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黄明达尽量讲了一下前因后果, “怎么说一个项目能立项也挺不容易的……”
说到这儿,黄明达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被曲静妍弄没的那两个综艺,感到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一声, “这个节目原本报备了十期, 现在已经播了七期,不过因为停播一期所以还有两期, 你就只要去录两期就好。”
“我只有一个问题,”曲静妍微微抬了一下手, 示意黄明达自己想要说话,“节目第一期的风评怎么样?”
黄明达愣了一下, 他没太明白曲静妍的问题和他们现在正在聊得事情有什么关系吗?
“我猜一下好了, ”曲静妍看黄明达这个样子就知道对方不会考虑这种问题, “应该第一期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无聊的综艺节目。”
其实大部分治愈类型的综艺节目都很无聊,如今流行的综艺节目, 包括选秀、恋爱、比赛、竞技类在内, 拥有一个统一的内核——竞争,有竞争才有看点,虽然也有《归田园居》这样的慢综艺, 可是能杀出重围的有且只有这一个。
《归田园居》第一季火了以后, 各个平台各家电视台都陆续推出了类似的节目——然后扑的悄声无息, 其中大半甚至因为根本就没有看,直接腰斩。
如果没有竞争的内核, 那或者靠搞笑、沙雕出圈,或者是走话题路线。
光听黄明达的话,节目组确实是挺不容易的, 就好像是遭受了无妄之灾一样, 不过不好意思, 就算大家都是同一个公司的,曲静妍也完全不信对方真的有自己说的这么清白。
或者说的更难听点,《心灵加油站》节目组落到这个地步完全是他们自己作的。
第一,请这些嘉宾没人逼着他们请吧?
第二,综艺做出来什么效果,虽然素材能决定一部分,但是大多数不是由后期剪辑决定的吗?
特别是导致整个节目出事儿的第七期,后期看材料的时候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能看不出来?恐怕是明知道有争议,不过因为很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博流量,所以才没有剪辑掉吧?
不是让节目组做道德标兵,对方把这种素材放出来,能看出来也是知道会挨骂的,节目组没给那个女艺人解释的机会,也没借机洗白,立场上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曲静妍没有义务给这个想要走话题路线,不过是没能控制好,所以赔了个精光,差点把节目都赔没了的笨蛋节目组善后。
黄明达听出了曲静妍语气中的不喜,试探性的问:“所以不接了?”
这个综艺对于别人来说很毒,但是对于曲静妍来说却不同。
嘲讽他人,哪怕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嘲讽别人,也会有很多共情能力较强,心很软的观众觉得不舒服。
这些观众认为,哪怕是对方先做错了事,如果这件事没有的触碰到法律,只要接受大家默默的道德谴责就够了,即便这件事触碰了法律,那么既然法律已经惩罚了他,那他就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
像曲静妍这样的人特意跑过去对人家大加嘲讽,显得非常没有素质,特别讨厌。
人类是多种多样的,这种人的数量虽然和大部分人比起来不算多,但是说实话,也还真的不算少。
所以每次曲静妍参加完节目以后,都会再面临一波这些人的谴责。
他们讨厌她讨厌的厉害,比讨厌真正做错了事,犯了法的人更甚,因为在他们眼里,那些人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可曲静妍做错了事却什么都没有付出,反而被更多人喜欢。
不过当看见这种说法的时候,更多人会替曲静妍回答这个问题‘曲姐怎么没有付出代价?她这不是遇见你们了吗?’
但是在这个综艺里不一样,她是被广大观众邀请去的,几乎所有关注着这个节目的观众在看见曲静妍的那一刻就明白,曲静妍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他们绝不会厌恶曲静妍怼其余的嘉宾,又或者说这正是他们渴望的。
加入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敢泼曲静妍的冷水,其余观众绝对会站在曲静妍这边。
所以对于曲静妍来说,参加这个节目是百利而无一害,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曲静妍去了以后不屈服于其余几个嘉宾,就是白得热搜的好机会。
黄明达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才会推荐曲静妍参加这个节目的。
不过黄明达在和曲静妍共事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两人之间有且仅有一个人能做决定,那个人就是曲静妍。
黄明达可以建议曲静妍做什么事,但不论这件事在黄明达眼中看起来有多好,只要曲静妍表现出了明确的不喜,那也就只能放弃。
“先看看报酬吧。”曲静妍自然也能看明白其中的好处。
不过这些好处对于当初那个正处于低谷的曲静妍来说非常重要,那时候的她宁愿倒贴钱(如果她有的话)也要上,对于凭借关盈盈爆火以前的曲静妍来说也算重要,演员这个身份还没立住,她也同样需要保住自己话题女星的地位,靠综艺的堆叠,让自己不断的出现在大众眼前,免得被忘掉。
不过现在的曲静妍,这两年半就算是躺在关盈盈的老底上也能保证自己能接到剧,而且她不相信自己能废物到这个地步,这期间居然一部剧都不会爆,况且她手上还有在原着就明确写了会爆的《摘叶飞花令》。
她要是不如原主这个大学四年科班教育几乎什么都没学到,更是一直在烂剧里打转,最后只凭着一身天赋和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