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阙韶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九章 圆月弯刀(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吴庸侍候天宜帝已有十五年,自他成为贴身内侍以来,待在皇帝身侧的时间超过宫里任何人,包括后宫的妃嫔。直到近几年,实在另有要务脱不开身时,才由徒弟张承珏在御书房或清凉殿伴驾。作为重华宫的内侍总管,他了解宫中的人和事,就如了解自己的掌纹,清楚每一条或深或浅的纹理沟壑。能够长久地随侍君侧,忠诚只是最基本的条件,他能将分寸二字运用得炉火纯青,比如适时地能言善道和恰到好处地惜字如金。

    就像现在,他引着静王从后宫回到清凉殿侧旁的西暖阁,一路上没有任何交谈寒暄,连投过来的目光都很少,但无论神色还是步态中都透出适度的恭谨,因而这种沉默反而令人舒服。

    静王也没有同他说话,还有半个时辰就到戊时,他已经感到身体里逐渐蔓延开的疲软和隐隐的抽痛,这个下午过得很是劳神,加上药性快要发作,他整个人都有种近乎恍惚的昏沉。

    清凉殿的西暖阁与主殿隔了一道回廊,里面器物华美,设有锦帐长榻。吴庸请静王坐下少歇,就不快不慢地朝主殿走去。

    主殿的内室里有一道暗格,除了皇帝本人,重华宫中唯有吴庸能够打开,里面每次只放置一粒当月的解药。至于天宜帝是从何处取来这颗药丸,以及根除碧海澄心的灵药究竟收藏在哪里,唯有他本人才知晓。就像对待许多其他皇家隐秘一般,吴庸从不探究,连已知的也尽量装作不知,除了天宜帝特别交代去办时,譬如眼下。

    他让几个在清凉殿服侍的内侍都退出去守在殿门外,自己独自进内室取药,亲自倒了一盏温水,将黄豆大小的药丸化开。天宜帝想表示惩戒时,就会将药融在酒里,让静王多受一些罪,若像今天这般有嘉许之意,用的就是水。

    吴庸将一盏药水放在托盘上,双手平端着,小心地绕过另一侧回廊,朝西暖阁走去。皇帝不在时,清凉殿内外一向很肃静,他脑中回想着适才在兰亭宫见到的情景,总觉得韩贵妃这次不若平时冷静,手段有些操之过急;天宜帝近年来对后宫争斗越来越不耐烦,既没有万全把握,何必非要当着他的面清查后宫。

    回廊上铺的都是两尺长,尺半宽的金砖,走在上面本来平整而舒适,但不知是时间太久还是别的原因,廊下两块并排铺设的金砖不久前裂开了一道长长的缝隙,弄得地面像是横着开了条口子,十分有碍观瞻。

    从宫外运来同样尺寸的金砖替换上需要三天,于是这道开裂处就暂时铺上了一条织了花鸟图案的地毯遮挡。吴庸踏上去时,还在思索着宫中的大小事务,脚下突然一虚,竟如一脚踏空般。那两块开裂的金砖竟不知何时被撤了去,又没补上新的,不算厚的地毯就在上面虚架着,根本禁不住人的重量,吴庸反应过来不好时已经迟了,整个人连同手中的托盘都身不由己向前栽倒。

    就在这时,一只手从后面伸过来,毫厘不差地捏住了托盘上即将倾倒摔出去的杯子,动作似乎并不快,却连一滴药也没有溅出。跟着有人从后面扳住他的肩膀,一股既稳定又平和的力道传来,立时托着他站稳了身体。

    能将一场意外之灾化解得如此轻描淡写的,重华宫中只有一个人。吴庸定下神,赶忙对身后之人拱了拱手:“多谢李统领相救,怎么会有暇来了此处?”

    “后宫出事,我将陛下常去的地方巡视一遍,恰好路过。”李平澜脸上仍是一贯地不动声色,淡淡地说道:“想不到一天之内,前殿后宫都有人跌倒。”

    正说话间,两名工匠抬了块沉重的金砖朝这边过来,后面跟着两个小内侍,见地毯凹陷,一只托盘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都吓得慌忙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小的们不该一时疏忽走开,求吴总管饶命。”

    吴庸眼中掠过深思的阴霾,李平澜将盛药的玉杯递回给他:“吴总管可是正有急事待办?”

    “李统领这个人情,咱家记下了。”吴庸接过来,不理会那两个内侍,回身朝西暖阁走去。李平澜没再说话,陪着他走到门前,看着他迈过门槛,随即转身离去。

    半个时辰后,驷马的御用宫车又驶出宫城,朝西北方向行去。

    洛湮华靠坐在车厢中,解药已经服下,但经历过两次的那种毒发的难受仍然渐渐攫住了他的身体与神志。过了今晚,韩贵妃和太子暂时应不会再盯准了月中十五出手,否则会引起天宜帝的疑心。而此番入宫尽管凶险不少,仍该算是很幸运了吧。

    关绫和清明一直等在车里,两人见到他平安出来,都明显放心了些,但仍然绷得很紧。

    静王知道自己的脸色一定很糟,清明两次过来,想扶着他躺下,宽敞的后厢确实可供躺卧休息,但他觉得还是应当尽力坐着,而不是像个起不了身的病人一样被拖回府里,让下属们担忧惶急。秦霜和杨越都很有才干,然而自己一倒,他们心里总会有些发慌,关绫也才十六岁,今晚不知能不能顺利应付过去。

    人在生病时总会变得脆弱,觉得什么也做不到,无力御敌,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这每月一次的发作,偏偏都在旁人的算计之内,即使已策划了应对,今夜自己也注定是个拖累了。

    他闭上眼睛,不知因为毒性还是疲惫,思绪无法集中在眼前,反而飘得有些远,秦肃随着粮队在八百里外的路途中,洛凭渊在三百多里外的豫州,他们此刻都在做什么?他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娃娃,不是今天抱过的月月,而是小小的洛凭渊,笑的时候眼睛不会弯成月牙儿,依旧睁得圆圆的,像是在问:“皇兄为什么总没空陪我玩?”母后很忙,如嫔要在一旁陪同,自己则不是读书就是练武,天宜帝更是很少关注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