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的孩子,因为心疾,瘦弱的像几个月大的小婴儿。
崔家的仆妇在一旁忍不住打断这母子重聚的画面,“七娘子,孩子给您送到了,老奴便回建康交差了。”
春草恨恨地瞪了她一眼,巴不得她现在就走。
今日天色已晚,要等明日再坐船继续赶路。
崔茵抱着失而复得的孩子不肯撒手,哭了笑,笑了又哭,等奶娘喂完,亲自轻轻拍着阿珩入睡。
夜深了,她也没有一点困意,崔家留给她的奶娘却犹犹豫豫,似乎有话要说。
“夫人,奴婢是江左人,崔家派奴婢给小郎君做奶娘也是迫不得已,求夫人恩典,另寻一位奶娘,放奴婢回建康。”
崔茵闻言皱眉,这奶娘分明是见自己没有倚仗,拿了崔家一大笔的赏钱,却想趁自己势弱,拿钱走人。
她的确奈何不了这个奶娘。
“我若再给你一笔银钱,你肯不肯跟我去闽州?”
那奶娘自然不肯,她先前是贪图那笔银子,才答应了崔家的这份差事,半路又后悔,一心想走。
“奴婢不是奴籍,没有身契在崔家,夫人有孩子,奴婢也有,”她十分坚决,“求夫人恩典。”
崔茵原不是容易心软之人,但这句话让她叹了一口气。
“你留下一半的银钱,等我离开时,回建康吧。”
奶娘喜出望外,“多谢夫人。”
“阿珩还小,得再寻到一位奶娘你才能走。”
奶娘连连点头应下,“这几日奴婢一定尽心喂养小郎君。”
找合适的奶娘哪里是件容易事,元宵刚过,尚在正月里,山阴城也算繁华,定然寻不到什么缺钱做奶娘的人家。
崔茵只好去城外的庄子里打听,可有近来生养过的妇人。
阿珩已经一岁了,按理说可以断奶了,可那样瘦小孱弱的孩子,还是需要找人喂养。
崔茵在一个庄子里打听到一户人家,那户人家的妇人一听给的赏银不少,有些心动。
崔茵也不着急,先回城郊的宅子里等。
回去的路上,她盘算了一番,“实在找不到,就找个郎中看看,或许可以断奶了呢……”
这样一路上安慰着自己,等会到城郊那处宅子时,远远的看见屋子里灯火通明。
春草“咦”了一声,“点那么多灯做什么?”
崔茵却愣在原地,手心冷汗直冒。
寒风吹过她的脖颈,只听吱呀一声,门内走出来一个玄色衣袍的身影。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摇了摇头。
“茵茵,你怎么就不听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