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别云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7章 补过(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与此同时,戴丰茂也忽然大叫了一声:“头儿!我想起来了!”

    他听见这称呼时有些意外,却也没表露出来,回过头道:“说。”

    戴副尉一脸兴奋道:“当时留在这里的两个弟兄都是被闯进来的人迷晕的,听他们事后描述,晕倒之前都闻到了一股香味,像是某种花香,不过他们都说不出是什么花。我当时以为只是迷药的香味罢了,现在想来或许是某种线索。”

    “花香?”季别云忽然想起了什么,“冷虞花的确可以制成迷药,不过必得采集大量且新鲜的原料加以炼制,才能够短时间迷晕一个人。京中是没有成片的冷虞花的,只能是在京城之外。”

    戴丰茂赶紧接了一句:“我知道京畿有几个地方种有大片冷虞!可以一一排查!”

    季别云站起身来,用脚将干草重新踢了回去,盖住了那片斑驳血迹。

    “都有哪些地方?”

    “京畿下面的富义县、淳化县,”戴丰茂顿了顿,“还有阜陵所在的阜县。”

    季别云走出牢房,步履匆匆朝地牢外走去,声音回荡在长廊中有几分缥缈。

    “没时间一一排查了,一百三十九人兵分三路。”

    戴丰茂跟了上来,问:“那头儿去哪个地方?”

    他想了想,答道:“你与我一起去皇陵,挑几匹快马。快马不多,只带十人就行了。”

    先帝所葬的皇陵位于京畿阜县,故得名阜陵。

    此地原本的居住人口不多,自从先帝选址在此修筑皇陵之后,从全国各地抽调工匠,大兴陵墓的同时还在周围修建城池,待修成之后供人居住,让那些人世代供奉守卫皇陵。

    那地方的管辖不如京畿其他地方规范,位置也较为孤立,故而他思索一番之后认为此地最有可能藏有线索。

    **

    一大队人马出了大理寺的门,分成三路前往不同方向。

    季别云那路快马飞驰,在晨曦之中朝着西边城门狂奔而去。一路出了城,大约两炷香的时间便到了阜县。

    远远地,一片苍翠之色便映入眼帘,丘陵起伏延绵且走势和缓,山脚下便是一座规模中等的城邑。

    他们只是路过,片刻未停,由戴丰茂带路驰往城西五里之外的小山坡。

    坡上开着一大片的白色的冷虞花,如雪一般覆盖。季别云回头看向戴丰茂,“是这里吗?”

    戴副尉点了点头,“对,此处人烟稀少,只在山坡底下有一处小村落,应该就在村子里面了。”

    他轻轻踢向马腹,在马猛地加速窜出去的一瞬间朗声道:“分开包抄!”

    他们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入村落之中,本以为会惊动此地村民,却不料这里竟一个人也没有。

    十多户人家都不见了,每一家的院门都是敞开的,屋内空空荡荡。

    前方忽然传来戴丰茂的喊声:“头儿!这里!”

    季别云策马过去,停在了一户人家前面。血迹从篱笆处一直蔓延到门内,隐约可见堂屋内躺着一个人。

    他们纷纷下马跑进屋里,蔡涵浑身浴血,胸膛处有一道明显的刺伤,看着已经没了气。

    季别云迅速拿过桌上的抹布按压住伤口,心里的火气一下子蹿了上来。

    其他人纷纷去其他角落寻找线索,片刻后戴丰茂走到季别云身边,声音低落:“应该是刚走不久,走之前杀人灭口,还留了一封……陈罪书。”

    季别云没空看信,冷冷道:“你念吧。”

    谁料戴副尉支支吾吾的,将信送到他眼前,羞赧道:“……我识字不全。”

    他叹了口气,看向那张染了血的信纸,念了出来。

    “吾于充州刺史府所获数千两银票,悉数藏于隐秘之地。入狱之前,吾与人商议,若救吾离京,便将千两银票之下落如实告知。”

    季别云念完之后,心里的火气更旺了。

    种种迹象都可以证明蔡涵是冤枉的。其一,充州一案绝非一人所为,且蔡涵在审讯中根本说不出合理的作案过程。其二,昨夜蔡涵刚同意要坦白实情,晚上便发生了劫狱之事,很难不让他猜测三司之中藏有奸细。其三,写在牢房地上的那四个字,字字泣血,季别云愿意相信蔡涵真的是被推出来顶罪的。

    此时又冒出来一封所谓的陈罪书,将昨夜的事定义成了同党劫狱。

    季别云越想越气,手下力气不自觉重了一些,却在顷刻之间感受到了那具身体的颤动。

    他猛地转头看向蔡涵,这人的胸膛在微微起伏。

    “还活着!”他赶紧道,“戴丰茂,你带两个人一起走。你亲自去一趟皇城,告知圣上人抓到了,求他派羽林卫前来接人。另外两人就近去皇陵城邑将大夫请来,越快越好!”

    戴丰茂找到人之后,脸上的忧虑之色便消散许多,此时听了命令之后更是跃跃欲试,当即便转身朝外跑去。

    “等等!”季别云突然把人叫住,犹豫片刻后补充道,“若圣上不愿派遣羽林卫,你便传我原话……死活不论,但忠奸难辨。”

    不仅是戴丰茂,其余几个人也都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头儿,你这话不是明晃晃地得罪人吗?”戴丰茂没忍住,出言相劝。

    他入伍十年,什么样的将领都见过,就没见过季别云这样的。初生牛犊不怕虎都不足以形容了,得叫犟才行,还是不分对象的犟,又倔又犟。

    “忠奸难辨”一说出来,再配上把犯人越过三司直接交给圣上亲兵的举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