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昨日是裴珏的大婚之日, 整个镇国公府张灯结彩,处处可见喜庆的红绸、囍字。
因裴珏喜静,陶然居也远离喧嚣, 颇得一方安宁。若平日里住着,但是怡然自得, 可这会儿姜窈有些犯愁。
她昨夜被裴珏翻来覆去, 本就累得够呛,尤其是两腿之间, 几乎是每走一步都有些不适。
裴珏虽是察觉了她的异样,步子放慢了, 但姜窈仍受了些罪。
新婚夫妇刚走出陶然居, 姜窈便苦着脸冲裴珏抱怨:“都怪郎君不知节制, 你倒是神清气爽了, 受苦受罪的倒成了我。”
裴珏自知理亏,又小意赔罪,本想让人抬软轿来, 又恐旁人讥她娇气,遂将她拦腰抱了起来, 道:“为夫这就给你赔罪。等快到葳蕤轩了, 我再放你下来。”
姜窈不肯,这一路过去, 不知要碰上多少人, 若是被人瞧见, 指不定怎么编排她呢。
她挣扎着要下去, 裴珏却不放, 他道:“窈窈不必有什么顾虑, 旁人若见了, 也只会羡慕你我二人的情分。便是说些酸话,那也是他们嫉妒,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姜窈想了想,裴珏这话倒是言之有理的。她低门小户嫁进镇国公府,有的下人看人下菜碟,保不齐往后会明里暗里的搞些什么幺蛾子出来。
她进门第一日便让人知道她与裴珏的情分,倒不是件坏事。
想通后,姜窈便心安理得地让裴珏抱着。
一路到了葳蕤轩,倒没碰上什么人。两人到了院门外,裴珏便把姜窈放了下来,而后放缓脚步,与她一道进去。
镇国公府里的人早就等着了,尤其是裴崇兖和乔氏,等着喝小儿媳的茶不知等了多少年,如今终于如愿了,夫妻俩倒真有些兴奋之意。
除了镇国公夫妇俩以外,其他几房也来得齐整,除了还在外放的二房一家子以外,几乎都到了。
姜窈原本被裴珏牵着,但到了正堂外,她便让裴珏放开了她——
一大家子都在这里呢,牵着手算怎么回事?
璧人相携进屋,正堂里的人或多或少都露出了惊艳之色。
这两人本就是难得一见的好看,这会儿又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起来竟然比往日里更俊些。
尤其是姜窈,从姑娘成为了妇人,眼眸里还有芙蓉面上,都带着尤未散尽的春意,既妩媚又勾人。
她跟在裴珏身边,两人虽未窃窃私语,也没有过于亲昵的举止,但暗中涌动的那脉脉温情,任谁也看得出来。
乔氏对姜窈是极为满意的,见他们二人相携而来,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
一旁静候的嬷嬷托着茶盘,而后递到了姜窈与裴珏跟前。
姜窈知道该敬茶了,她伸手接过,却因手腕有些软,而险些没端住。
幸好裴珏眼疾手快暗中托了她一把,才不至于出丑。
两人依次跪在蒲团上,给裴崇兖与乔氏敬茶。
姜窈对裴崇兖与乔氏格外敬重,不仅仅因为是新妇进门,还因为这夫妇俩从前对她的维护。
因此,这一跪,她格外诚心。
“请父亲用茶。”
裴崇兖乐呵呵地接过去了,给了姜窈一个厚厚的封红。
浅饮了口茶,裴崇兖先是夸赞了姜窈一番,而后又告诫裴珏:“慎之,你已二十有五,如今又已成家立业、娶了新妇,往后不仅要对陛下、对大齐忠诚,更要爱护妻儿,可记下了?”
裴珏颔首,“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裴崇兖很是满意,然后又让他俩给乔氏敬茶。
乔氏等小儿媳的茶已经等了多年,这会儿哪怕是给她敬上墨汁,只怕她也会觉得是甜的。
她也舍不得让姜窈跪太久,喝过茶、给了一匣子首饰后,便迫不及待地让裴珏和姜窈起身。
乔氏只略瞥了眼裴珏,便把心思都放在了姜窈身上。裴崇兖这做公爹的不好多看姜窈,乔氏却没这个忌讳。
乔氏笑眯眯地看了姜窈好一会儿,脸都快笑僵了,“好孩子,我这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把你盼回来了。”
姜窈何尝不想乔氏?在清远侯府时,余氏待她自然是宛如亲女,但她也没忘记乔氏待她的好。
她语气亲昵地与乔氏道:“我也记挂着母亲呢,往后母亲若是不嫌我烦,我便日日来陪母亲消遣。”
乔氏乐了:“那敢情好。”
婆媳俩其乐融融,裴珏只含笑着站在一旁,全然没觉得自个儿被冷落了。
而裴华玥也不甘示弱,也凑上去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眼见她是停不下来了,乔氏忙制止道:“今日是你六嫂认亲,你可消停会儿吧。”
言罢,乔氏又叫过裴珏,让他与姜窈一道过去拜见各房的兄长、嫂嫂。
这些人都是熟面孔,但今时今日身份变了,彼此之间的氛围也变了。
国公府世子裴玢与世子夫人周氏是长兄、长嫂,两人自然是端庄持重的。
姜窈待他们也是客气:“见过长兄、长嫂。”
裴玢没有多言,只与裴珏说了两句。而周氏就热情多了。
她亲热地拉着姜窈,道:“要不说这是缘分呢,第一回 见六弟妹我便心生喜爱,那时还在想,这般好的姑娘,往后会便宜了谁家,如今倒好了,让咱们家捡了这么个大便宜。”
周氏的长袖善舞和周到妥帖,姜窈一向是知道的,只不过如今的周氏,待她更热切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