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殊色误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8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檐梢细细密密的雨水织成了珠帘, 簌簌垂落,一阵狂风过庭, 青石砖地上雨落声震耳, 蜿蜒的廊道里斜斜刮过一阵雨水,靴履踏过时,溅起一滩积水。

    这场雨从昨日的夜里便开始下了, 城门的烟花燃尽之后,不过一两刻钟的功夫,忽然变了天色, 雷声滚滚, 大雨倾盆。

    伏阑一路小跑,从王府外冒着雨水骑马赶回来,浑身湿透, 匆匆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拽住一个路过的婢女急忙问道, “王爷呢?”

    婢女指了指王府西面的园子, 转眼就见问路的人匆匆朝着那个方向去了。

    西园是一整个低矮的山坡,沿着山石修筑了木廊,一直通往山顶的角亭。

    翠树掩映下,伏阑走到木廊尽头,才看见角亭里, 负手站着一个身穿蟒袍的人影, 眺望山下, 不知道在想什么。

    “王爷,手下已经查清了, 昨晚樟树下乃是灵清观的奉玄真人占卦解签, 树上的纸符皆被雨淋湿, 已经分辨不出什么了。”

    他掏出两根木签,双手抬高,弯腰递过去,“这是那道士交出来的两根签,说是夫人昨晚亲手所抽。”

    李承璟目色沉郁,垂眸望过去,两根道观里寻常的木签,上面写着一句签语。

    他接过来看了看,一根是最常见的祈福签,没什么特别,第二根……他两指捏着端详了一会儿,眼底露出一丝冷笑。

    “啪”,木签被他随手折断,扔在了脚下。

    伏阑战战兢兢,如实跟他回禀道士说的话:“……那道士说,第一根签是夫人自己选的,第二根,是与夫人同行男子将签筒递给了夫人,抽出来便是这跟姻缘签。”

    李承璟的手搭在栏杆上敲了敲,怒气隐隐,忍着不发作,咬牙切齿道,“她与别的男子去求姻缘?”

    伏阑的额头贴在地上,小声道,“道士说……他说……”

    “说什么?”

    “说这跟姻缘签解出来,是前世今生,命定的缘分……”

    大雨如注,狂风呼啸,山下的树木枝叶搅乱成一团,在如同泼墨的天色笼罩下,浓绿隐在雾茫茫的雨帘身后,幽深骇人,风雨声像是野兽在嘶吼。

    李承璟一字一顿念到,“前世今生?”

    蟒袍的衣角被雨打湿,他的面上,也飘落了雨点。

    “那妖道可曾记得那男子的长相?”

    他当时只是在人群的间隙恍惚一瞥,只因那石榴红的裙子显眼,才注意到了崔茵,不曾注意到她身旁的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道士说那男子带着兽面,树下光线不甚明亮,故而不曾看清,至于夫人,是因曾在灵清观见过夫人,这才印象颇深。”

    李承璟转过身来,冷哼一声,“看不清?带去暗狱里再问问,若还是‘看不清’,不必留了。”

    伏阑手撑着地,蓦然抬头,哭丧着脸,“王爷,这可使不得,那妖道狡猾得很,被抓之前叫人去给谢家递了信,谢家太夫人最是信这道士的话,他若是在咱们这里出了事,叫谢老夫人知道了,岂不抓住了把柄?”

    李承璟额角的青筋直跳,正欲发作,崔莹身边的一个侍女不知何时过来了,抖着声,站在亭边喊了声摄政王。

    婢女垂下头去,“王爷,王妃请您过去,有要事要禀告。”

    ……

    “丹阳城内的客栈?”

    李承璟换了身衣裳,皱眉问崔莹,“什么时候的事?”

    崔莹挺直了腰板,答道:“那两口箱子是当初……当初七娘要去闽州时存在那里的,里边是她阿爹的遗物,这两日我回崔家,偶然从下人那里打听来的,我估摸着,大夫人后来派人去查过,发现箱子被人取走了,这才怀疑七娘回了建康。”

    她笑了笑,“王爷,这可是我费了好大力气打听来的,那客栈掌柜说,是七娘亲自去取的,衣着打扮可不像是受了苦在外流落,倒像是哪家的贵夫人。”

    李承璟心中怒气已经完全盖过了昨晚看到崔茵时的震惊和欣慰,这两件事怎么会这么巧,她不仅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从姑苏逃了回来,看样子,昨晚那个男子,就是这些日子将她的消息慢得滴水不漏的“贵人”。

    贵夫人?她还想当谁的夫人,崔茵是他的结发妻,千辛万苦逃出自己的手掌心,还敢投入别的男人的怀抱?

    整个大梁,谁有这个胆子,敢跟他抢女人。

    崔莹见他脸色愈来愈阴沉,心底暗笑,七娘便是将来能被李承璟寻回来,他二人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不说崔茵自始至终都想远离李承璟,如今被他知道,七娘宁愿投入他人怀抱,也要躲着他,李承璟岂能轻易原谅她?

    “王爷,若寻回七娘,您可要记得对我的承诺。”

    “不论是王妃,还是……皇后,都只能是我。”

    她刚刚走出书房的门,便听到里面瓷器碎了一地的声音。

    李承璟怒火滔天,恨不得现在便找到崔茵,一根金链将她锁起来,想躲开他,想逃走,她妄想。

    能从姑苏毫发无伤回到建康,又能安然取回亡父遗物,建康之中,谁有这个本事,将她金屋藏娇?

    窗外骤雨初歇,又一阵雷声隆隆滚过。

    姑苏……他目光一凛,当初在姑苏奉命捉拿天通教的人,是大司马,萧绪桓。

    原本万寿节第二日,依旧有赏花和灯节,只是城门处不再燃烟花了,没预想,当天大雨倾盆,狂风乱作,只得取消。

    第三天才是小皇帝的生辰日,宫里办了宫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