说什么了,儿子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